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药蝉蜕的功效与作用,蝉蜕的主治与用法,蝉蜕的食用方法与选方。
蝉蜕的功效与作用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瘆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用法用量:3~6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表、利咽、透疹、退翳、散风热。
1.透疹止痒(麻疹未透,风疹瘙痒证) 用治风热束表之皮肤瘙痒症,常与荆芥、防风等药同用,如消风散;用治风热外束,麻疹不透等,可与牛蒡子、升麻等散风透疹药同用。
2.祛风解痉(肝风内动证) 用治小儿惊风及破伤风、小儿夜啼等,单用或与全蝎等配伍使用。既可祛除外风,又能熄灭内风。
3.利咽开音(咽痛音哑) 用治风热或肺热所致的声音嘶哑、 咽喉肿痛,与薄荷、牛蒡子等同用。本品乃开音之要药。
4.退翳明目(目赤翳障) 用治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眼生翳障,常配以菊花、决明子等同用。
5.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 用治外感风热、发热咳嗽以及温病初起等,常配以薄荷、连翘等同用。其疏散功用较弱,一般不作解表药使用。
蝉蜕主治
主治风热感冒,咽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等症。
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音哑,或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风热目赤、翳障,或肝经风热之小儿惊哭、破伤风等,尚可用于咳喘、口眼哨斜等。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慢性肾炎、化脓性中耳炎、慢性荨麻疹、眼角膜混浊、疟疾、子宫脱垂、面神经麻痹、脱肛、鞘膜积液等可辨证用之。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蝉蜕解
蝉蜕∶无气味,性微凉。能发汗,善解外感风热,为温病初得之要药。又善托隐疹外出,有皮以达皮之力,故又为治隐疹要药。与蛇蜕并用,善治周身癞癣瘙痒。若为末单服,又善治疮中生蛆,连服数次其蛆自化。为其不饮食而时有小便,故又善利小便;为其为蝉之蜕,故又能脱目翳也。
蝉亦止小儿夜啼,又善医音哑。忆一九三六年秋,余友姚××,偶为外感所袭,音哑月余,余为拟方,用净蝉蜕(去足土)二钱,滑石一两,麦冬四钱,胖大海五个,桑叶、薄荷叶各二钱,嘱其用水壶泡之代茶饮,一日音响,二日音清,三日全愈。以后又用此方治愈多人,屡试屡验。
蝉蜕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主要含有甲壳质以及黄质蝶呤、蛋白质类、有机酸类、酚类化合物的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蝉蜕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对免疫有抑制作用和抗过敏作用,尚有解热作用。
1.蝉蜕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2.蝉蜕有解热镇痛作用。
3.蝉蜕有抑制免疫与抗过敏作用。
4.蝉蜕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5.蝉蜕可显著减缓家兔心率,对红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蝉蜕禁忌
孕妇慎服。
蝉蜕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2~5g;可煎汤,或入丸、散。也可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蝉蜕选方
1.小儿高热惊厥
生石膏(先煎)100g,钩藤15g,蝉蜕12g,大黄10g,甘草6g。水煎2次至250ml,分2次温服,每日1剂。以石黄钩蝉汤共治疗40例患者,获愈38例,有效2例。
2.囊虫病
蝉蜕75g,全蝎50g,甘草25g,琥珀20g,朱砂15g,冰片5g(后下)。共研细末,每次3~5g,每日2~3次,白开水送下。以消囊定痫散方剂治疗囊虫病,具熄风定痫、杀虫消囊的作用。
3.脑膜瘤
蝉蜕、全蝎、磁石各100g,蜈蚣50g。共为细末,每次服7.5g,每日2~3次,以白开水送下。冯治民等用上药治以患者,取效颇佳。
4.痔疮、脱肛、便血
蝉蜕15g,冰片12g,香油30ml。先将蝉蜕用微火焙焦存性,加冰片研成细末,用香油调匀成膏。每晚临睡前,先用金银花20g,木鳖子(捣碎)、甘草各12g,煎汤趁热熏洗患处,再取棉棒蘸药膏涂痔核上,连用5~7日。忌辛辣、鱼虾等物。张华共治疗53例患者,均于涂药后痛除、血止、核消。
5.小儿脱肛
蝉蜕焙干,研细末,越细越好。先用1%白矾水将脱肛部分洗净,随之涂以香油,撒上蝉蜕细末,尔后缓缓将脱肛纳还,日日如此以愈为度。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宜吃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6.银屑病
