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败毒散方歌与功效主治)败毒散的组成方歌,败毒散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

2022-11-16 16:19:53  阅读 157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本文目录

败毒散方歌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败毒散组成

柴胡9g 前胡9g 川芎9g 枳壳9g 羌活9g 独活9g 茯苓9g 桔梗9g 生晒参3g(泡)甘草3g 生姜2片 薄荷3g(后下)

败毒散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败毒散医案

【病案】患儿4岁,发热4天,伴有头项强痛,鼻塞流涕,喷嚏时作,咳嗽痰白,肢体酸痛,曾呕吐数次,胃纳减少,大便稀软。患儿平素易出汗,且经常患感冒。查:舌尖稍红,苔薄白,咽红,脉浮数重取无力。体温38℃。辨证:感冒(体虚外感,偏于风寒)。治当益气解表,宣肺散寒,处方:柴胡6g,前胡6g,川芎6g,羌活4.5g,枳壳4.5g,茯苓9g,桔梗6g,薄荷4.5g,人参2g,双花12g,连翘6g,荆芥6g,甘草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用3剂。二诊:服药后热退,头痛身痛等症俱瘥,但仍时有咳嗽,出汗较多。处方:人参2g,枳壳4.5g,茯苓9g,浮小麦9g,桔梗6g,前胡6g,陈皮6g,双花12g,连翘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用3剂。三诊:诸症皆愈。嘱家长多带小儿在户外活动,注意平素增减衣被宜适度。

(摘自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资料)

【分析】患儿感冒是无疑了,无须赘述,关键是何型。“平素易出汗,且经常患感冒”,又脉“重取无力”,素有气虚是肯定的。这次反未见汗,染风寒后寒邪收引腠理所致。“舌尖稍红,苔薄白……脉浮数”,初步判断是风寒部分入里化热,但里热还很少(因“痰白”、“苔薄白”)。若本次有汗,只是漏写或漏问了,那“舌尖稍红,苔薄白……脉浮数”就高度怀疑是风热感冒了。“头项强痛,鼻塞流涕,喷嚏时作,咳嗽……肢体酸痛,曾呕吐数次,胃纳减少,大便稀软”则是除燥邪感冒以外其他各型感冒都可能见到的。其中“曾呕吐数次,胃纳减少,大便稀软”类似西医概念中的胃肠型感冒,中医认为与肺经“还循胃口”、肺与大肠相表里等有关。综合看,本案为风寒稍化热兼有气虚之外感证。

治疗思路大致是,疏散风寒为第一,益气扶正次之(若正气内馁,药难奏功。此时益气辅之,无闭门留寇之嫌)。解头痛、通脉、止呕、化痰止咳更次之,不用或可,用之更佳[对应“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呕吐数次”、“咳嗽痰白”等症,分别可考虑羌活(太阳经头痛),桂枝

,生姜,前胡等]。方用败毒散加减最宜,各方面所需的药物正好都有。

作者用败毒散,发散药物中柴胡、前胡、薄荷、银花

、连翘均为辛凉发表药,仅较平和的羌活、荆芥为辛温发表药,总体上药性偏凉,可能是考虑表证已部分化热了。全方药量对4岁小儿而言稍稍偏大,发散药物较多,表邪各症状解除很快,效果很好,但也带来了“出汗较多”的副作用,气虚之人发散时更易如此。表证基本已尽,可益气固表止汗为主,兼除余邪及止咳。作者以人参、浮小麦益卫固表,保留银、翘、前胡散邪,保留桔、前、枳、苓并加陈皮以止咳化痰,病情痊愈。

若按成人论,后当扶正调理,以治其平素出汗和易感冒。但4岁小儿,其他方面尚可,尚属“纯阳之体”,只要加强“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自我康健亦大有望。“注意平素增减衣被宜适度”,可以减少感冒发生的机会和吃药的次数,对小儿的长远发育是很有好处的。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败毒散的论述

败毒散主治

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

主证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 气虚:舌淡苔白,脉浮按之无力。(多用于小儿、老人、病后,产后)

败毒散是一类方。现代一般统一它出处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点近一两年来出的方剂书,根据《方剂大辞典》考订的,以这个时间为标准了。过去《小儿药证直诀》都写的这个方名,它主要治疗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做为历来学这个方的第一个疑问,特别有很多人自学,过去像自学考试,刚一看这个主治很难反映出气虚在哪里?顶多就脉按之无力,浮脉主表证,按起来没有力。其它方面看不出有明显的气虚表现。

它的外感风寒湿邪,是这个方主治里的主体部分,主要部分。所以恶寒发热(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无汗,这组基本上是典型的外感风寒挟湿,而且属于表实证的表现。这种还是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证的基础加上挟湿,那就类似于九味羌活汤证的外感部份,外感风寒湿邪部份。

