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了(固冲汤趣味方歌速记)固冲汤趣味歌诀,固冲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2022-11-16 07:59:14  阅读 188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本文目录

【固冲汤组成】

白术30g 生黄芪18g 煅龙骨24g 煅牡蛎24g 山茱萸24g 生白芍12g 海螵蛸12g 茜草9g 棕榈炭6g 五倍子1.5g

太疯狂了(固冲汤趣味方歌速记)固冲汤趣味歌诀,固冲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固冲汤方歌】

固冲术芪山萸芍,龙牡棕炭海螵蛸,茜草五倍水煎服,益气固冲功效高。

【固冲汤方解】

本方为治肾虚不固,脾虚不摄,冲脉滑脱所致崩漏而设。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则冲脉盛,血海盈;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健固,封藏有司,则月事能按期而来,适度而止。若脾虚而不摄,肾虚而不固,以致冲脉滑脱,则血下如崩,或漏下难止。气血既虚,故见头晕肢冷、心悸气短、神疲腰酸诸症。舌淡脉弱,亦为气血不足之象。张锡纯说:“然当其血大下之后,血脱而气亦随之下脱……此证诚至危急之病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当急治其标,固冲摄血为主,辅以健脾益气。山萸肉

甘酸而温,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故重用以为君药。龙骨味甘涩,牡蛎咸涩收敛,合用以“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治女子崩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龙、牡煅用,收涩之力更强,共助君药固涩滑脱,均为臣药。张锡纯每以此三药同用,成为收敛止血,.或为救元气欲脱的常用配伍组合;脾主统血,气随血脱,又当益气摄血,白术补气健脾,以助健运统摄;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举,尤善治流产崩漏,二药合用,令脾气旺而统摄有权,亦为臣药。生白芍味酸收敛,功能补益肝肾,养血敛阴;棕榈炭、五倍子味涩收敛,善收敛止血;海螵蛸、茜草固摄下焦,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以上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固冲摄血,益气健脾之功。

配伍特点

一是用众多敛涩药固涩滑脱为主,配伍补气药以助固摄为辅,意在急则治标;二是用大量收涩止血药配伍小量化瘀止血之品,使血止而不留瘀。

运用

本方为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血崩、月经过多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出血量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兼肢冷汗出、脉微欲绝者,为阳气虚衰欲脱之象,需加重黄芪用量,并合参附汤以益气回阳。

禁忌 血热妄行崩漏者忌用本方。

【固冲汤主治】

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证。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者。

【固冲汤医案】

陈某,23岁,农妇。1996年12月12日初诊。主诉素体不健,3个月前分娩出血过多。15天前分娩后月经复潮,量多,是平时月经量的3倍。经治疗得以控制,但淋漓不尽,色淡质稀,饮食欠佳,肢体倦怠,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诊为功血症。证属气血不足,冲任不固,脾虚气陷,统摄无权。治疗益气摄血,补脾固冲。方拟补脾固冲汤:党参、黄芪各30g,白术、淮山各15g,熟地黄、阿胶(分2次烊冲)各12g,血余炭、仙鹤草升麻各10g,黄精、制首乌各15g。前后共服6剂,血止。再予归脾丸20粒,1粒/次,2次/日,巩固疗效。 (摘自《时珍国医国药》)

【医案分析】

患者自述“素体不健”,必有虚。分娩时出血过多,恐不能算是内在因素引起。现月经先崩后漏,“色淡质稀”,仍提示病性为虚,且为脾气虚和肾亏冲任受损两种可能之一(不是虚热崩漏,否则应色鲜红)。“饮食欠佳,肢体倦怠,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肯定是脾气虚、脾不统血所致,且无肾系表现,故固冲汤主之。

作者用山药、熟地、阿胶、黄精、制首乌代替山茱萸、白芍补阴血、补肝肾(阿胶还止血),血余炭、仙鹤草代替煅龙牡、海螵蛸、茜草、棕榈炭、五倍子止血(仙鹤草还补虚),加党参助芪、术,加升麻助脾气之升(或可逆下血之病势)。用药看似大不同,但塞流(止血)、澄源(补气摄血)、复旧(养阴血)的三部曲与固冲汤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说方剂是死的,人是活的,学习方剂的关键在于掌握这首方剂的灵魂——治疗的思路、治法,然后再掌握每一个治法都有哪些合适的兵去执行,就行了,这样就真正把一首方剂学到手了。兵,即“合适”的中药。比如,感冒后头两侧发胀,柴胡就是“合适”的,它既解表、又善走头两侧。本案中哪两药用得好呢?阿胶和仙鹤草,既补又止。你所选的药,它身兼的多种功效都被你用上了,这证明你熟悉手下的每一个士兵,并且知道如何把它们的潜能激发出来。要用好方剂,中诊辨证、中药学就是它的左膀右臂。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固冲汤的论述

