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会(水肿的中医辨证论治及名医医案)水肿中医辨证分析,阴水水肿的中医辨证论治,

2022-11-16 04:11:21  阅读 217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阴水浮肿下为甚,脾阳不振肾衰微。阴阳相易易挟瘀,温药和之分缓急。

阴水浮肿下为甚,脾阳不振肾衰微。阴阳相易易挟瘀,温药和之分缓急。

阴水是指身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的水肿。阴水乃水肿之一大类也。《内经》、《金匮》虽论及水肿,但终未分类。《丹溪心法》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后人遵此而条分缕析。

阴水,一般多因劳倦内伤,生育不节,或外邪内凌,日久未愈,或因阳水未愈而转归等所致脾肾亏虚。脾虚则不能运化;肾虚则关门不利,以致体内水湿潴留,趋直于下。甚或浊气上逆凌心、射肺、冲脑而导致重危证情。

究其机理,从五脏看,阴水总以脾肾两脏功能失调为最。但阴水往往感邪又影响到肺,肺失通调,肿势更盛,病情错综复杂。

阴水一证,临床有其共同症状。如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如泥,凹陷不起,神倦,怕冷,舌淡苔白脉沉。其中有以脾阳不振为主者,乃是脾虚水聚,阳气不运所致。除见阴水共有症状外,常兼见胸闷腹胀,纳差便溏,面色萎黄,宜健脾化浊。一般用实脾饮加减。又有一种浮肿与脾虚有关,但并非脾阳不振,乃脾虚生湿,气失舒展,郁滞为肿。只宜健脾化湿,不宜分利。一般用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加黄芪桂枝益气通阳,加附子巴戟天温补肾阳。这种病一般临床并不少见,遍身微肿,晨起头面转甚,稍劳则下肢肿胀,微休则肿消,反复不易,倦怠无力,大小便正常或小便反多,苔腻脉缓或濡。还有以肾阳衰微为主者。除见阴水共有症状外,兼见面部浮肿,心悸,气促怯寒,腰部冷痛酸重,面色灰滞或㿠白。宜温肾降浊。一般用真武汤加减。

尚见有脾阳虚,肾阳亦虚者。宜健脾温肾同施,佐以降浊。常用附子理中汤合济生肾气丸或交替使用。

久病阳虚未复,复感外邪,因寒水相搏肿势转盛者,以扶正为主,暂佐祛邪;或久病阳虚未复,阴虚又起,阳损及阴,阴不敛阳,虚阳挠动,症见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惫,腰酸疼,遗精,牙龈出血。此时,既要补阳又要滋阴,兼利小便以利水邪。可用大补元煎合济生肾气丸同时并进,再加凉血、止血、活血药。如丹参丹皮生地玄参三七旱莲草白茅根等。如若阴枯阳浮而见耳鸣、面赤、颧红,加龟板鳖甲牡蛎磁石之类,以滋阴潜阳。

阴水中如见肿势较剧,伴见尿闭,心悸,唇紫,气急不能平卧,口有尿味,时时恶心,神志昏蒙者多属危候。可用《千金》温脾汤再加降浊、开窍、活血之品。

此外,瘀血致肿,亦非鲜见。诚如《金匮·水气篇》所云:“血不利,则为水”。《血证论》亦有:“水病则累血”,“瘀血化水,亦发水肿。”这是因为,“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有先病血结而后气滞者;有先病水肿而后血随败者,有先病血结而后水随蓄者”(《医碥·肿胀》)。瘀血致肿其特点为:浮肿时间较长或肿甚,腹大坚满,脉络怒张,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粗大青紫,或有瘀点、瘀丝,或唇色青紫。脉多细涩。如阳虚兼瘀而肿者,宜温阳活血利水,可用真武汤或理中汤加桃仁红花、桂枝、赤芍泽兰益母草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阴水患者并非单纯之脾虚、肾虚。而是脾虚肾衰,阴虚阳虚,寒热错杂,瘀水相阻,虚实并见。故临床须掌握五个要点,紧扣一个纲领,分清主次,兼而治之。五个要点是:标与本;气与水、水与血、寒与热、攻与和。阴水总要以温药和之为纲。用温药是根据阴水本质提出的。因水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始开,得阳始运;非温不化,非运不行。故宜用温药温补、温化、温运。和之为法,乃因阴水本虚标实。但治本不宜偏于补益,不可一味温补或单纯温补。反之,气滞则水邪不去,或血行不畅,反助水留。治标不可过于温燥,否则反伤正气,宜治本顾标,治标顾本,温、补、运、化兼施,才能曲尽病情。温药和之之“温”,是指药性针对病情而言;“和”,是指选药或方剂的配伍而论。故治疗阴水须明辨五点一纲。否则妄用攻泻,虽取一时之效,然药后脾阳大伤,正气更虚,肿势更剧。温药和之虽慢,但对整个疾病的好转却反而较快。《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痊愈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逐邪而暂愈者,愈出勉强,此其一为真愈,一为假愈。”确有卓见。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193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