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加食疗治痛经

2022-11-13 02:44:58  阅读 153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中医认为,痛经的原因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常见证型有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气血虚弱等。下面根据痛经的不同证型提供几条食疗方。

中医认为,痛经的原因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常见证型有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气血虚弱等。下面根据痛经的不同证型提供几条食疗方。

1.寒凝血淤证生姜15克,红糖适量,加入少量白酒,再加入开水冲泡代茶饮。生姜暖胃,红糖温经,加白酒以助药力。

2.气滞血瘀证益母草30克,鸡蛋两枚,共加水煮蛋。待蛋熟后吃蛋喝汤。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可去瘀生新,活血调经。

3.气虚血弱证当归50克,黄芪30克,羊肉500克,共同炖汤吃肉喝汤。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黄芪补气固表,温中补虚;羊肉益精气,疗虚劳,润皮肤。

4.肾气亏虚证  川芎6克,丹参12克,鸡蛋两枚,共加水煮蛋。待蛋熟后吃蛋喝汤。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丹参活血祛瘀,安神止痛。

除了食疗外,还可以通过穴位敷贴来缓解痛经。最常见的敷贴穴位就是神阙穴,此穴位于脐部。痛经最常见证型是寒凝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经血色黯有血块,畏寒肢冷。如果有此表现,可在痛经时将少腹逐瘀散(市售成药)3克,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隔日1次,连用3次。气滞血瘀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后痛减。如果有此表现,可在痛经时将七厘散、失笑散(市售成药)各1克,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隔日1次,连用3次。

·女性痛经药膳辨证疗法

·治疗痛经简易方

·痛经

·蜕膜样痛经

·治疗痛经单方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10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