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xx,女,56岁,市民。1980年5月30初诊。患者面部及下颌角部疼痛已三年余,大牙全部脱落。曾于1978年6月间经开封市某医院专科大夫检查,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曾用内服药及封闭治疗无效,又赴郑州市某医院医治月余,仍不能控制症状。
症状:右侧面部及牙床疼痛,日轻夜重,痛苦难眠,甚则哭啼,张口发紧,吃饭困难,头晕,心烦口干,但不多饮,大便秘结,小便黄热。
检查;脉象沉而微数,舌质红少苔。体温37.0℃,血压100/70mmHg,面色黄瘦,局部不红肿,表情痛苦。
辨证:肝肾阴虚,邪热上干,阴虚化火,上冲面肌及牙床,周围血脉不畅,故久痛不愈。
治法:滋阴清热,活络止痛。
方药:玉女煎加减。
熟地20g,玄参15g,细辛3g,生石膏30g,怀牛膝15g,菊花12g,草决明30g,荆芥穗10g,升麻10g,当归10g,川芎10g,竹叶12g。每日一剂。
6月2日二诊;服药四剂,头面牙床疼痛缓解,烦躁已止,能安静入眠,饮食增加,大小便正常,继服。
6月6日三诊:共服上方七剂,病情基本好转,仅在夜晚微疼,脉象虚弱,舌质红,舌苔薄白。血压110/80mHg。依上方加生地15g,又服三剂基本痊愈。
按:本例患者年衰病久,肝肾阴虚,阴热上干,邪火冲动脉络而久痛不愈。方用玉女煎加减清胃滋阴,加菊花、细辛、荆芥穗、升麻、玄参以清上焦之邪热而止痛;当归、川芎以补血活血,血活风自灭;草决明清肝润燥而利大便。虽数年之沉疴而短期得愈。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