固冲汤一类方《医学衷中参西录》

固冲汤是临床疗效较好的常用方。这方主治的冲脉不固,血崩,月经过多,漏下不止。

主证分析

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

肾虚精亏失固

脾虚气弱不摄 头晕肢冷,腰背酸软 冲脉不固 血崩,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色淡质稀(脾肾两虚) 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脉微弱

肾气不固,肾气化生肾精,反映出一组肾虚表现。肾精不足,腰膝酸软,肾精不能濡养头面。

这类涉及到脾肾两虚,肾虚反映出肾精不足,这样肾气不固,肾气化生肾精,所以反映出有一组肾虚的表现。肾精不足,腰膝酸软,肾精不能濡养头面,肾精肝血都是正常情况下,靠肝气的疏泄,上于头面。那他可以头晕肢冷,发生肾气不足,可以有肢冷,脾胃气虚,不固摄,有一组脾虚表现,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脉微弱。脾肾失去固摄,肾气不固,脾虚不固,就可以加重这种冲脉不固的崩漏。因为冲为血海,对妇科这类病,往往涉及到冲任比较多。我侧重提法上提冲任,实际上也就说一种肝不藏血,脾虚不固,肝不藏血。肝为血海,冲也为血海。所以五脏来说,本质上脾虚不摄,加上由于月经或妇科方面,都和下焦的肝肾有关。所以这里和肾虚不固也有密切联系,是脾肾的同病。这里还涉及到一些学术思想问题,这方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它在治疗这类病证当中,他喜欢从肝肾入手,这类如果说是虚证不固摄,在他以前过去,更侧重是补脾来摄血为主。他认为要结合补肾,他特别擅长大剂量用山茱萸,这是他的一个特点。所以有一些比较疗效好有名的方,我们传统中医的一般的理论的解释之外,你还要结合这个医家他擅长用药的一些特点。他把山茱萸和龙骨、牡蛎这三个,你要看他使用,他经常这个结合使用,用在出血上。他喜欢、擅长用较大剂量的这三味药。

功用

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所谓固冲,从冲为血海这个角度来的,本质上来讲,应该说这个证候脾虚不固,肾虚不固,这两个脾肾不足,这是病机的本质。

方解

君 山茱萸 补养肝肾经血 臣1 龙骨 收涩 牡蛎 臣2 黄耆 补脾健脾,加强固摄作用 白朮 佐 白芍 益阴养血,也酸收 棕榈炭 收涩药 五倍子 收涩药 海螵蛸 止血不留瘀 茜草 止血不留瘀

山茱萸有个特点,既补养肝肾,有补养经血的作用。对于这种血崩、崩漏,它有扶正的作用。同时,山茱萸酸温,酸能收,所以体现了收敛作用。既能补肝肾,又能收敛。所以在这里大剂量运用,实际上是两方面兼顾。对出血的止,和失血的补,两方面兼顾。尤其他在组合配伍技巧上,他阐述他摸索了龙骨、牡蛎配伍之后,止血力量很大。龙骨、牡蛎本身能收涩。

黄耆白朮,在补脾健脾,使脾气充足,加强固摄作用。实际上黄耆、白朮、山茱萸同用,体现脾肾同治。既考虑固肾,又考虑益气健脾来摄血,通过脾来固摄。

后面这五味药,芍药它可以照顾到阴血损伤,阴血不足,可以益阴养血,也有酸收特点。棕榈炭五倍子又是一个专门的收涩药。这方收涩力量很大。所以通过固摄来止血。海螵蛸茜草本身也常用于出血证,但是它们一个特点,止血不留瘀,还有一定的化瘀作用。虽然全方反应出一种脾肾兼顾的。而且固涩和补益相结合。固涩力量很强,而且在固涩止血的同时,又是止血不留瘀血。固涩摄血和化瘀结合。所以选用药物有这个特点。

配伍特点

众多收涩药固涩滑脱为主,配伍补气药助固摄为辅,意在急则治标。 大量收涩止血药配伍小量化瘀止血之品,使血止而不留瘀。

运用

辨证要点

出血量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

由于脾肾两虚,这种失于固摄这一类出血,它总体属于虚证,这个虚证,出血量多,色淡质稀,伴随有肾虚、脾虚的基本特点。当然辨证要点有的不一定都全,但是实际上辨证要点,抓它的主症以后,再抓证候的基本特点。肾虚得像腰膝酸软,脾虚的面白、气短、纳差。

随证加减

肢冷脉微,加重黄耆;并合参附汤以益气回阳救脱。

看侧重,比如阳虚突出,不仅气虚,不仅脾气虚,还脾肾阳气不足,反应在畏寒更重,肢冷脉微,可以重用黄耆和参附汤。因为这种血崩下脱,如果在发展,那就要回阳救脱了。

使用注意

血热妄行忌用。

这类失血应该说,和血热妄行并不难区别,血热妄行不能用。

下一个方就是一个固经丸为代表的,偏于血热的。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204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