中药橘皮图片
【来源】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之果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等省。采集成熟果实之果皮,干燥后切丝入药。生用或麸炒用。入药以陈久者佳,故名陈皮
。
橘红为橘类果皮的外层红色部分。橘白为橘类果皮的白色内层部分。橘络为橘类果皮内层的筋络。橘核为橘类的种子。橘叶为橘类的叶。
【处方用名】橘皮 陈皮 广陈皮 新会皮 橘红 橘白 橘络 橘核 橘叶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性能概要】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本品辛散苦降,温和不峻,芳香醒脾,长于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为脾、肺二经气分药。既可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少吐泻、消化不良,又可用治痰湿壅肺,喘满痰多。
橘红,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温燥之性较橘皮为胜,长于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燥湿化痰,故常代橘皮用治外感风寒,咳嗽痰多、黏稠难咯等症。用量:2~5克。
橘白,味辛苦,性温。功同橘皮,而燥散之性甚微,作用亦较薄弱,长于和中化湿。故临床一般健脾和中宜用橘皮;理肺化痰宜用橘红;欲其和中化湿而无燥散之弊,可用橘白。用量:2~5克。
橘络,味甘苦,性平,归肝、肺经。功能通络化痰,顺气活血。故可用治痰滞经络,久咳胸痛、痰中带血等症。用量:2~5克。
橘核,味苦,性平,无毒,归肝、肾经。功能理气散结止痛,主入肝经,为治疗寒疝腹痛、睾丸肿胀作痛之专用药,常配川楝子、延胡索、木香等同用,如《济生方》橘核丸;兼入肾经,还可用治肾虚腰痛,如《简便单方》常用本品配杜仲等份炒研末服,每服2钱,盐酒下。单用本品适量研末酒调外敷患处,治疗乳痈有效,亦取本品理气散结之效。用量:3~10克。
橘叶,味苦辛,性平,归肝、胃经。本品苦降辛散,专散肝、胃二经滞气,长于行气疏肝,散结消肿。临床主要用治肝郁气滞,胸闷胁痛,常与柴胡、郁金、赤芍等同用。还可用治肝胃气滞,乳痈肿痛,常与蒲公英、金银花、全瓜蒌同用,如橘叶瓜蒌汤。如痰火凝结,乳房结块,又常与夏枯草、大贝母、穿山甲等同用。用量:6~15克。【橘皮的配伍应用】
1.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少吐泻、消化不良等症,常与木香、砂仁、枳壳等同用。若痰湿阻滞,脘痞呕恶、纳呆苔腻,又当配合苍术、厚朴、甘草同用,如《和剂局方》平胃散;若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吐泻,又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医学正传》六君子汤;若胃虚夹热,呕逆脘胀,又常与竹茹、半夏、党参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若肝气乘脾,腹痛泄泻,又当配合白术、白芍、防风
同用,如《丹溪心法》痛泻要方。
2.用于痰湿壅滞,胸膈满闷、咳嗽痰多等症,常与半夏、茯苓、甘草同用,如《和剂局方》二陈汤。又痰湿阻络,胸胁胀满,气塞短气,胸痹轻症,也可使用本品配枳实、生姜同用,如《金匮要略》橘皮枳实生姜汤。【橘皮的用量用法】
内服:3~10克;或入丸、散。
【橘皮的使用注意及禁忌】
因能耗气,故无气滞、痰湿者不宜使用;气虚及吐血证慎用。
【橘皮的本草摘要】
《名医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
《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人食料解鱼腥毒。”“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籥,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橘皮的现代研究】
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烯)、橙皮苷、柑橘素、川陈皮素等。
药理:有排胃肠积气、助消化祛痰平喘作用;有抗炎、抗溃疡、抗菌、抗过敏作用;有利胆、降低胆固醇作用。
临床报道:治疗急性乳腺炎,每日陈皮20克、甘草6克,水煎分2次服,重症加倍。治疗88例,其中未化脓的85例均治愈,2日内治愈率为70.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