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痛泻要方加减医案)痛泻要方病机,痛泻要方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2022-11-16 09:33:13  阅读 174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本文目录

【痛泻要方组成】

白术15g 炒白芍10g 陈皮8g 防风5g

快来看(痛泻要方加减医案)痛泻要方病机,痛泻要方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痛泻要方方歌】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痛泻要方方解】

痛泻之证,系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治宜补脾抑肝,祛湿止泻。方中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配伍少量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四药相合,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泻自止。

【痛泻要方主治】

脾虚肝郁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痛泻要方医案】

邢某,男,67 岁,2004年11月就诊。该患者有五更泄病史7年,症状时轻时重,曾服中西药多种。近日因情绪不佳症状加重,前来我处就诊。诊见每日凌晨4~5时出现腹中作痛,肠鸣泄泻,大便溏薄,每日大便3~5次。平素常感腰膝酸冷,恶寒,神疲乏力。观其舌质淡,苔薄,脉沉迟。中医诊断:五更泄,证属脾肾阳虚兼肝郁,治宜温肾止泄,泻肝补脾。处方:炒白术、补骨脂肉豆蔻各12g,炒白芍18g,五味子吴茱萸、炒陈皮各9g,黄芪12g,党参12g,肉桂6g,木瓜6g,防风、生姜各6g,大枣6枚,甘草9g,10剂水煎服。服药后每日大便2~3次,大便成形,精神好,腹不痛,前方去党参、肉桂、木瓜,加桂枝6g,再进10剂。疗程满,诸症全消。两个月后回访无复发。(摘自《光明中医》)

【医案分析】

五更泄病史7年.....平素常感腰膝酸冷,恶寒......舌质淡,苔薄,脉沉迟”,完全具有肾阳虚五更泻的辨证要点。这次,“因情绪不佳症状加重”,必是新增肝郁因素。“腹中作痛,肠鸣”,若是这次腹泻加重以后才有的,结合前面肝郁判断,及“神疲乏力”的气虚表现,判断为脾虚肝郁的痛泻证就毫无问题了。若是前面7年就这样,痛泻证只是怀疑。一般原则是先治新病,或者以新病为主,旧病为辅。新病如果不能完全肯定,也可以3剂药试探治疗,此处当然是用痛泻要方,再结合旧病五更泻的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作者用此二方,加黄芪、党参、甘草增健脾之力,加肉桂增强温肾助阳,加木瓜化湿和胃(并助白芍柔筋止腹痛),加姜、枣温暖脾胃、提振消化功能。10剂后大便成形,减少温补脾肾的党参、肉桂,腹不痛,故减木瓜。加了少量桂枝,不知何意。又10剂,7年旧病与近日新病均痊,效果应该说是很快的。看来,凡情绪因素导致腹泻,或使原有腹泻加重的,痛泻证的可能性极大。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痛泻要方的论述

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过去把它写成,从出处来讲,写成《景岳全书》里边的刘草窗方。因为《景岳全书》里写到它是个治痛泻的要方。那这个刘草窗是个什么人呢?一直也没有得到一个考证,没有找出这个人写的医书,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医生,他是江苏一带的,当时的文人、诗人,也爱好收集点方,像收集这个方,现在看来这个方,组成一样,《丹溪心法》上,但是张景岳后来知道了这个方,他就说刘草窗的方。所以过去出处写《景岳全书》刘草窗方。线再根据《方剂大辞典》这个考证,是《丹溪心法》上就开始有这个方。所以名字是后来取的。痛泻要方是《景岳全书》取的。

主治证候病机

土虚木乘之痛泻。

肝脾不和 肝旺 → 乘脾 → ↑ ↓ 脾虚 → 生湿 →

肝旺脾虚,我们刚才说逍遥散是肝郁脾虚,这是一种肝旺脾虚,也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从根本讲,还是肝脾不和。肝旺可以克伐脾胃,造成肝脾不和。脾虚可以不养肝,造成更加肝旺。肝旺可以克伐脾胃,加重脾虚。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津液,血不养肝,肝的阴阳失衡,肝就更旺。所以肝旺脾虚往往造成一个连带的医种恶性循环。肝旺乘脾反应在腹痛。脾虚不运化水湿,造成泄泻,所以土虚木乘这种痛和泻,痛则治肝,泻则治脾。肝脾同病产生腹痛泄泻。泻必腹痛,泻后有一段时间痛可以缓减,就可以减轻。所以主要特征是痛泻。它的病机是肝旺脾虚。这是肝脾不和的第二个类型。

