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xx,男,55岁,干部。1976年10月20日初诊。患者头痛眩晕,健忘多寐,身困懒言,四肢麻木,胸脘痞闷,时有泛恶,历时半年。曾服降血脂及治脑动脉硬化西药数月,病情不减,转请中医治疗。
检查:患者形体胖,喜卧少动,血压150/90mmHg。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弦。
辨证:痰浊阻络,脾虚湿盛。
治法:化痰熄风,健脾舒络。
半夏15g,白术15g,茯苓12g,天麻10g,化橘红10g,竹茹15g,茺蔚子10g,川芎10g,菖蒲10g,佩兰10g,莱菔子10g,炙甘草6g,陈皮10g,姜、枣引。
二诊(10月25日):上药服5剂后,头痛、眩晕、四肢麻木大减,舌苔薄白,此为痰浊渐化之象。上方去莱菔子、炙甘草,加薏苡仁20g,再进5剂。
三诊(11月1日):服药10剂,头痛眩晕消失,血压正常,精力充沛,已恢复正常工作。
按:素喜肥甘易积湿成痰,痰随气行无处不到,闭阻清窍则头痛眩晕,甚则言语蹇涩,正如朱丹溪所说“无痰不作眩。”痰浊横窜四肢则肢体麻木不仁,阻滞中焦则脘闷不饥,恶心体倦,使脾胃升降失常。痰为阴邪,阻滞气机,使血行不畅,痰浊淤血相关,往往合而为患。故本案从痰论治,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以健脾化痰,行瘀活络,使罹患半年之疾数剂而愈。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