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四藤散治疗慢性胃炎
主治:慢性胃炎。
用法:水煎服,日1剂。中虚明显去枳实、柴胡,加太子参、黄芪、桂枝、当归;夹血瘀选加九香虫、丹参、失笑散、三棱、莪术:胃热偏重加川黄连、黄芩、石膏、知母、蒲公英等;疼痛甚选加甘松、乌药、苏罗子;胀明显选加川朴花、沉香曲、蔻仁、莱菔子、佛手花;嗳气频繁加刀豆壳、代赭石;胸闷选加紫蔻、桔梗、郁金、瓜蒌皮;便秘加火麻仁、全瓜蒌、风化硝炒枳壳;中寒明显加淡吴茱萸,高良姜、干姜;便溏少腹隐痛加炮姜、肉桂,纯阳正气丸另吞;吐酸水者加左金丸另吞或煅乌贼骨、煅瓦楞;恶心呕吐加姜竹茹、半夏、代赭石;食欲减退加炙鸡内金、川黄连、神曲、山楂;保护胃粘膜药如刺猬皮、凤凰衣;便血停服基本方另拟益气摄血法,配合溃疡止血粉。
疗效:本组51例中,显效(经3个月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33例,有效(经3个月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16例,无效(经3个月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6例。
2、生胃汤治疗慢性胃炎
主治:慢性胃炎伴有上腹部疼痛、胀满、嗳气、泛酸、纳差等症者。
处方:生栀子12克,生姜8克,公英、薏苡仁、白芍各30克,黄芪、元胡各15克,半夏、陈皮、木香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400毫升,早晚分服,30天为1疗程。可用1~3个疗程。泛酸明显加左金丸,乌贼骨。疼痛较剧加五灵脂,炙乳没。口渴胃内灼热加百合、生地;出血便黑加三七粉;便结加大黄;胆囊炎胆石症加金钱草、柴胡。
疗效:用该方治疗慢性胃炎30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82年全国慢性胃炎专题座谈会制定的分类诊断标准。治疗结果显示临床治愈105例,占34.2%。显效118例,占38.6%。有效77例,占25.1%。无效8例,占2.1%。总有效率达97.9%。
按语:慢性胃炎多属中医胃脘痛、泛酸、痞证等范围。总的病机特点是中虚湿阻,寒热错杂,气滞血瘀之虚实夹杂症。着眼于胃脏下降喜润恶燥之性,选生栀子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生姜温胃止痛,伍用以调寒热,消炎止痛。蒲公英甘寒清胃解毒而不伤胃,黄芪、苡米健脾益气利湿;木香,元胡,陈皮理气活血消胀,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半夏配生姜和胃降逆。诸药配伍,针对慢性胃炎的病机特点,共奏平调寒热,健脾燥湿,理气止痛之功。
3、加味二陈汤治疗慢性胃炎
主治:慢性胃炎。
处方:陈皮、云苓、紫苏、白芍各12克,半夏、枳壳、焦三仙各10克,白术(炒)15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水煎20分钟取汁,1剂煎2次约500毫升,分早晚服,每日1剂。胃阴虚加枇杷叶12克,石斛10克;胃寒者加炮姜10克,官桂6克:气滞者加香附12克,佛手10克.
疗效:治疗30例,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0例1年后经胃镜复查,胃粘膜恢复正常)19例;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痛疼减轻)9例;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2例。总有效率93%。服药以20天为1疗程,最短1疗程,最长4疗程。
按语:方中陈皮、半夏和胃降逆,二药合用,能消胀除满,抑制呕吐;云苓、白术健脾渗湿;白芍、甘草合用即酸甘敛阴,柔肝,缓急止痛;紫苏,枳壳行气宽中,紫苏尤能宣肺气,畅中焦,使脾胃气机舒展。焦三仙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诸药合用,理气而不伤正,健脾而不壅滞,共奏调和脾胃,理气止痛之剂,使脾健胃和,纳运正常。
——本文摘自《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