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推荐(腰痛的中医证型)腰痛中医辨证型,腰痛的中医辨证分型和施治医案,

2023-02-09 11:32:33  阅读 158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周某,女,32岁,2003年8月25日初诊。腰痛反复发作5年,曾多方医治,经内服中药,配合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收效甚微。

周某,女,32岁,2003年8月25日初诊。腰痛反复发作5年,曾多方医治,经内服中药,配合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收效甚微。

刻诊:患者腰部酸痛难忍,伴见胁肋疼痛,下腹部坠胀。询知:腰部多因情绪刺激而诱发加重,月经及白带均无异常,小便调和,舌淡苔白微腻,脉弦而有力。陈老曰:此肝气郁结,血郁湿滞,选用四逆散合调肝散去炒枣仁,加台乌、广木香,以观其效。令疏方如下:

细辛6g 川芎15g 当归15g 川牛膝15g 木瓜30g 台乌药15g 半夏15g 桂枝10g 枳壳15g 广木香15g 柴胡15g 石菖蒲20g 白芍30g 炙甘草6g

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

8月28日复诊:药后腰部酸痛,小腹坠胀明显改善,舌苔如前,审六脉缓滑。陈老曰:原方去枳壳、木香、柴胡,加白术15g、泽泻20g,4剂,水煎服。

【侍诊心得】腰痛是指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背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现行《中医内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在腰痛的发病原因方面,强调肾虚、风寒留着、劳役伤肾、坠堕伤腰及寝卧湿地等因素,治疗分四种证型: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今选腰痛从肝论治之验案,以期拓宽临床治疗腰痛的思路。

陈老从肝论治腰痛的依据:

①根据《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和《素问·痹论》“肝主身之筋膜”之说,在《中医病机治法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五脏宜通”的观点,认为一旦肝气郁结,筋膜痉挛,则会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流通,不通则痛,故肝气郁结可导致腰痛。

②足厥阴肝经与腰痛的关系,古人早有阐述:《素问·刺腰痛》曰:“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灵枢·经脉》篇中亦有足厥阴肝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之说。

本案患者腰部酸痛难忍,小便调和,知其不属肾系病变,而属肌肉、血脉病变;虽然伴见下腹部坠胀,但月经、白带均无异常,可排除妇科生殖系统疾病。其病机乃肝气不舒,气滞腰胁,瘀血湿浊,阻滞腰际,以调肝散和四逆散加味,融行气、活血、除湿、疏筋四法于一方。方中台乌、广木香、柴胡、枳壳舒畅气机,使气血津液流通,有利于经隧的柔和;当归、川芎、川牛膝、桂枝、细辛活血行滞,牛膝擅补肝肾而强腰膝,且能引药直达病所;半夏、石菖蒲燥湿化浊;木瓜、甘草、白芍柔肝舒筋,使经隧柔和又有利于气血津液流畅。诸药相伍,体现了遣方用药兼顾人体组织结构和基础物质两个方面:柔肝缓急之品,可缓解组织结构痉挛,有利于畅通基础物质,加之行气、活血、除湿药的运用,进一步确保了基础物质的流通顺畅,从而实现“通则不痛”的疗效。

二诊时患者自诉药后腰部酸痛,小腹坠胀明显改善,遂去掉原方枳壳、木香、柴胡;因苔腻脉滑之湿滞证象明显,加白术健脾燥湿,泽泻利水渗湿,乃取五苓散之意,以温阳化气行水。

【按语】

(1)本例辨证要点是腰痛伴见胁肋疼痛,舌淡苔白微腻,脉弦而有力。

(2)陈老以调肝散合四逆散或当归芍药散,或三方同用,去枣仁,加台乌药、木香、白术、泽泻之类,治疗寒邪凝结,血郁湿滞,或肝郁血滞,寒凝湿阻之腰痛数以百计,疗效满意。

——本文摘自《陈潮祖医案精解》

本文地址:http://pf.mift8.com/post/343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