调肝脾这一节有三个类型。

四逆散─肝脾气机郁滞,那是偏实证。 逍遥散─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血虚,应该说疏肝、健脾、养血全方。调补。

过去秦伯未说一般人认为疏肝是逍遥散基本作用,这是错的。逍遥散,对肝来讲,很重要还是调肝。疏肝、健脾、养血针对的肝郁、脾虚、血虚。而对肝来讲,体阴用阳,所以它的疏泄、藏血两方面,对逍遥散来讲,既有肝气不舒,又有肝血不足,又有血虚,所以它这个调肝,不是光疏肝。过去《谦斋医学讲稿》里非常强调这一点,强调对逍遥散的这个认识。 痛泻要方─肝旺脾虚。这个肝脾不和是虚实夹杂的。肝木之旺,腹痛体现实的方面,脾虚不运,才是泄泻,体现虚的方面。

功用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补脾增加脾运化功能,养肝是使肝不旺,这样祛湿止泻。

方解

痛泻要方是二类方。

君 臣 佐 佐使 白朮 白芍 陈皮 防风 健脾祛湿 和白朮相配调整肝脾功能 理气化湿 散肝疏脾

白朮芍药这个结构,也是一种调整肝脾功能,健脾燥湿基础上,柔肝调和肝脾,避免肝脾不和,肝木伐脾土。

这方里,特疏一点的就是防风。防风的运用,当然它散风,现在用防风散外风为主,实际上应该说,在宋以前,用防风治内证治得很多,我前面提到过,防风在张仲景时代用,《金匮要略》里用了五个地方,像桂枝芍药知母汤里边用,它都是用于闭证,闭证不等于表证,对吧?那就是说,风邪侵犯到骨节、经络这些方面。在薯蓣丸,鳖甲煎丸哩,张仲景用防风,都是治内证为主。所以到后来,羌、防,到宋,从唐开始有用于外风,宋以后用得多了,所以它也就到解表药当中去了。我相信如果在仲景时代,有个中药学,按分类的话,防风不会分到那个里头去。它实际上外证、内证都能治。说它散肝疏脾,它疏风的概念,风药疏风的概念,不但有散表,还能够有疏肝的作用。风气通于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风气通于肝,有疏肝的作用。肝气条达了,帮助脾胃运化,它又能除湿,既能散表湿,又能燥内湿,防风说散肝疏脾,疏脾就是指恢复脾胃的功能。脾恶湿,最怕湿。疏脾,脾气升展了,运化水湿功能能够恢复。所以说防风是散肝疏脾。在痛泻要方里,散肝我就体会是个疏肝,主要还是疏肝,这样经常我们用芥穗这些,也就是疏肝作用。疏脾是个燥湿,风药胜湿,所以在这哩,防风既能增加白朮的燥湿作用,又能和芍药相配,疏肝,调肝,这是防风在痛泻要方里的使用。是一种比较特殊一点的用法。当然,泻黄散里边,这种祛湿和这个是类似的。所以在方义分析当中,特别注意防风的使用特点。

辨证要点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左弦而右缓。

辨证要点是痛和泻。脉左弦而右缓指的是左肝右脾,肝脾不和,肝旺脾虚的意思。

随证加减

久泻加炒升麻,苔黄腻加黄连木香

加炒升麻是人们常加的,升脾的清阳,以助止泻。如果脾湿郁而化热,那当然可以加黄连燥湿,因为泄泻。木香有理气止痛作用,行气止痛。如果腹痛较重,可以行气止痛。

刚才讨论到痛泻要方,痛泻要方从它药物组成,和它的主治证候特点来看,痛泻在临床运用上,反映出痛这个特征,很明显,因为泻有很多类型,我们后面的方逐渐涉及到泄泻的类型多了,这种肝旺脾虚泄泻呢,它的主治证候描述中间,历代医家,从《丹溪心法》,它是出现了组成,到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他把这方具体的功用固定下来。他当然也没有命名,他写的"治痛泻要方"。这四个药,治痛泻要方。《医方集解》里就把它,名字就叫痛泻要方,是这样的。所以过去出处都写的《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张景岳也没说是他的方,他当然也没有说是《丹溪心法》就有这个方,他说刘草窗方,刘草窗这个人,姓刘,草窗不是名,他是隐居的,是个文人,一个诗人,喜欢在门窗上挂很多植物。他收集了一些方,别人要打听药方呢,引路的人都告诉,就那草窗先生那个地方。草窗那个地方。后来喊惯了,就叫刘草窗。

