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XX,女,30岁,河南省伊川县高山公社人。1978年12月5日初诊。
主诉:食饮不振近20天,全身发黄8天。
初病全身不舒,误为感冒,治疗数天未见好转。一周前发现眼黄。在当地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用10%葡萄糖、维生素C、肝太乐和中药二付未见好转。
证见:巩膜发黄加深,全身微黄,厌食、呕恶、口干而苦,腹胀,疲乏肢倦,精神欠佳,小便黄赤,大便正常,肝区痛,头晕,时而心烦、睡眠差,月经正常。
检查;舌苔白、质红,脉象弦数。
肝功能:黄疸指效70单位,脑磷脂絮状试验(+),谷丙转氨酶905单位,麝香草酚浊度试验正常,肝大于右肋下3cm,质软,脾未触及。
诊断:阳黄。
分析:病因乃湿热之邪侵袭,脾胃之气不足,湿热邪毒蕴于脾胃,湿从阳化,影响气机,胆汁失于输送,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凉血。
处方:茵陈30g,败酱草18g,柴胡9g,黄芩9g,板蓝根15g,黄柏6g,丹皮9g,赤小豆12g,丹参15g,茯苓15g,白术12g。3剂。
12月9日二诊:病情有减,黄染稍退,食量增,舌苔薄白,脉象弦。照上方去丹参,加薏苡仁12g,车前子9g。8剂。
12月18日三诊:精神较好,黄染继减,口不苦、食量增,肝痛时隐时现,小便微黄。昨晚药后有恶心感,饭后自解。舌苔白、滑润,脉弦细而数。处方:茵陈30g,败酱草18g,板蓝根15g,柴胡9g,黄芩9g,牡丹皮9g,赤小豆12g,五味子12g,丹参15g,茯苓15g,厚朴9g。7剂。
12月26日四诊:自感症状已除,经县医院检查,肝功能恢复正常,肝大已消,月经此次未潮,舌苔薄白,脉象细数。
继服药善后。处方:当归12g,川芎6g,生地9g,白芍12g,败酱草12g,板蓝根12g,柴胡9g,丹皮9g,香附9g,茵陈12g,茯苓15g。5剂。
按:黄疸之作,当责肝脾之脏,湿热邪侵、蕴积脾胃。从阳化发为阳黄,故以清热利湿、疏肝凉血之法。选茵陈清热而利黄;柴胡、黄芩和少阳而舒肝胆;板蓝根,败酱草清热;白术、茯苓健脾固中;丹参活血养血;丹皮凉血;赤小豆、黄柏祛湿。因药证对堪,故病情恢复较快。但治肝之病,当遵金匮之训:“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本案用白术、茯苓,药虽温燥,意在实脾,况与清热凉血药配伍,则无损脾阳之弊。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相关文章:
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的中医治疗医案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医治疗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