除此之外,从体质因素讲,这类病人多少会有一些,有一定的正气不足,但是一般来说,没有典型气虚证,没有那些基础的气虚证,鼻塞声重这一类的,外感挟湿可以形成,咳嗽有痰往往是表湿引动内湿,也可以发生。胸膈痞满是因为肺气不宣,咳嗽有痰,痰可能阻滞气机不同程度,产生这个胸膈痞满,这都不属于主证。主证仍然是外感风寒湿邪为主的。它的气虚的反映呢,主要这个方运用,多用于小儿老人病后,产后,这类外感风寒湿邪。就是从体质因素上,久病之后的一种体质因素,或者老人小儿,老人们多容易气虚,功能衰退,小儿属于元气未充,脏腑娇嫩,所以用发散药的同时,要兼顾,顾护正气,而且正气驱邪力量不足。

所以从主治证候分析,第一个,就是说疑点,这气虚反应在哪里?气虚很多反应在体质因素上。证候表现上不明显。这就和后面的参苏饮区分开。参苏饮是它有基础的气虚表现,正是由于基础的气虚表现,所以它气虚为脾肺气虚,脾气虚了以后运化障碍,运化乏力,水谷不能运化为气血津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他就可以痰多,病理产物多,这个仅仅是咳嗽有痰,这里病理产物不强调了。...体质因素反应出来的气虚特点,以及一定的脾不运湿的问题。

病机以外感风寒湿邪为主,所以全方散寒祛湿是方中主体部份。散寒祛湿,发散风寒湿,这和九味羌活汤类似。只能说类似。因为不管体质因素也好,后来这些也可以用于一定气虚的人,由于他一定的正气不足,所以有一定的病理产物产生,配合益气,总体治法叫益气解表。但侧重在发散风寒湿邪。

方剂组成

君 臣 佐1 佐2 佐3 佐,使 羌活 独活 川芎 柴胡 桔梗 枳壳 前胡 茯苓 人参 甘草 生姜 薄荷

这方从方剂组成来看,也有很多带有创造性的,君药是羌活,独活同用的。羌独活同用体现了祛除一身风寒湿邪,而且增强止痛力量,协同了。这也是运用历史上的一种进步了。你看在唐朝的时候,独活用得很多,因为那个时候用药的名称羌独活,唐以前不分。川芎和柴胡,这两味药是和这个九味羌活一类不同的,他这里使用柴胡,有一点正气不足,需要发散,很多用柴胡,它透的半表,正由于正气不足,邪容易入里,前面柴胡解肌,柴胡、葛根,少阳阳明也是病邪入里化热过程当中,进入越过经过了体表,经过太阳。在这里用柴胡也是考虑到反正有点正气不足,散的时候,柴胡可以,不是作用于最浅表,而是使半表之邪外散了。川芎可以增强止痛作用。又有活血的意义。所以治风,和活血的相结合,也是后世在祛风药治痹痛方中常用的方法。体现治风先治血,散风药和活血药同用,加上川芎本身就能够止痛散邪,正是由于柴胡川芎的运用,对后来这个方,主要就在后世,用于逆流挽舟法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的。这两个药意义是很大的。同样去发散风寒湿邪,那怎么不用九味羌活汤呢?这也发散风寒湿邪,是考虑了人体正气可能有所不足情况下,体内病理产物的产生,这方面考虑的多。

到后面参苏饮,都是考虑这些因素。参苏饮体现的也是很清楚,两个方有很多药是共同的。很多基本组合都是那时候形成的。从宋代形成这个以后,可以说后世对这一组合(配伍)都比较公认了。

川芎、柴胡配在解表止痛这类方剂里,它的意义既能使发散的层次深一些,又能治风和调血相结合。

佐药这里有三组,第一组,桔梗枳壳,就这个时代开始用,后世用的很多,桔梗开宣,枳壳降气,一结合呢,一升一降,它可以畅通从胸部到脘腹气机,往往用桔梗枳壳这个结构,多数是在胸脘,胸脘,气机阻滞,它一升一降,畅通气机。不管是津液凝聚成痰,需要化痰,不管是血液瘀滞,需要化瘀,都可以用桔梗枳壳,后面配伍其他方里可以碰到多次。

前胡茯苓也是常用的一种组合,前胡茯苓,不管这个方,参苏饮,以后杏苏散,到清代,时代隔得很久,大家都有个配伍习惯,一个共性,前胡也一点发散作用,辛散,而前胡有降气作用,降气化痰,止咳嗽,和茯苓相配,茯苓健脾渗湿,治生痰之源,考虑咳嗽有痰,脾虚,脾胃可以失运,有一定气虚程度。

