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24岁,护士。初诊:1981年5月4日。1977年底因精神受刺激而发病,始则急躁焦虑、终日兴奋、不能入眠,渐至彻夜不寐、心慌烦躁、无端悲哭、神志失常。西医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两次住院治疗,大量使用冬眠灵等控制症情,好转后出院。但抑郁沉闷,寡言语,终日面壁坐,彻夜不能入眠。患者由其母陪伴来诊,察其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面色晦黄、唇淡无华。自述脑子昏钝,不能回答和思考问题。手心发热,月经量少。小便黄少,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缓。此乃由情志刺激,致肝失疏泄,气血逆乱,神失所用,拟疏肝解郁、调气活血为治。
柴胡10g 川芎6g 当归10g 白芍10g 焦白术10g 香附4.5g 山栀10g 丹皮6g 薄荷4.5g 合欢花18g 甘草3g
二诊:1981年5月18日。服上方8剂,神志明显好转,目光较活,能招呼人和应答问题,对外界事物开始有兴趣,要求出外走动,记忆增加,已不躁烦,夜眠较好,饮食有增,愿恢复工作。再拟疏肝理气、养血安神、运脾化痰为治。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焦白术10g 茯苓10g 苏梗10g 香附10g 柏子仁18g 郁金10g 川芎6g 熟地黄12g 薄荷3g 砂仁(后下)6g 甘草3g
6剂。
三诊:1981年5月22日。心境较为开朗,睡眠增加,中午亦可稍睡,精神较好,能主动、正确回答问题。开始想看些书、出外散心,能与亲朋交谈。面色较好,脉细缓,苔薄白腻。继进理气解郁、健脾养心、安神化痰之剂。
陈皮10g 法夏10g 炒枳实6g 茯神12g 丹参12g 枣仁10g 甘松10g 合欢花18g 大枣6枚 炙甘草6g 佛手6g 陈小麦30g
6剂。
四诊:1981年6月2日。每值月经来潮病势加剧,抑郁、寡言,经量少、色暗。此血滞气郁也,原方加丹参15g,桃仁6g
五诊:1981年6月8日。月经已过,病情大为好转,主动叙述病情,动作协调,思维清楚。纳食稍差,乏力,夜眠易醒。此心脾亏虚,神气难以内敛所致,拟凝神散加味,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红参(兑冲)4.5g 焦白术10g 茯苓10g 怀山药12g 炒扁豆10g 枣仁12g 夜交藤18g 合欢花18g 龙骨(先煎)18g 牡蛎(先煎)24g 炙甘草10g 陈小麦30g 大枣6枚
4剂。
六诊:6月15日。症情好转,心情舒畅,谈笑自如,行动无异常人,眠可,胃纳开。尚易惊,余无异常。以疏肝理脾、调和气血、宁心定志之剂调养善后。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0g 丹参12g 桃仁45g 香附10g 焦山楂10g 苏梗10g 柏子仁12g 焦术10g 山栀子10g 丹皮6g 薄荷3g 甘草3g
数剂后痊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