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XX,女,3岁。1963年11月1日就诊。
代诉:不思饮食十天,尿黄十天。此时发觉患儿右上腹有一硬块。近几天患儿自述腹部疼痛,饮食骤减,并恶心欲吐,午后发热恶寒、口干,小便黄赤如浓茶,大便溏,一天1~2次,色灰白,皮肤微痒。
检查:两眼巩膜及全身皮肤发黄,肝大,在剑突下约8cm,边缘清楚,压疼明显,脾未触及。体温38.5°C。舌质红、苔薄白微腻,脉濡数。
肝功能:黄疸指数30个单位,凡登白间接试验(-),直接试验(+++),胆红质3.4mg%,脑磷脂絮状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3个单位,碘试验(+++),高田氏(++)
辨证:湿热内伏,弥漫三焦,升清降浊失职,致湿邪停留。
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芳香化浊。方拟甘露消毒丹加减治之。
处方:茵陈15g,白芍6g,黄芩6g,藿香6g,川朴6g,滑石9g,砂仁3g,黄柏6g,花粉6g,木通6g,紫豆蔻3g。水煎,频服。
上方共服七剂,两眼巩膜及全身皮肤黄色均消失,尿变为清白,大便正常,食欲增加,体温恢复常温,无其它病理反应。复查肝功能均属正常。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