功用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方解

君 白朮 健脾燥湿 臣 白芍 化湿 佐 陈皮 柔肝,缓急止痛 佐使 防风 散肝疏脾

但用这个药来讲,肝旺脾虚,疼痛是引用这个方当中,历来都是治腹泻、腹痛,泄泻。泻必腹痛。说明肝旺以后,肝脾不和,肝木克伐脾土,引起腹痛是主症之一。这卸泻主要是湿盛,湿盛则泄,脾不运湿,所以这里面有白朮、陈皮这一类。白朮健脾,用来燥湿,陈皮可以化湿,用芍药柔肝,缓急止痛。所以肝旺针对用芍药柔肝这一点,也是它的特点。柔肝,缓急止痛。痛泄。对于这个主治,二版教材,是泻必腹痛,泻后痛减,那是用的“减”。我记得我们读书的时候,是这样描述的。后来五版教材泻后痛不减。但以后又调整了,中专教材我没有看过,我听说中专教材是把泻后痛减不减回避了。光是泻比腹痛,当然这也是个处理方法。

在临床上,这类病人,往往一痛就要泻,泻了由于脾不运湿和湿的积滞,能够也个排出机会,一般疼痛会减少,会缓解一些。然后又加上逐渐的水湿积累,胃肠道总会有一定的待排出的积滞,这一形成过程,本来正常情况下,肝的疏泄要帮助脾胃运化,肝旺情况下疏泄太过,这种疏泄一作用,它就会造成肝脾不和的腹泻,要泄泻。这个道理有点和后面的固涩剂,我们要讲那个,当然角度不同,可以类似来考虑了。固涩剂那个五更泻的特点,为什么五更呀?那本来是阴寒内盛,最盛,按道理讲,应该是半夜了。夜半子时以后,这段时间,但是真正阴寒最盛的时候是五更前后,你要说阳气最盛,应该是午时,正中午前后这个时候,实际上一般往后一点,在北半球,应该是在三点左右,你最黑的时候也是这样,白天到黑暗,最黑的时候,照道理,应该是半夜最黑,不是的。黎明前最黑。它都有这种,自然界有这种总的规律。但是你到了这个阴寒内盛,那正是一种阳气开始萌动的时候,阳气,少阳升发之气,所以到五更的时候,阴寒内盛,加上这种少阳升发之气萌动,萌动就造成五更会有一些腹痛泄泻。而且少阳萌动,疏泄开始,他这样就泄泻了。

光是阴寒内盛,寒性收引,他不一定会泄泻,所以五更泄泻的机制跟肝肾都有关。因此像四神丸里要配点吴茱萸,你否则很难理解那个吴茱萸。光是像那个四神丸里面的肉豆蔻,涩脾,温脾,补骨脂这类对肾,吴茱萸它涉及到一个温肝、疏肝,适应五更的少阳萌动。在这个方里,也是胃肠的积滞,本来脾虚,水湿积滞形成了肝旺,这个疏泄太过会造成肝脾不和。腹痛,同时发生泄泻。

至于泻以后痛减不减,那我们还是以临床为标准,我觉得我自己体会临床的病人,既使腹痛,泻后会缓和一些,会减一些。积滞得去,当时会舒缓一点。

但和其它水湿泄泻的区别,就是特征在腹痛。因此和其它治湿的方,区别在于这里突出了芍药。突出了芍药。它体现出一种健脾柔肝相结合,来治疗这种泄泻。这个方的特点是这样。也就是后世容易把芍药、白朮这个结构,就形成健脾柔肝一种基本组合。也可以这种组合,甚至于整个痛泻要方做为一种组合,放在很多治泻的方子里。哪怕是脾虚为主的,包括像参苓白朮散一类脾虚为主的方。泄泻有一些痛,甚至没有痛,考虑到脾虚,反过来容易引起肝旺,也可以把它做为基本组合配在里面,使肝脾同治。而这临床最后实际上还是治脾。脾湿泄泻为主要特点的。

就防风这个药来讲,它这个散肝带有疏肝的意思。疏脾有祛湿的意思,防风本身带芳香,有化湿作用。同时风药胜湿,风药可以除湿。其道理和泻黄散里用这个类似的。是这方里配伍的一个特点。

运用 辨证要点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左弦而右缓。

随证加减

久泻加炒升麻,苔黄腻加黄连、木香。

但升麻是常用来升阳止泻。这个防风也有升阳作用。区别,能够疏肝。能够除湿。这个作用机理和升麻不同。所以升麻相当于止泻,往往跟葛根相配,相组合,这类较多。

相关文章:

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初探

痛泻要方方歌与功用主治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208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