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女,44岁,职员。尿痛、尿急、尿频2年余,加重1月。2008年12月12日初诊。
患者2年前曾患急性尿道炎,因治疗不及时而转为慢性,经常发作尿痛、尿急、尿频,长期应用抗生素等中西药物治疗,轻时口服,重时便输液,时轻时重一直未愈,曾辗转多家医院或诊所,效果不明显。1个月前,病情又加重,尿急、尿频,特别是尿痛较重,痛起来似锥刺刀割,不能正坐,输液半月及口服多种药物,基本无效,非常痛苦。诊见:精神差,尿道刺痛、尿急、尿频,尿道窘迫,欲解不尽,小腹部隐痛,口干,口苦,舌暗,苔白水滑,脉弦细。
四诊合参,辨证为少阴证,阳为阴郁,兼湿瘀阻滞。治宜宣通气机,利湿化瘀。方拟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化裁:柴胡、白芍、枳实、茯苓、滑石各30g,桔梗20g,桂枝、丹皮、桃仁、赤芍、炙甘草各15g。4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尿急、尿频好转,小腹部隐痛基本消失,仍然尿道刺痛,但有所减轻,舌脉基本同上,上方加生薏仁30g,继服4剂。
三诊:尿急、尿频明显好转,仍然尿道刺痛,询知痛时心烦,痛重全身阵阵汗出,舌暗,苔白水滑,脉细。思虑再三,尿痛服药不效,考虑兼肾阳亏虚、阴津不足之因素,试以四逆散合禹余粮丸化裁: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桔梗各20g,禹余粮、党参、茯苓、炮附子(先煎1小时)、干姜、滑石各30g,五味子15g。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四诊:尿道刺痛,明显减轻,精神转佳。上方随证加减又服12剂,诸症消失。
辨治体会:该案病久失治,病情缠绵难愈。脉症合参,证属少阴阳郁,气机不利之证,《伤寒论》318条谓:“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案乃久病瘀阻,阳气内郁,中寒气滞,气机失畅而致诸症。少阴为三阴之枢机,邪气瘀滞于中,清浊不分,加之患者久病不愈,气机阻滞,气化不行,故主以四逆散舒畅气机,透达郁阳,化阴通腑;加桂枝茯苓丸通血脉,调气化,以消除瘀血阻滞,利水渗湿。加桔梗意在开提宣通,使肺气通畅,而助于气化下输膀胱则利小便,此乃“提壶揭盖”之法,亦即《内经》之“病在下,取之上”的用药思路。且桔梗开提与茯苓渗下相伍,可达开提相合,升降相因,而利于通调水道。滑石“主......癃闭。利小便......益精气”(《本经》),加之以渗湿利窍。
二诊疗效明显,为加强疗效,加生薏仁以健脾利水渗湿。生薏仁有“补脾胃,通行水”(《本草备要》)之功,补脾而不滋腻,渗湿而不峻利,乃清补淡渗之良药。
三诊仍然尿道刺痛,并有痛时心烦、汗出之症,思之再三,想到《伤寒论》88条曰:“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与禹余粮丸”正与本案证合,但有方无药,忽而又想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有方有药,便用其中方药与患者服用,没想到效果良好,由此可见,虽然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被医界不少人质疑为托名仲景的“伪造之作”,但其中条文方药基本上都是《伤寒论》医理,确能指导临证,应搁置真伪之争,重视其中方药的学习与实践,因为,疗效是硬道理。
——本文摘自《经方活用心法:六经辨治医案实录》
相关文章:
四逆散合茵陈四苓汤加味治疗早期肝硬变(无腹水期)四逆散加味治疗肝郁气滞,胃脘胀痛四逆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