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女,38岁,成都中医学院职工。初诊:1983年5月26日。
5日前受凉感冒,恶寒发热未解,复感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白色黏痰壅塞喉间,咯吐不利,延及两侧及颈后疼痛,渐次颈项拘急,不能俯仰顾盼,痰不能出,口噤不张,头昏胀,全身酸痛,发热无汗(体温37.6℃),脘闷胸痞,连日来仅进流汁少许,大便溏少,小便黄少,口干不能多饮。西医会诊为急性咽喉炎,并枕大神经炎。用青链霉素、地塞米松及封闭治疗等,未见好转。舌质红、苔白滑多涎,脉浮紧。
患者肺脾素虚,肌表不固,内多痰湿。今风寒束表,肺气失宣,阴液化为痰浊,阻滞喉间,加之寒邪郁里,化热伤津,经脉失养,故属恶寒发热、项背拘急、口噤不张之刚痉。用葛根汤合半夏厚朴汤加生石膏。
麻黄3g 粉葛24g 桂枝6g 白芍10g 生石膏(先煎)15g 生姜10g 大枣10g 苏梗10g 法夏10g 厚朴6g 茯苓10g 甘草3g
复诊:5月30日。首剂服后入睡,全身得微汗,顿觉轻快,项强、咽痛减轻,痰涎大减。连服3剂,头颈活动自如,口开合如常,头身疼痛解除,惟背脊尚感不适;气短,口干,脘胀食少,便溏;舌苔薄白少津,脉缓和。刚痉之势已缓,继续疏理肌表、和中生津。
葛根24g 桂枝10g 白芍10g 花粉10g 藿香6g 神曲10g 黄芩10g 大枣15g 生姜10g 甘草3g
服2剂后,病愈。
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说:“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用葛根汤表散外邪,生津解痉是为正治。加之寒邪化热伤津,煎液成痰,而致口噤喉痹,故加生石膏清热生津,合半夏厚朴汤化痰行气,俟汗出痉解,喉痹得通,乃用桂枝汤加葛根、花粉、黄芩及和胃之品而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