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柏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云南等地。茯苓在仲景书中,《伤寒论》入15方次,《金匮要略》入30方次。
别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
【药性特点】茯苓甘、淡,平。入心、肺、脾、肾经。功效与作用: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主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霍乱病,中风病,虚劳病,奔豚气病,胸痹病,五脏风寒病,痰饮病,小便不利病,水气病,黄疸病,呕吐病,妇人妊娠病,妇人杂病等。
【茯苓的临床应用】
(一)治太阳病
1.太阳病本证
(1)伤寒表实证
麻黄汤证兼证
小青龙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麻黄汤条)。
小青龙汤方后云:“其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意指水寒气滞,气机不利,甚则少腹满,故加茯苓以利水。
(2)太阳蓄水证
五苓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泽泻条)。
茯苓在五苓散中,合猪苓导水下行,通行小便。五苓散证,亦见于《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病之下焦饮逆证;小便不利病之太阳蓄水证等,皆为异病同治之例。
2.太阳病变证
(1)心阳虚证
证见:脐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65)。证质为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逆。治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中重用茯苓利小便,伐肾邪而宁心,与桂枝相配,则通阳化气利水,使寒水之气从下而利,以防水邪上逆,而绝欲作奔豚之势;桂枝甘草相合,辛甘化阳以温通心阳,心阳一复,下蛰于肾,蒸腾化气,自无下焦寒水之患,且桂枝降逆平冲,可防奔豚于未然;大枣伍甘草,培土健脾,以利于水气的运化。全方合用,共奏补心阳、利水气、平冲降逆之功。
苓桂枣甘汤证,又见于《金匮要略》中的奔豚气病之寒水妄动证,是异病同治之例。
(2)脾虚证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证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67)。证质脾虚水停,水气上冲。治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中茯苓养心益脾,能补能渗,利水渗湿;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与茯苓相配,通阳化气,渗利水湿,使饮邪下排,以折上逆之势;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补脾益气,助苓桂治在中焦;促脾运转,培土制水。桂枝甘草相配,辛甘化阳,以退阴翳,全方正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
苓桂术甘汤证,亦见于《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病之饮停心下证,证象稍异,证质相同,证方不二。
(3)肾阳虚证
①茯苓四逆汤证
见证、证质、证冶、证方(见附子条)。
茯苓在茯苓四逆汤中,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渗利水湿。
②真武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附子条)。
茯苓在真武汤中,淡渗利水,佐白术健脾,脾机运转,则水下渗。
1.太阳病疑似证
水气内停证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证见:小便不利,心下满微痛,翕翕发热,无汗,头项强痛(28)。证质为脾虚津伤,水气内停。治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汤证因表证已解,但津伤而水湿内停,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助脾之转输,渗利水湿。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补阴津之不足。生姜辛温通阳,宣散水气,配大枣益脾和胃,培补中气,协和诸药,使内停之饮,尽从下去,则心下满微痛,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诸证,皆可随之而解。
(二)治阳明病
阳明病热证
水热互结证
猪苓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猪苓条)。
茯苓在猪苓汤中,合猪苓、泽泻甘淡渗湿以利水。
猪苓汤证亦见于《金匮要略》中的小便不利病之阴虚水热互结证,属异病同治法。
(三)治少阳病
1.少阳病本证
小柴胡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柴胡条)。
在小柴胡汤方后云:“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意指如心下悸,小便不利,是三焦决渎失职,水饮内停,以水饮得冷则停,得淡则利,故去苦寒之黄芩,加淡渗之茯苓。
2.少阳病兼变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柴胡条)。
茯苓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淡渗利水,宁心安神。
(四)治少阴病
1.少阴病本证
寒化证
附子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附子条)
茯苓在附子汤中,配白术健脾除湿。
2.少阴病疑似证
四逆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柴胡条)。
在四逆散方后云:“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意指如果小便不利,加茯苓淡渗利湿。
(五)治厥阴病
1.厥阴病本证
寒热错杂证
麻黄升麻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麻黄条)。
茯苓在麻黄升麻汤中,合桂枝、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则泄利等证可止。
2.厥阴病疑似证
茯苓甘草汤证
证见:肢厥而伴见心下悸或伴背寒冷如掌大,脉弦,苔白腻或白滑;或心下胃脘部悸动不安,推按之则水声辘辘,口不渴,脉弦而舌苔白滑(356;73)。证质为胃阳不足,中焦停水。治用茯苓甘草汤。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通阳化气,生姜温散胃中水饮,炙甘草和中补虚,合为温阳行水之剂。
(六)治霍乱病
中虚寒湿证
理中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人参条)。