第三组佐药是人参,是全方分义分析的一个重点,人参在这个方里,当然这个方的认识也是逐步的,原来就有个方摆在那里,包括《小儿药证直诀》《和剂局方》,历代这个方用得很多,而且基本结构逐渐被人们公认,在分析这个方的基础上,一直到清代初期,相当于康熙前后,喻昌对这人参的用法在其中,跟助正祛邪和补益元气区分开来,因为这个方里,我们讲补法时提过,补法有补虚(补元气),补法可以用来助正祛邪,这个提出来,它和“有外邪不用补法”并不矛盾,所以喻昌强调用人参三五七分,助正气鼓邪外出,不是在于补益元气。历来对这个方里的人参的具体作用,有很多讨论,我们教材归纳,认为它可以助正气鼓邪外出,同时防御外邪,防止重感。但历来讨论很多,因为这类人有气虚体质特点,容易重感。也有的说人参能益气,益阴,住正气可以治汗源,能够益阴,使发散用的汗出有源。讨论很多,现在把它局限于两个方面。很重要体现人参量少,喻嘉言说予人参三五七分,助正气鼓邪外出。全非为了补益元气,或大补元气这个意思。

上次课讲到败毒散的方义分析。讲到人参在方剂里的配伍意义。这方中除了反应一些基本结构之外,人参的配伍意义是方义分析的重点。佐使药呢,甘草是个助人参益气,同时调和药性的。生姜、薄荷也是历来的解表方里常用的基本结构,有的把它看成药引子。因为在这类方里用量比较小,用来疏散表邪。用薄荷这类偏寒的药物,可以制约避免辛温发散太过。从这个方类的结构来看,它实际上气血津液兼顾的。

羌活 独活 川芎 柴胡 桔梗 枳壳 前胡 茯苓 人参 甘草 生姜 薄荷 君 臣 佐1 佐2 佐3 佐、使

它在解表的同时,调整内在的气血津液,这药物并不少,所以由于这个基础,后世把它用于痢疾初起有表证,这用得人很多,从明代就有一些人这样使用,一直到晚清,清代后期像吴鞠通这些医家,很称赞它,说是用这个方治疗痢疾,屡验屡效,百发百中,提得很高,《时病论》作者雷少逸也是善用这个方,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的。喻嘉言(喻昌)就把这个方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起了个名,叫逆流挽舟法,那这个逆流挽舟法后来大家也公认了这个名称,也就成为这个方治疗痢疾的一个专门所指。所以这个逆流挽舟法后来就没有用在其它的治疗上,就专门治这个。所以一说逆流挽舟法就是指的用败毒散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那它的道理在哪里呢?喻嘉言利用这个宋代的方来治疗,从他讲外邪陷里成为痢疾,通过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愈。他认为这个痢疾是由外邪,人体也一点气虚,正虚外邪内陷,和那积滞相合,形成这种痢疾,表证还在。这是一种解释方法。从现在看,很多临床上,就是说有表证也有痢疾,这种感染,胃肠道感染,所以又有寒热表证,又有里急后重,腹痛,一定得有脓血。他比喻就相当于长江三峡那过去拉纤的,如果顺流而下用不到拉纤的,逆流挽舟是比喻那个拉纤的,都逆流向上,你既然是从表邪内陷形成的,通过发散,整个是散风、寒、湿,通过发散,使得内陷之邪返表而出,这是个比喻。如果内陷之邪单用发散都能返表而出的话,光靠这个行不行呢?关键这里还是有调畅气血津液的作用。所以这个方,为什么能逆流挽舟体现这个治法,能够治疗痢疾初起呢?那由于它有一组治内之药,调整气血津液的。

实际上,从宋金时代治疗痢疾很强调调气和血。调气和血往往针对很具体的病机,仲景时代治疗痢疾,考虑湿热为主,热毒为主。仲景汉代,汉到晋,一直到南北朝,唐这个时期,治痢疾基本上是热毒深入血分,或者湿热积滞,这类居多。所以像最早产生于晋代黄连解毒汤,也可以清热燥湿,用于痢疾。仲景时代的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也用来治治疗热毒痢疾,或者就是热痢。像葛根芩连汤,还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但是痢疾引起的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因为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是痢疾的共同特点,不管你是湿热痢或疫毒痢,甚至于寒湿痢,都会不同程度的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就便脓血来说,也往往反映出赤白的多少,病机的不同,但这类形成以后,体内的气滞血瘀、气血失调,湿当然涉及到津液的转输,这个方面是它从病因再形成症状发生中间的病机过程,针对这种病理过程,刘河间提出来: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是在痢疾治疗上的一个创举,相应的总结的芍药汤,在清热剂里要讨论。

