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某,男,55岁,干部。既往病史:于1971年4月起,腹冷痛,胀满,痛即欲便,便后稍减,一昼夜痛泻四五次至十余次,或稀或溏,直至空腹后稍适。自觉腰冷如冰,虽热敷而不温,拔火罐病可暂缓。经大便常规、钡餐X线摄片和乙状结肠镜检,除见回盲部及乙状结肠充血外,余无特殊发现。拟诊过敏性肠炎等,先后两次住院,经中西药治疗,效不佳,且觉小腿无力和隐痛,辗转前来就诊。
自诉原在部队工作,长期露宿等,后每遇阴冷雨雪时,便有腹痛、便急、食滞之候,经对症治疗即消失。1959年调至西藏工作,8个月后,腹痛、便溏复发并伴失眠,检查无特殊发现,数次住院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后自练气功获效,直到此次旧病又发。
初诊:1973年3月10日。少腹冷痛,喜热饮,怯冷食,舌苔白、质胖,脉沉细弦,余症全如上述。参考病史,显系阴寒内盛,中土寒凝,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所致。宜以温肾暖脾为主,拟用附子理中汤加味。
盐附子(先煎)25g 肉豆蔻10g 干姜片12g 潞党参25g 生白术20g 茯苓皮30g 炒白芍12g 广木香10g 炙甘草12g
二诊:3月23日。上方服4剂后,诸症明显好转,痛泻减少,但小腹凉痛仍较甚。此中土虽得温煦而下焦积寒未去,拟辛热大剂以温肝肾之阴寒,稍加大黄、枳实、厚朴以推动肠间寒积。
盐附子(先煎)30g 干姜片20g 上肉桂10g 法夏25g 川厚朴10g 炒枳实10g 北细辛6.5g 广木香10g 盐小茴香12g 焦白术20g 炒白芍10g 吴茱萸10g 生大黄(另煎片刻,冲服)10g
三诊:3月27日。服2剂后腹痛转急,腹泻次数亦增,腹中又冷胀不适。去大黄,又进2剂,痛泻减。本例虽为虚中夹实,但其实邪乃无形之寒气,非有形之积滞,可知仍宜以温经散寒为主,佐以培土扶阳,建立中气。
黄芪30g 附片(先煎)30g 桂枝20g 白芍20g 生姜10g 大枣3枚 炙甘草10g 小茴香10g 吴茱萸10g 丁香10g 良姜12g 饴糖(兑服)30g
四诊:4月1日。服4剂后,腹中痛、胀、发凉之感显著减轻,惟少腹左侧隐痛拒按。此厥阴寒凝初开之象,宜专师劲旅,温开肝经沉寒痼冷,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化裁。
当归10g 桂枝20g 附片(先煎)30g 赤芍10g 细辛6.5g 吴茱萸10g 小茴香10g 广木香6.5g 桃仁10g 木通10g 甘草6.5g 生姜10g 大枣6枚
冲服半硫丸。
服半硫丸2日,自觉不适,停用。服4剂后,少腹隐痛拒按消失,但仍腹冷、便溏不解,仍本上方加减,入理气活血之品。
当归16g 桂枝20g 白芍10g 附片(先煎)30g 白术10g 细辛10g 吴茱萸10g 小茴香10g 广木香10g 桃仁16g 木通10g 炙甘草6.5g 生姜6.5g 茯苓10g 太子参30g 高丽参25g 丁香10g 台乌药10g 橘核10g
以台乌药、橘核、小茴香、木香暖肝理气;当归、桂枝、桃仁通络逐瘀;重用人参补虚安中。其余大队温药,皆为温散厥阴寒凝而设。
服4剂后诸症悉减,腹痛消失,大便渐趋正常,舌脉亦平。但腹中略有凉感。乃改汤为丸,每服10g,早晚各服一次,调理两月而安,未再复发。
按:本病乃寒积三阴,虚中夹实之患。病位在少腹,病情主要为冷痛。故附子理中汤服后仅初见成效,是脾肾之阳虽温,但厥阴之寒凝未开。《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说明着眼点全在内有久寒。患者早年坐卧山洞,饮冷吞雪,以致寒邪稽留三阴。当其少壮,气血充实,正能胜邪,不致发病。中年以后,气血渐衰,复处高寒之域,外寒引动内寒而发病。且几经发作而转重,其时可谓久矣;病在足厥阴肝经脉所过之少腹,其位可云深矣。肝肾同居下焦,脾胃大肠一气相通,用附子理中汤法温其脾肾,厥阴肝经沉寒痼冷之证始趋明显,故终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温肝散寒、养血通脉以收功。用半硫丸及大黄不应者,以阴寒凝滞非有形之邪结踞大肠,病在厥阴肝经,故通其腑气无益。于此更悟《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之论,在临床上确有其指导意义。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