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xx,女,39岁,护士。1974年10月13日入院。
患者有胃溃疡病史已两年,近五天胃脘嘈杂,灼痛加剧。,服西药(维生素U、胃舒平、颠茄等)疼痛暂止,过一小时左右仍复发,胸闷腹胀,口干唇燥,饮食不佳,大便秘结(5~7天大便一行、且干),小便如常。
检查:舌质红、少苔,脉细弱稍数。身体消瘦,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检查:上腹部正中有明显的压痛。胃钡透视诊为“胃溃疡”。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养阴和胃。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沙参30g,麦冬20g,生白芍30g,全瓜蒌30g,石斛30g,火麻仁12g,当归20g,鸡内金12g,玉竹
15g,生甘草9g。
二诊(11月18日);上方服五剂后,胃脘嘈杂、灼痛已有缓解,大便五天两次,仍干,饮食增加,药已中病。再守原方加枳实20g。
三诊(11月22日):又服上方五剂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日行一次,再守原方五剂,病愈出院。一年后随访痛未再发。
按:本例患者从脉、舌、证分析,乃属胃阴不足,虚火内生,耗气伤津,气阴两虚,因而出现胃脘嘈杂灼痛,胸闷腹胀,口干唇燥,大便秘结等症。治法以养阴和胃,导滞润肠。故选沙参、麦冬、生白芍、石斛、玉竹以养阴和胃、清除虚热治其本;用当归、全瓜蒌、火麻仁、枳实以开中导滞、通便去热治其标。标本结合,药证合拍,故收效满意。因此,中医治病,贵在辨证。——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