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之果皮,今称陈皮。主产广东、四川、福建和湖南等地。多为栽培品种。
别名:陈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红橘、大红袍、川橘。
橘皮在仲景书中,《金匮要略》入4方次。
【药性特点】橘皮苦、辛,温。入脾、肺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胸痹病,寒疝病,哕病,妇人产后病等。
【橘皮的临床应用】
(一)治胸痹病
气滞偏盛证
橘枳姜汤证
证见:胸中气塞,憋闷不舒,呼吸短促,心下痞满,恶心呕吐(九-6)。证质为气滞失宣,饮停胃中,胃失和降。治用橘枳姜汤。方中重用橘皮,理气和胃,宣畅气机;枳实下气消痞,泄满散结;生姜温胃化饮,降逆止呕。三药相合,使气行而饮除,胃气得和,诸症自消。
(二)治寒疝病
血虚寒疝证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羊肉条)。
在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后云:“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意指中气虚而湿盛气滞者,则加橘皮理气化浊,和胃降逆,加白术健脾益气燥湿。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亦见于《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产后病之腹痛血虚里寒证,属异病同治例。
(三)治哕病
1.胃寒气逆证
橘皮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生姜条)。
橘皮在橘皮汤中,理气和胃,散寒降逆。
2.胃虚有热证
橘皮竹茹汤证
证见:哕逆,呃逆频频,虚烦不安,手足心热,少气口干,脉虚细数(十七-23)。证质为热病之后,耗伤气阴,胃虚有热,气逆上冲。治用橘皮竹茹汤。方用橘皮行气和胃止呃;竹茹清热除烦,安胃止呃,二味重用,共为主药。人参气阴双补,与橘皮相配,行中有补;生姜和胃降逆,与竹茹相配,清中有温,共为辅药;大枣、甘草助人参益气养胃补虚,并调和诸药。诸药相合,补胃虚、清胃热、降胃逆,且补而不滞,清而不寒,故适用于胃虚有热之哕证。
橘皮的配伍应用
橘皮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 ,橘皮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橘皮常与木香、枳壳
等配伍应用。
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橘皮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橘皮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橘皮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橘皮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橘皮常与人参、白朮、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
橘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橘皮可配伍苍朮、厚朴同用。橘皮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1、橘皮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乘于中,寒则气收聚,聚则壅遏不通,是以胀满,其脉弦迟:黄橘皮四两,白术二两。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汤下三十丸,食前。(《鸡蜂普济方》宽中丸)
2、橘皮治产后吹奶:陈皮一两,甘草一钱。水煎服,即散。(《纲目》)
3、橘皮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橘皮枳实生姜汤《金匮要略》)
4、橘皮治疳瘦:陈橘皮一两,黄连一两五钱(去须,米泔浸一日)。上为细末,研入麝香五分,用猪胆七个,分药入在胆内,浆水煮,候临熟,以针微扎破,以熟为度,取出以粟米粥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量儿大小与之,无时。久服消食和气,长肌肉。(《小儿药证直诀》橘连丸)
5、橘皮治干呕哕,手足厥者: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橘皮汤《金匮要略》)
6、橘皮治卒食噎:橘皮一两(汤浸去瓤)。焙为末,以水一大盏,煎取半盏,热服。(《食医心镜》)
7、橘皮治哕逆: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8、橘皮治大便秘结:陈皮(不去白,酒浸)煮至软,焙干为末,复以温酒调服二钱。(《普济方》)
9、橘皮治痰膈气胀:陈皮三钱。水煎热服。(《简便单方》)
10、橘皮治反胃吐食:陈橘皮,以壁土炒香为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枣肉一枚,水二钟,煎一钟,温服。(《仁斋直指方》)【橘皮的用量用法】
1.用量 常用量6—18克。
最小量2两(6克),如当归生姜羊肉汤。
最大量1斤(48克),如橘枳姜汤。
2.用法 汤剂。
按:橘皮,一般认为,以陈久者较好,故又名陈皮。味辛苦而性温,气芳香而入脾肺;辛则散而行气滞,苦温则燥湿祛寒;寒湿去则痰涎自消,故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要药。凡寒湿内阻,脾肺气滞所致之证,均可应用。李时珍谓:本品“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说明其应用之广泛而灵活,但其主治病证,不外脾、肺二经,主要取其理气燥湿的功效。但性偏温燥,故津亏实热之证,宜慎用。
【橘皮的文献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下气,止呕咳,治气冲胸中,吐逆霍乱,疗脾不能消谷。”
《本草纲目》引《药性本草》:“清痰涎,治上气咳嗽,开胃,主气痢,破癥癖痰癖。”
【橘皮的药理作用】
1.据化学分析 橘皮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右旋柠檬烯)、橙皮苷、川皮酮、维生素B1等。
2.据药理研究
(1)所含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并可使胃液分泌增多,故有助于消化。
(2)所含挥发油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物增多,故有祛痰作用。
(3)本品略有升高血压,兴奋心脏的作用,又能使肾容量减小,肾血管收缩而有抑尿作用。
(4)橙皮苷类有类似维生素P的作用,防止微血管出血,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3.据抗菌试验 本品在试管内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作用。
4.据现代临床 本品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病毒性肝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慢性结肠炎,肺间质纤维化,慢性盆腔炎等。
橘皮的用药禁忌
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用橘皮,吐血症慎服橘皮。阴津亏损,内有实热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