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推荐(滋阴生津的方子)补津液的方子,漫谈补气法的临床应用:益气升阳治疗虚热医案,

2022-11-16 15:15:27  阅读 144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气的病变有虚实两个方面:一般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类。前二者属于虚证范畴,后二者则属于实证范围。本文拟就气虚、气陷证加以探讨,重点就补气法临床运用经验心得作一初步介绍。

气的病变有虚实两个方面:一般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类。前二者属于虚证范畴,后二者则属于实证范围。本文拟就气虚、气陷证加以探讨,重点就补气法临床运用经验心得作一初步介绍。

气虚病证,多由劳伤过度、久病耗伤、或饮食失调等因素所致。一般常见的气虚证有肺气虚、心气虚、肾气虚,肾不纳气等。由于气虚病机是元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则宗气必虚。宗气出喉咙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宗气虚损,故而少气懒言声低而怯。同时宗气不足则卫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汗孔开合失司,因而自汗气乏。气为血帅,血为气守。气虚则化源不足,血行无力而虚少,故见舌质淡,脉象细软无力等。

气虚除了其共同脉证外,尚须根据各脏腑功能特点,进一步分析其虚属于何脏何腑。如肺气虚的特点,是“主气”的功能衰退;心气虚的特点是“主血脉”、“藏神”功能衰退;脾胃气虚的特点是腐熟水谷和运化精微的功能衰退以及中气下陷;肾气虚的特点,是“肾藏精”、“生髓”、“主骨”和“气化”、“封藏”等功能的衰退。

气陷,是气虚病变的一种,是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脾气虚陷。气陷证多由气虚而来,多因中气不足,失其统摄、维系升举之职,其临床表现既可有气虚的共同脉证,如头目昏眩,少气倦怠等外,主要还有胸闷、呼吸困难,或腹部胀坠感、脱肛、子宫脱垂,大小便滑泄失禁等。

“虚则补之”。对于气虚之证当采用补气之法自不待言。但气之所属不同,兼杂证候各异,因而补气之法,又有多种形式。如益气甘温除热法,益气补心脾法,益气摄血法,益气活血法,益气利水法,益气补肾法,益气升陷法等等。补气之方,古方甚众,皆可随证选用。巧在随证加减。补气之药,余多用黄芪人参党参之类,尤喜用黄芪。黄芪为补气之要药,张元素谓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自《金匮要略》以来用黄芪为主的复方不可胜数,且随着配伍之不同,其作用亦因之而异。笔者临床运用其复方治疗各种以气虚为主的疑难重症常随手奏效。余将近年来治疗一部分疾病的经验笔之于下。

益气升阳治疗虚热(甘温除热法)

东垣谓:饮食劳倦伤及脾胃,元气不足,火乘土位,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气虚则火旺,火胜则乘其脾土,脾虚元气下陷则阴火上升,会发生“气高而喘,身热而烦,短气懒言”。又云:“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如此。”此即李东垣首创的阴火论。“火与元气不两立”,此火不是温养脾胃生长之气的“少火”。“少火”发源于命门,又名“肾阳”或曰“元阳”,这种火与元气是互相资生的。至于东垣所说的“阴火”,即是“生气”的“少火”变为“食气”的“壮火”,既助心火上盛,又损脾胃元气。阴火越升,元气越陷,谷气下流,这是产生脾胃病的主要原因。东垣认为这种“食气”的“壮火”,是“元气之贼”。因此在诊断治疗上非常注意这种矛盾的偏激,原则上应用甘温之剂以升其阳,补其中,稍佐苦寒以泻火,以解决火与元气之间的矛盾,这是颇有创见的。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皆属此类,临床用之,确有良效。

脏腑肢体皆禀气于脾胃,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饥饱劳役伤其脾胃,则众体元气无以禀附,故阳气下陷,阴火上乘,即《内经》所谓“阳气者烦劳则张”。此类发热多见于过劳后增重,一经休息则热减,但多低热缠绵,经久不退,经西医各种检查无异常,因而不能确诊。

刘某,女,42岁,干部。1977年1月13日初诊,低热不退2年。2年前感冒发热,高热退后体温一直未复正常,经常波动在37.5℃ ~37.8℃之间,过劳则增重,休息稍好。经哈市各医院检查未能确诊,又去京沪某医院检查亦未确诊,曾用抗生素及中药滋阴清热之剂治疗皆无效。来诊时体温37.6℃,自觉倦怠乏力,午后发热;伴短气懒言,口苦纳减,右季肋及后背疼痛;舌淡红,苔薄,脉浮濡。此属内伤脾胃。阳气下陷,阴火上乘之证。宜甘温除热法,以升阳益胃汤治之。黄芪20克、白术10克、党参20克、黄连7.5克、半夏10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防风7.5克、羌独活各7.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生姜7.5克、红枣3枚。水煎服。

1月24日二诊:服上方10剂,病情明显好转,服药2剂后全身微汗,体温降至36.8℃,继续服药全身逐渐有力,短气好转,背痛减轻,全身仍不断微汗出;脉象较前有力。此脾胃元气渐复佳兆,继以前方守服。

2月8日三诊:服上方9剂,体温一直稳定在36.5℃左右,自觉全身有力,饮食增加,诸症消除;舌润,脉缓。后又服上方数剂,体温未再升高乃愈。

按:此案即升阳益胃汤原方,用黄芪、党参、白术补气益脾胃,诸风药升阳,茯苓、泽泻利湿,佐黄连以清热。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为治气虚发热之妙方,笔者屡用之以奏效。

——本文摘自《张琪临证治验实录》

本文地址:http://pf.mift8.com/post/220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