在理中丸方后云“悸者,加茯苓二两;”意指心下悸,是水邪凌心,可加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
(七)治中风病
大风证
侯氏黑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菊花条)。
茯苓在侯氏黑散中,合白术、干姜、人参补脾益气。
(八)虚劳病
1.虚劳腰痛证
八味肾气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附子条)。
茯苓在八味肾气丸中,合泽泻、丹皮,淡渗泄浊,补中寓泻,使邪去则补乃得力,且防滋补之腻滞。
2.虚劳风气百疾证
薯蓣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薯蓣条)。
茯苓在薯蓣丸中,合人参、白术、大枣、甘草健脾益气。
3.虚劳失眠证
酸枣仁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酸枣仁条)。
茯苓在酸枣仁汤中,补脾宁心,定悸安神。
(九)治胸痹证
1.饮邪偏盛证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
证见:胸中气塞,呼吸气短,咳嗽气逆,吐唾涎沫,小便不利(九-6)。证质为饮邪上乘胸中,上乘于肺。治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方中用茯苓化饮利水;杏仁宣肺降气,化痰止咳;甘草和中健脾。三药同用,使水饮除而肺利,诸证自除。
2.寒气厥逆证
赤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乌头条)。
茯苓在赤丸方中,合半夏化水饮,降逆气。
(十)治五脏病
肾着证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干姜条)。
茯苓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中,淡渗利水以除湿。
(十一)治痰饮病
1.胃中停饮证
小半夏加茯苓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半夏条)。
茯苓在小半夏加茯苓汤中,补脾利水,宁心定悸。
2.支饮重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木防己条)。
茯苓在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中,淡渗利水,导里饮由二便而去。
3.支饮病例
(1)桂苓五味甘草汤证
证见:多唾口燥,手足厥逆,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时复冒,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复下流阴股,小便难,寸脉沉、尺脉微者(十二-36)。证质为辛散太过,耗散其阳,冲气上逆。治用桂苓五味甘草汤方。方中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温振阳气,平冲降逆;桂枝伍茯苓,通阳化小便,导逆气水饮下行。五味子酸温,敛肺固肾,收敛耗散漫浮之虚阳;与甘草相配,兼具酸甘化阴之功。诸药同用,共奏敛气平冲,通阳化饮之效。
(2)苓甘五味姜辛汤证
证见:冲气即低,气上冲胸咽及眩冒诸症减轻,而反更咳嗽气喘,胸中满闷,痰多稀白者(十二-37),证质为冲气暂平,寒饮复动。治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方以干姜温补脾肺,散寒化饮;细辛助其温肺散寒,以化已聚之饮;茯苓助其健脾运湿,以杜绝痰饮之源。五味子敛肺止咳,且防辛散太过;甘草化痰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肺散寒,化饮止咳之效。
(3)桂苓五味甘草汤证
证见咳满即止,而更复满,冲气复发者(十二-38)。证质为伤阴耗阳,引动冲气。治用桂苓五味甘草汤。此证之口渴,气上冲,是因细辛、干姜过于辛散温热,伤阴化燥,再次耗散阳气,引动冲气,此时应减去细辛、干姜,仍用桂苓五味甘草汤敛气平冲。
(4)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证
证见:咳满不止,口反不渴,头目眩冒,呕吐稀涎(十二-38)。证质为支饮内停,逆犯肺胃,上蒙清窍。治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温肺散寒,化饮止咳,降逆止呕。
(5)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
证见:咳逆倚息不得卧,胸中满闷咳白痰,其人形肿,无汗者(十二-39)。治用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温化寒饮,宣肺散水。
(6)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证
证见:咳逆而不得卧,胸满冒眩,呕吐形肿,面热如醉,心烦,腹胀便秘者(十二-40)。证质为膈间支饮,肺气壅滞,兼胃肠蕴热上冲。治用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温肺化饮,苦寒泄热。
(十二)小便不利病
1.上燥下寒证
栝萎瞿麦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附子条)。
茯苓在栝蒌翟麦丸中,合瞿麦渗泄利湿,导水下行。
2.湿热瘀阻证
茯苓戎盐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戎盐条)。
茯苓在茯苓戎盐汤中,合白术健脾渗湿。
(十三)治水气病
皮水阳郁证
防己茯苓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防己条)。
茯苓在防己茯苓汤中,合桂枝通阳化气,使水湿由小便而去。
(十四)治黄疸病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茵陈条)。
茯苓在茵陈五苓散中,合猪苓、泽泻导湿下行,通利小便。
(十五}治呕吐病
1.饮阻呕渴证
茯苓泽泻汤证
证见:呕吐,口渴,欲饮水,心下痞满动悸,头眩,小便不利(十七-18)。证质为中阳不化,饮停胃中,饮阻气逆。治用茯苓泽泻汤。方中重用茯苓、泽泽淡渗利水,导饮下行,以除既停之水;桂枝辛温通阳,降逆气,与茯苓相配化气利水;生姜温胃化饮,和胃止呕;白术健脾运湿以升,与甘草相合,培土制水。诸药相合,使水饮去,胃气降,则呕吐可止;气化行,清气升,则渴饮自愈。
2.饮去思水证
猪苓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猪苓条)。
茯苓在猪苓散方中,合猪苓淡渗利水,导饮下行。
(十六)妇人妊娠病
1.妊娠下血证
桂枝茯苓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桂枝条)。
茯苓在桂枝茯苓丸中,益心脾而淡渗下行。
2.妊娠腹痛证
当归芍药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芍药条)。
茯苓在当归芍药散中,合白术健脾益气,补土制水。
3.妊娠有水气
葵子茯苓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葵子条)。
茯苓在葵子茯苓散中,利水渗湿,益气健脾。
(十七)妇人产后病
梅核气证
半夏厚朴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半夏条)。
茯苓在半夏厚朴汤中,健脾渗湿,杜绝生痰之源。