对急性进行期银屑病在凉血解毒的基础上加用辛凉之蝉蜕,以解咽喉部之炎症,同时协同驱除血中之风邪,并取其以皮透皮的作用,往往取得较好的疗效。蝉蜕10g,金银花20g,连翘12g,板蓝根30g,水牛角片(先煎)、白茅根各30g,钩藤20g,皂角刺10g。每日1剂,水煎服。
7.血管性水肿
以蝉蜕为主之内服剂,往往较抗组胺制剂疗效理想。内服与外洗合用,见效更速。方取蝉蜕12g,柴胡、防风、车前子(包)、六一散(包)各10g,黄柏6g。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蝉蜕30g,加水1000ml,以文火煎煮10分钟,先熏后湿敷。
8.子宫脱垂
蝉蜕15g,黄柏12g。首煎加水500ml。煎20分钟,取汁250ml,二煎加水300ml,煎15分钟,取汁150ml。两药汁混合,每次温洗15~20分钟,每日1次,连续3~5日。若因“子宫托”摩擦而感染,阴道壁膨出溃破者,取蝉蜕15g,五倍子3g,白及12g。加水400ml,浓煎取汁100ml,用棉球蘸取药液涂于患处,每日3次,连续治疗1周。胡玉荃等认为,方中黄柏燥湿清热;五倍子祛腐生新;白及止血收敛;蝉蜕有清透消肿之功,不仅能使脱垂的阴道壁炎症吸收、溃疡面愈合,而且对膨出的阴道壁有明显收敛复旧作用。蝉蜕具有使子宫脱垂及会阴局部炎症吸收、肌肉弹性功能改善的作用。
9.经行头痛
蝉蜕、白蒺藜各15g。每日1剂,加水400ml,煎30分钟,取汁200ml,二煎加水300ml,取汁200ml,两药汁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于月经前1周开始服药,至月经干净为止,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蝉蚁、白蒺藜均入肝经,有清泻肝火之功,故主要用于肝火所致之经行头痛,尤其是巅顶掣痛者。
10.子瘖
蝉蜕10g,山茱萸12g,麦冬15g。每日1剂,水煎服。有益肾阴,安胎养胎,润肺亮音之功效。
11.产后尿潴留
蝉蜕(去头足)9g,加水500~600ml,煎至400ml,去渣加红糖顿服,5~6小时后如无效,可重复给药,并同时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mg,配合针灸及理疗等。
12.治咳嗽、肺气壅滞不利
蝉蜕、人参、五味子各50g,陈皮、炙甘草各25g。将以上5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25g,生姜汤下,不拘时服。
13.治风温初起、冬温袭肺、咳嗽
蝉蜕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气味咸甘寒无毒,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妇人生子不下,烧灰水服治久痢。
《本草纲目》: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吸露,其气清虚。故主疗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各从其类也,又主哑病,夜啼者,取其昼鸣而夜息也。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禁风无吊,惊哭夜啼,阴肿。
《本草蒙筌》:去翳膜侵睛、胬肉满眦,眼科内诚奇。
《景岳全书》:味微甘微咸,性微凉。此物饮风吹露,气极清虚,故能疗风热之证,亦善脱化,故可疗痘疮壅滞,起发不快。凡小儿惊痫,壮热烦渴,天吊口噤,惊哭夜啼,及风热目昏翳障,疔肿疮毒,风疹痒痛,破伤风之类,俱宜以水煎服。或为末,以井花水调服一钱,可治喑哑之病。
《本草备要》:轻散风热。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露而不食。其气清虚而味甘寒,故除风热;其体轻浮,故发痘疹;其性善蜕,故退目翳,催生下胞;其蜕为壳,故治皮肤疮疡瘾疹;与薄荷等分为末,酒调服。其声清响,故治中风失音。又昼鸣夜息,故止小儿夜啼。
《本草崇原》:古人用身,后人用蜕。蜕者,褪脱之义。故眼膜翳障,痘不起,皮肤隐疹,一切风热之证,取而用之。学者知蝉性之本原,则知蝉蜕之治疗矣。蝉蜕药用部位
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关于蝉蜕的论述
蝉蜕是一个动物药,就是昆虫这个黑蚱,就是我们校园歌曲里面唱那个知了,那种昆虫它在羽化的时候脱落的皮壳。什么叫羽化?因为它这个外面的壳是角质状的,没有伸缩性,它长呢就要靠把这个外壳脱掉一层,长大一点,然后再脱掉一层,再长大一点,最后这个翅膀长好了,它就能飞了,这个就叫羽化。从幼虫变成成虫,这个过程,叫做羽化。脱落的这种角质状的外壳,那种带一点黄褐色的,那么一个很薄的很轻的。它是蝉这种动物蜕下来的,所以有的又叫做那个退,进退的退,有的又叫蝉衣,蝉这种动物蜕下来的外衣、外壳,所以有的又叫蝉壳、蝉衣、蝉蜕。
