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用五味牵正散治疗高血压、中风偏瘫、癲痫、面瘫面部抽搐及湿毒疮等症,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以下是点滴体会。
方剂组成:蜈蚣三条去头足、全蝎二钱去盐、僵蚕三钱炒、地龙三钱、蝉蜕三钱。
服法:一般作煎剂,也可为末作散剂或九剂,如中风的患者昏迷或牙关紧闭多以汤剂或鼻饲,其病急骤,汤剂较为适宜,癫痫患者多用丸剂或散剂,因其慢性需久服,丸剂较好;湿热毒疮,用汤剂。一日一付;中风一般只服一至二周即停。
方义:本方是以五种虫类药物组成,是循古方牵正散加味而定名,其共同点:五种药品都有祛风、镇痉、解毒的作用,但也各有其不同之特点,如蜈蚣、全蝎祛风镇痉解毒之力较强,且有毒,取其以毒攻毒的作用。僵蚕镇痛解痉、通络。蝉蜕祛风解毒。地龙清热解痉且有降压的作用。本方选虫类祛风药,取其能走能散之速效。
主治:中风(脑血管意外,脑溢血、脑血管痉挛、脑血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因比较复杂,病情有轻有重,一般说来有中经中络、中腑中脏之分。中经络者上方加灵仙、钩藤。中脏腑者上方加菖蒲、远志。如神昏者(内闭)用苏合香丸配服。如外脱,汗如珠如油,四肢末厥冷,脉微欲绝,加党参、附片。笔者认为,中风之症,勿论其中脏腑、中经络皆可以本方治之,临床随症加味。如兼有高血压加珍珠母一两,钩藤一两,菊花四钱,以钩藤、菊花祛风,珍珠母潜阳、降压。
癫痫,主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失常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因:1.先天遗传,2.情志刺激,发作突然昏仆倒地,全身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作异常叫声,俗称羊癫风、母猪风。中医认为癫属阳属实,痫属阴属虚,但我们经常见到的多为痫症。属阴属虚为慢性病,多为风痰所致,用本方加党参、紫河车、竹黄、胆南星以扶正祛邪,因其病多致气血两亏,以党参补气,河车补血,竹黄、胆南星化痰,五味牵正散祛风镇痉,共收扶正祛邪之功。
面瘫,面部肌肉抽搐(面瘫是面部周围神经麻痹,面部肌肉抽搐,是面神经痉挛),仍属中风。临床多为风滞经络之证,用五味牵正散加白附子二至三钱先熬三小时,防风三钱。白附子治面风之力较强,加防风助其祛风效力尤佳。
湿毒疮,又名湿疹。根据发病部位之不同,中医有蚀耳疮、肾囊风、浸淫疮、黄水疮等名,本方加黄柏四钱、蒲公英一两、银花四钱。黄柏清热除湿,公英、银花以清热解毒。
由于平时搜集病例这一工作做得不好,现将近期的几个病例附后,以供参考。
病例一:
陈xx、女44岁,教师。住铜建村77一4号,患者于1974年7至8月份开始眼面部跳动(左侧),曾进行针灸治疗,内服VB1、安定等西药好转。同年10月因牙痛,经口腔科诊治拔牙三颗,又出现左侧眼面跳动,比前次加剧,选用五味牵正散,服十余剂后跳动显著减轻。由于患者工作较忙,服药中断十余天后,左侧眼面部又跳动,仍用上方加白附子三钱,共服八剂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病例二:
何xx,男,64岁,工人。住康家湾87号,患者于1975年11月16日晚上,突然感觉上下肢不能活动,无力、头部胀痛。抬来门诊。血压220/110mmHg,诊断为脑血管痉挛。患者右侧肢体轻度偏瘫,脉弦数、舌质红、苔白,证为中风兼阴虚阳亢,用五味牵正散加钩滕、珍珠母,共服八剂,即能下床活动,一月后恢复健康。
病例三:
陈xx,男,55岁,长江电工厂工人。患者从60年起就有高血压史,73年6月5日突然说不出话,抬来门诊。患者昏迷、不语,左侧下肢不能动,肌肉松弛,出现瘫痪状。大便干结,脉细而数,舌苔白薄,质肥少津,用五味牵正散加钩藤、珍珠母、建菖蒲,服20剂,神志逐渐清楚,现在能行走,生活自理。
病例四:
穆xx,女,69岁,家属。住康家湾96号,患者有高血压史7-8年之久,于1974年10月16日上午劳动时突然头昏眼花,说不出话,呕吐,左上下肢不能动。检查,重病容,说话吐字不明,神志尚清楚,舌偏左,血压190/90mmHg。脉弦细而数,质淡红,苔白薄,辨证为中风偏瘫,以五味牵正散加建菖蒲、钩藤、杭菊、珍珠母,服六剂后,左侧下肢稍能动,继续服上方11剂后,患者能下床活动,至今在家从事一般家务劳动。
病例五:
曹xx,女,50岁,本院职工家属。周身湿疹瘙痒,抓后流黄水,遍及全身皮肤,以下半身尤为厉害,曾用青、链霉素等效果不好。诊为湿毒挟风,方用五味牵正散去地龙加黄柏四钱、蒲公英一两、银花六钱,数剂而愈。
病例六:
彭XX,女,23岁,住芭焦湾12号,17岁时发病,吃饭时突然饭碗落地,自觉眼前模糊,失去知觉,10分钟左右好转,自述如生气或惊恐后好发生。最多时日三次、夜二次,偶有抽搐,口发出异常叫声,曾有昏倒,西医诊断为癲痫,服鲁米那、苯妥因纳等药物,稍可减缓,但仍每日一至二次。76年1月起,用五味牵正散加竹黄、枣仁、党参、紫河车,研末为丸服,三月未发作,也未服西药。后因劳累过度发过一次,经继服上方迄今未发。
病例七:
秦xx,男,55岁住芭焦湾433号
患者于8月x日晚睡眠后起床即发现右侧口眼歪斜、饮水时外流,说话吐字欠清,用上方加防风三钱、白附子三钱,六剂而愈。
——本文摘自《重庆市老中医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第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