茯苓的配伍应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
同用。
1、茯苓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2、茯苓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德生堂经验方》)
3、茯苓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纲目》茯苓酒)
4、茯苓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5、茯苓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6、茯苓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7、茯苓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8、茯苓治湿泻:白术一两,茯苓(去皮)七钱半。上细切,水煎一两,食前服。(《原病式》茯苓汤)
9、茯苓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10、茯苓治心虚梦泄,或白浊:白茯苓末二钱。米汤调下,日二服。(《仁斋直指方》)
11、茯苓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宜养心血:以艾汤调茯苓末服之。(《证治要诀》)
12、茯苓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育):黄蜡四两,白茯苓四两(去皮、作块,用猪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猪苓)。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局方》威喜丸)茯苓的食用方法
茯苓糕的做法
配方:茯苓50克 面粉450克
制作
(1)把茯苓烘干,打成粉,与面粉混匀。
(2)把茯苓、面粉混匀,加入发酵粉,用清水揉合成面团发酵,发好后制成5厘米见方一块的糕状。
(3)把茯苓糕上笼用武火大气蒸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高血压气虚湿阻型患者食用。
开胃汤
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茯苓豆腐
原材料: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萝卜、香菇适量(3人份量)
烹调方法:将茯苓粉与豆腐伴和均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冬菇放入锅内炒至半熟,然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小火慢慢焖煮,最好调味起锅食用。
健脾化湿、消食减肥,由于此药膳中主要食材是豆腐,因此患有肾功能不全、痛风的人群不宜多吃。
荷叶茯苓粥
食材: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
1.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
2.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食。
此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茯苓奶茶
茯苓粉十克,牛奶二百毫升,先将茯苓粉用凉开水适量化匀,再加入煮沸的牛奶既可。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服用,延缓衰老,健脾强身。
苡仁茯苓粥
苡仁200g,茯苓10g,粳米200g,鸡胸脯肉50g,干香菇4个。
做法
先将香菇泡发,切成丁;鸡脯肉去皮、去油脂,入锅内煮30-40分钟后捞出,切为肉丁;茯苓研粉;然后将苡仁用水反复搓洗,再用热水浸泡1夜,沥干后加7倍清水煮沸,熬烂;将粳米加5倍清水煮1个小时,两粥合并,加入香菇、鸡肉丁、茯苓粉,再煮至稠为度。服食时可加调料。
本方以苡仁、茯苓健脾利湿、润肤退斑,粳米、鸡肉益气补虚,适宜于偏湿盛体质者。
【茯苓的用量用法】
用量:常用量9—18克。
最小量6铢(约0.8克),如麻黄升麻汤。
最大量半斤(24克),如苓桂枣甘汤。
按:茯苓甘淡而平,甘则能补,淡则能渗,性平和缓,既能健脾养心,又能利水渗湿。故凡脾虚及水湿内停所致之证,皆常应用,尤其对脾虚湿盛之证,更为适宜。其特点是性质和平,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祛邪。脾虚湿盛,必不可缺。因此,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与补气药党参、白术等同用,则健脾;与利水药猪苓、泽泻等同用,则渗湿;至于茯苓的安神作用,主要还在健脾,因脾为后天之本,生气化血之源。脾虚则生化不足,必导致心神失养而惊悸不眠。习惯上宁心安神多用茯神。
【茯苓的文献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
《汤液本草》:“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本草纲目》:“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于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本经逢原》:“大便泻者,胃气不和,不能分利水谷,偏渗大肠而浇注也。茯苓分利阴阳,则泻自止矣。”
【茯苓的药理作用】
1.据化学分析 茯苓含β-茯苓糖,水解后转变葡萄糖和茯苓酸、蛋白质、脂肪、磷脂酰胆碱、组氨酸、胆酸、麦角甾醇和钾盐等。
2.据药理研究
①有利尿作用,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可能是抑制肾小管重新吸收的结果。其利尿作用较木通、猪苓弱。
②有降血糖作用。
③有镇静作用。
3.据现代临床 主治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病水肿,肾炎水肿,肾病综合征,女子月经期水肿,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肝硬化腹水,梅尼埃病,髙血压等。
茯苓的副作用与禁忌
茯苓适宜于一般人群。尤宜于水湿内困,水肿,尿少,眩晕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烂,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茯苓。 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1.茯苓为利水渗湿之品,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2.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尿者不宜用。
3.茯苓块煎煮时有效成分不宜煎出,故应打碎成小块,或用薄片。
4.应将茯苓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5.服用茯苓应避免米醋,浓茶等物,以及注意服用剂量,否则不仅仅影响药效,同时还会发生中毒过敏症状,比如腹痛,皮肤红肿,支气管哮喘发作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