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幼祺,男,1953年出生,浙江宁波人,主任中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董氏儿科第六代传人(上海中医儿科泰斗董廷瑶教授之孙)。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副院长,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及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
他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上以“推理论病,推理论治”作为指导思想,并运用董氏儿科的独特经验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尤其对小儿发热、惊厥、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紫癜、癫痫、川崎病等有较好疗效。主编、协编专业著作14部;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专利2项。
组成:党参6克,焦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黄芪12克,山药10克,益智仁10克,远志10克,胆南星2.5克,白附子5克,全蝎1.2克,僵蚕6克。
功能:健脾益气,息风宁心,袪痰通络。
主治:小儿高热惊厥易反复发作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20分钟,日服200毫升,分3次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
加减:发热未净加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伴咳嗽加桑叶10克,浙贝母10克;若兼腹泻加炒川连1.5克,木香3克,炒山楂10克,以上均当去党参、黄芪。
注意事项:该方当在外邪祛除之后服用为宜。
方解:祖国医学认为小儿高热惊厥属于急惊风范畴,发作期以清热、豁痰、息风、镇惊为基本法则。但小儿一次发热惊厥以后,每遇感邪发热,惊厥又极易发作。对此董幼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小儿机体的特点。小儿禀性纯阳,肌腠薄弱,又“肝常有余”。故气候变化,寒温失常,易于感邪,感邪以后,邪气亢盛,或治不及时,则易于化火、生痰、生风而惊厥。
二是痰浊内恋。古有“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而痰有有形无形之分,小儿惊厥发作虽平,但痰常内恋,加之小儿“脾常不足”易于失健而助湿生痰,故若反复触感外邪,必然引动内伏之痰,导致风痰相博,阻于络窍而发生惊厥。
三是脏腑弱,脾肺不足。钱乙有云: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也。故脾不足者不能输精壮体;肺不足者,不能卫外固表,常致嫩弱之体,屡遭邪干。
本方是在清·陈复正《幼幼集成》金粟丹(制胆星、明天麻、乳香、代赭石、全蝎、麝香、白附子、冰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而成。方中党参、焦白术、茯苓、生甘草健脾益气;黄芪、山药补中益气;白附子化痰止痉;胆南星、僵蚕、全蝎化风痰、开壅结、息风止痉;远志、益智仁宁心安神。合而用之,起到了疏风除痰通络以治其标,健脾益卫以固其本的作用。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的防治,确有其独到之效。(宁波市中医院 董继业 郑含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