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黄图片
【来源】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根及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省;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省。立冬前后叶子大部分枯萎时采挖,不用水洗,削去外皮,大者对剖,长者横切数段,阴干或炕干。生用、酒炒、炒炭或制熟用。
【处方用名】生大黄 熟大黄 酒大黄 大黄炭 川军 酒军 锦纹 制锦纹 将军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性能概要】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本品苦寒沉降,峻下实热,荡涤肠胃,走而不守,斩关夺门,有“将军”之号,为治疗热结便秘、壮热神昏等阳明腑实证的要药;还可攻积导滞,泻热通肠,用治湿热下痢,里急后重,以及积滞泻痢,大便不爽。本品不但泻胃肠实热,还可泻血分实热,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效,可治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疮毒。本品能行瘀破积,活血通经,还可用治瘀血经闭、产后瘀阻、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等症。外用尚可清火消肿,治烫伤及火毒疮疡。
【大黄的配伍应用】
1.用于胃肠实热积滞,便秘腹痛,甚至壮热不退,神昏谵语,常与芒硝、枳实、厚朴等同用,以增强峻下热结的作用,如《伤寒论》大承气汤。用于胃肠湿热,下痢腹痛,里急后重者,常与黄连、芍药、木香等同用,如《河间六书》芍药汤。用于食积泻痢,大便不爽,又与青皮、木香、槟榔等同用,如《儒门事亲》木香槟榔丸。其与附子、干姜
等温里药适当配伍,还可用治寒积便秘,如《千金方》温脾汤。
2.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及火热上攻的目赤、咽肿、牙痛等症,常与黄芩、黄连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泻心汤。还可用于火毒壅盛,气滞血凝所致痈肿、疔疮,如用本品配芒硝、丹皮、桃仁等同用治肠痈,即《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汤;配伍野菊花、黄连、蒲公英等同用,治疔肿便秘。
3.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多种病证。如与当归、红花等同用治瘀血经闭,即《医林集要》无积丸;与桃仁、䗪虫等破血消癥之品同用治产后瘀阻,如《金匮要略》下瘀血汤;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又可与桃仁、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医学发明》复元活血汤。
此外,本品能泻热通肠,导湿热从大便而出,故还可用治湿热内蕴所致的黄疸、水肿、淋病等症。如与茵陈、栀子同用,即《伤寒论》茵陈蒿汤,治湿热黄疸;与椒目、防己、葶苈子等同用,如《金匮要略》己椒葶黄丸,治饮留肠间,郁而化热,腹满、舌燥咽干、便秘溲赤等症;与滑石、车前子、木通等同用,治小便淋痛。又大黄外用能清火消肿,凉血解毒,常用治水火烫伤及火毒疮疡,可单用,或配地榆研末油调外敷患处。【大黄的用量用法】
内服:3~12克。入煎剂当后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大黄生用泻下力强,制用力缓活血好,酒制善清上部火热,炒炭化瘀止血。
【大黄的使用注意及禁忌】
本品为峻烈攻下、破瘀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用。孕妇、月经期、哺乳期均当慎用或忌用。
【大黄的本草摘要】
《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药性本草》:“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脓血。”
《本草纲目》:“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大黄的现代研究】
成分:含蒽醌衍生物,包括各型番泻苷、大黄酚、大黄素、芦荟
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甲醚等;另含鞣酸、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等。
药理:有泻下作用,因其含鞣质能收敛,故在致泻后可产生继发性便秘;对多数革兰氏阳性和某些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还有保肝、利胆、利尿、降脂、止血、抗肿瘤等作用。
临床报道:①治疗急性肠梗阻,用生大黄粉,每次9克(老人、小儿减半),开水冲服或胃管注入,每日2次。治疗44例,有效率达97.7%。②大黄粉和甘草粉5:1,撒敷臁疮,外加“千层”覆盖,每日1次。观察21例,均治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