蝉蜕也是一个典型的疏散风热的药,或者发散风热的药,它既能解表,也能清热。所以它的疏散作用或者发散作用也不强,尽管可以用于风热表证和温病初起,但是单纯的也用得不多。应用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它的一个特征,这个特征也是能够利咽喉。那么前面的牛蒡子,用来治疗表证和温病的卫分证的时候,也是要考虑它的利咽喉。但是牛蒡子是通过疏风热或者解热毒,治疗咽喉的肿痛,利咽消肿。而蝉蜕主要是在这个外邪犯肺,肺气不宣,肺主声音,出现了声音嘶哑,或者发音困难。所以在本草学上把它这个特征叫做利咽开音,声音的音,开音,就恢复肺气郁闭了以后的声音嘶哑。所以它们同样都兼有利咽喉的作用,但是咽喉不利的表现有区别。所以在表证当中,兼有声音嘶哑、发音困难一般都要加蝉蜕,而且还要作为比较重要的药。当然如果没有这个兼症用一点蝉蜕也是可以的,毕竟它有疏散风热的作用,也会增强这方面的效果。这是关于蝉蜕的疏散风热。
透疹,那么它和薄荷一样,当然没有那么强的发散作用,它也可以解表也可以透疹,两大功效。另外清肝明目,也可以用于肝热目赤的障翳。障翳是眼科当中特殊的一个术语,那么我们这里可以简单的记成目赤肿痛,或者肝热目疾。翳就有遮挡的意思,在眼科里面,凡是好像视力被什么东西遮住了的一般称为翳;那么障,就是好像隔住了,挡住了。一个是在里面,一个是在外面,有这么一点点区别。实际上有时候又在混用。这个其实是眼内的一些疾病。在很多中药书上,就说蝉蜕是明目退翳,就是进退的退,明目退翳。这个来源于法象药理学,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改掉了,也是为了和桑叶、菊花一样,便于同学们记忆,都把它叫做清肝明目。治疗的就是肝热目赤肿痛,肝热目疾,这个没有错的。但是前人为什么强调明目退翳?主要是用于这个眼翳,这个眼翳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当中的角膜溃疡,其实就是一些炎性的溃疡。通过它的清肝作用,慢慢地这些炎性的溃疡愈合了,视力完全正常了。其实它就是一个清肝作用,前人认为蝉蜕就是从蝉这种动物身上掉下来,蜕下来的,脱落下来的。翳又是(在)眼的外面,当时就认为是不是有一个什么膜把这个视力遮住了,蝉蜕利用它能够外脱、蜕这种自然特征,法象药理把它推导好像它也是把这个眼翳把它退掉了,其实它完全是通过清肝,并不是让这个翳膜把它退掉了。这个蜕掉是它这个动物羽化时的一个自然现象,这个蝉蜕的明目退翳来源于法象药理学。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在本草学里强调它和其他的治疗肝热目疾的药的表述不一样,其他都是清肝明目,它是明目退翳。所以我们知道了这样子,两个都可以,你说它明目退翳没有什么不对,现在,尽管不是把它退下来,至少它能够治疗眼翳,恢复视力,这个疗效是肯定的。只说为什么有那样的一定要用退翳没有必要,不是必须用那个术语。
另外息风止痉,当然它主要就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就包括了破伤风,尤其是小儿惊风用得非常多。因为它本身小儿惊风往往是外感,有时候高热生风,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疏散风热的药物,肝经风热。所以我们这个今后专门讲这个息风止痉的药,再可以联系起蝉蜕这些药物再来介绍。根据不同的肝风内动证可以作相应的这种配伍,这个具体的配伍都是属于常规性的,没有什么很典型的。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在很长时间以来,蝉蜕治疗小儿夜啼,小儿晚上哭闹不安,这个小儿夜啼把它放在了息风止痉的那个主治的内容里面,很多书都是蝉蜕可以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的,什么破伤风,小儿惊风,小儿夜啼不安。那么就给人一个错觉,尤其是我们初学的同学,好像小儿夜啼也是一种肝风内动,这就完全错了。那么古时候前人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蝉蜕能够治疗小儿夜啼?有的人公然就要解释,那么也是用法象药理学的,说蝉这种动物白天在树上鸣叫不休,到了晚上它就安静了,一点声音都没有。那么小儿晚上闹了,在哭闹不安,给这个蝉蜕用了,他就会跟蝉一样,晚上安安静静的。这个也是用这个自然现象来解释这个药的作用。其实我们现在才发现,蝉蜕有比较明显的镇静作用,就相当中医的宁心安神。这个小儿夜啼不安是一种心神不安,当然这个由于严重疾病引起的比如说腹痛,那么夜啼不安当然就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就不能够来安静,那个贻误了病机。一般有的是习惯不良等等,实际上用它宁心安神,也就是用它来镇静。这个药和息风止痉药把它区别开来,你象五版教材、六版教材里面都是把它混在肝风内动的主治里面,这个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这个也是正常的现象。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治疗小儿夜啼不安放在此外,说明是现代研究它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如果你要再定一个宁心安神未尝不可,完全是可以的。这个在用法用量上没有什么特殊的,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