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xx,女,35岁,安阳市人。患者口干咽燥,间断性衄血已三年半。常因口干咽燥而引起鼻衄,时有血块,量多,色鲜红,大便干,经多方治疗无效,于1979年5月24日来我科就诊。患者舌暗红,苔黄燥,脉数,此为瘀血阻滞,血燥伤津所致。治宜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方药:桃仁9g,红花6g,黑荆芥穗12g,黑侧柏叶30g,大黄9g,陈皮9g,五灵脂6g,黑蒲黄6g,藕节30g,麦冬18g,白茅根39g,全瓜蒌30g,茯苓12g,花粉12g,甘草3g。
二诊(5月27日):服上药三剂后,鼻衄、口干咽燥等均有好转,脉象见缓,血渐归经,津液得以上承。嘱其按原方续服三剂。.
三诊(5月30日):诸症皆愈,为巩固疗效,原方去桃仁、红花、大黄、五灵脂、黑蒲黄,加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善其后。五个月后随访,病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观其症状,瘀血并不太明显,余思患者间断性鼻衄已三年半,多方求医,清热凉血之法,前医已屡用不鲜,复用此法,已无效果,又详审其证,虽鼻干咽燥,但鼻衄挟有血块,此乃瘀血内停,阻滞经络,血不归经所致,故用桃仁、红花、大黄、五灵脂、黑蒲黄活血破瘀之品,以治其本,佐陈皮理气,黑荆芥穗、黑侧柏叶、黑蒲黄止血;麦冬、花粉滋阴润燥;瓜蒌宣通腑气。诸药合用,祛瘀生新,血有所归。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