这里既然涉及到痢疾,那我们看他的组成里边,川芎有活血作用,活血调血,柴胡、枳壳,一升一降,结合了桔梗,畅通气机,所以畅通气机,同时像枳壳这类,没有枳实下气导滞那么突出,也有导滞排出病理产物的作用,用茯苓前胡这一类,调整津液,健脾运化津液,所以它是气血津液兼顾的,一定程度上调整人体气血津液,痢疾初起有表证,羌活独活这类的透邪,川芎柴胡本身也能透邪,所以它实际上是个表里同治的方,所以后世,从宋以后的明清,很多用这个方治疗痢疾。开始都发现它,治痢疾一定要把握是痢疾初起,整体化热,热相不重,这种阶段,那觉得这个挺好。然后这个实践经验有了,要把它一个解释方法上升到理论,而并没有用它治内的调畅气血津液这个方法,这种理论,而是喻嘉言总结了个逆流挽舟法,大家觉得这个比喻也挺合适,于是大家都这么说了,也是做为一种说理工具。我觉得本身这里对气血津液的调畅,一升一降,畅通整体气机,有能够活血除湿,针对一些痢疾发生过程当中,不管你感受的湿热病邪、寒湿病邪,或热毒病邪,在初起热像不明显时,体内气血津液出现壅滞了,兼有表证,用这个方能改善,这是逆流挽舟法用药的一个本质特点,并不在于实际的外邪内陷,用解表法来把痢疾直接透掉。透邪的方很多,为什么就用这个呢?这个方确实有一组治内的药,又能调和气血。当然现代用于痢疾初起有表证可不可以?可以,但是当中加强调气和血,又要适当结合现代治痢治本,清热燥湿这一类。这是在运用方面,逆流挽舟法。

人参的配伍意义,主要归纳这两个方面:

助正气鼓邪外出,且可防邪复入。 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整个配伍特点,结合了人参,但实际上人参不是用来大补元气,补不滞邪,散不伤正,邪正兼顾的,所以成为了益气解表常用的一个代表方剂。

运用

(败毒散)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肢体酸楚疼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

它实际上就是外感风寒湿邪,而且属于表实证,加上体质因素,反映在症状少,主要是脉像。

(败毒散)使用注意

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不可使用。

这个方说明一下,由于在《小儿药证直诀》里写到败毒散,写了一名人参败毒散,所以它又有个名叫人参败毒散,过去也造成了很多书,写败毒散后面加减还有败毒散加人参,即人参败毒散,这就错了,败毒散本身就叫人参败毒散。

随证加减 正气不虚,表邪较重:去人参,加荆防。 气虚较重:重用人参,加黄耆。 湿邪较甚,酸痛重:加灵仙、桑枝秦艽防己。 咳嗽较甚:加杏仁白前。 痢疾初起:加白芍木香

围绕着邪的问题,正虚的问题,以及外感风寒是挟湿的,这些特点来展开。外感风寒湿邪较重,现在我们常用荆防败毒散,那是去人参的。气虚明显,光那点人参不够,人参加重,再加黄耆,这也是明显增强益气作用。当然这类方,如果不是风寒挟湿,单是风寒,气虚明显,后面参苏饮是常常首选的。湿邪较重,风寒是挟湿较重,它往往反映在酸楚疼痛比较突出,这要加一些祛风除湿的,祛风除湿可以治痹痛,这类药。咳嗽有痰,如果湿聚成痰,痰量较多,增加化痰的药。咳嗽较严重,增加宣降肺气的药。痢疾初起的时候,调气和血止痛,还应该加重,芍药可以缓急止痛,木香增加行气止痛力量。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组成

败毒散去参、姜、薄,再加荆、防。

常用的附方,现代用的较多的是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原来这个方是用于疮疡初起,疮疡初起,整体和局部有这种寒热表证,有发冷发热,所以用这个方去掉人参,主要去人参,生姜薄荷加上荆芥防风,里边就有调整气血津液、疏通气血津液,可以起到散结作用。

功效

发汗解表,消疮止痛。

主治

疮疡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为什么说疮疡初起呢?初起都有病邪引起的气血津液运行障碍,有失去疏通这种特点,而用这个方,一般来说,热毒之像不明显,热毒明显去人参,可以银花、连翘结合起来,银翘败毒,那就结合清热解毒了。要看疮疡局部开始红肿热痛的程度,当然用荆防败毒散为基础,要有一定寒热表证。有的人认为整体的恶寒发热,疮疡往往是局部,局部有发热发冷,这个方也能用。这是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原书里它的一个主治,现代大多数在临床观察的话,这荆防败毒散用于这个羌防剂,常用的这个,用于正气不虚的外感风寒湿邪,这个感冒,风寒湿感冒这个方用得很多,频率很高,去人参加荆防。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222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