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桂枝倍芍加大黄汤)黄煌桂枝加芍药汤,黄元御桂枝汤临床应用与体会,

2022-11-16 21:16:07  阅读 177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桂枝汤原是仲景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方,因其能调和营卫,解肌表之邪,其辨证加减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且疗效明显。《

桂枝汤原是仲景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方,因其能调和营卫,解肌表之邪,其辨证加减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且疗效明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本方及其加减方反复出现,其变方之多是其他方无法比拟的,故被历代医家广为推崇。清代医家黄元御对其应用更颇具特色,笔者临证多以黄氏桂枝汤组方思路治疗内伤杂病,屡试屡验。兹就临床应用与体会介绍如下,冀以扩展桂枝汤临证运用思路。

  1 关于黄氏桂枝汤系列方

1.1 来源

黄氏桂枝汤既有源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方,如桂枝加桂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瓜蒌桂枝汤、桂枝茯苓汤等,也有根据仲景桂枝汤化裁而成者,如桂枝苓胶汤、姜苓桂枝汤等。

1.2 分类

黄氏桂枝汤系列方大致可分为桂枝汤的加方及桂枝汤的变方两类。桂枝汤的加方有桂枝加桂汤、瓜蒌桂枝汤、桂枝瓜蒌首乌汤、桂枝苓胶汤、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等;其余大部分为桂枝汤的变方,如乌肝汤、玉池汤、归地芍药汤、宁波汤、苓桂半夏汤、苓桂柴胡汤、金鼎汤、茯苓石脂汤、姜苓桂枝汤、姜桂苓砂汤、桂枝人参黄芪汤、桂枝丹皮紫苏汤、桂枝丹皮地黄汤、桂枝丹皮桃仁汤、桂枝地黄汤、桂枝地黄阿胶汤、桂枝苁蓉汤、桂枝苓泽汤、桂枝姜附阿胶汤等。

1.3 功用

1.3.1 调和营卫 调和营卫是桂枝汤主要功能之一。黄氏对营卫理论有所创新,常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功能治疗太阳中风以外诸病,其代表方出现在《四圣心源·痈疽根原》。黄氏认为,“痈者,营卫之壅于外也,疽者,气血之阻于内也”,又“痈成为热,而根原于外寒,故痈疽初起,当温经而散寒,行营而宣卫”。故黄氏以桂枝丹皮紫苏汤(桂枝、白芍甘草、牡丹皮、紫苏叶生姜)主治痈疽初起属热证者,以桂枝人参黄芪汤(人参、炙黄芪、桂枝、炙甘草、当归、白芍、茯苓、牡丹皮)主治脓泄热退、营卫双虚之痈疽。

1.3.2 解肌肉痉挛 痉证是桂枝汤加味方的方证中出现较频繁的症状之一,该类病证以肌肉收缩痉挛、屈伸不利为特征。桂枝汤方证本无肌肉痉挛症,但因方中桂枝能温经通络,白芍配甘草能养血滋阴、舒筋缓急,故黄氏加入生津舒筋活络之品后,可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多种肌肉痉挛症。如瓜蒌桂枝汤、桂枝瓜蒌首乌汤(桂枝、白芍、瓜蒌根、何首乌、生姜、大枣、甘草),主治风伤卫气、发热汗出的痉病。

1.3.3 通经络止痹痛 身疼痛、四肢酸痛、腰痛等肢体痹痛症是桂枝汤加味方的方证中一类出现较多的病症。临床上引起肢体痹痛原因很多,既有邪阻经络、不通而痛的实证,也有气血营卫不足、经脉失养而痛的虚证。《四圣心源·历节根原》云:“历节者,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也。”又“肉主于脾,骨属于肾,筋司于肝,湿淫则肉伤,寒淫则骨伤,风淫则筋伤。筋骨疼痛而肌肉臃肿者,风寒湿之邪,合伤于足三阴之经也。”黄氏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之。对于腰痛,黄氏认为其病机乃水寒而木郁,方用桂枝姜附阿胶汤(茯苓、桂枝、甘草、干姜附子、阿胶)治之。

1.4 运用

1.4.1 治疗腹痛证 桂枝汤证并无腹痛一症,但方中白芍、甘草为养血敛阴、缓急止痛要药;桂枝、生姜能温阳散寒止痛,故能广泛用于治疗虚性或虚实夹杂的腹痛。《四圣心源》治疗此类病证的桂枝汤加减方甚多,如姜苓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茯苓、干姜)主治肝脾下陷、病在少腹的腹痛;归地芍药汤(当归、地黄、甘草、桂枝、茯苓、何首乌、白芍)治疗经后腹痛;桂枝地黄阿胶汤(甘草、地黄、阿胶、当归、桂枝、白芍、茯苓、牡丹皮)主治妊娠下血腹痛;桂枝丹皮地黄汤(桂枝、白芍、甘草、牡丹皮、地黄、当归)主治脾虚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减,渴欲饮水的产后腹痛;另有加吴茱萸、乌头等温中散寒止痛的加味方,如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主要用于阴寒偏盛的瘕疝腹痛。

1.4.2 治疗精微不固证 遗精、泄利等证是桂枝汤加味方中出现较多的又一类病症。从加味药物看,主要有补气健脾之白术、人参,收敛固涩之龙骨牡蛎,收敛营阴的白芍,温阳固脱之附子等。方用玉池汤(甘草、茯苓、桂枝、白芍、龙骨、牡蛎、附子)治疗遗精。黄氏认为:“遗精之证,肾寒脾湿,木郁风动,甘草、茯苓培土泻湿,桂枝、芍药,疏木清风,附子、砂仁,暖水行郁,龙骨、牡蛎藏精敛神。水土暖燥,木气升达,风静郁消,遗泄自止。”对于泄利,黄氏认为:“泄利缘胃肠寒滑,法以仲景理中为主,而加茯苓燥土,肉蔻敛肠,桂枝疏木,泄利自止。”方用苓蔻人参汤。

1.4.3 治疗奔豚证 奔豚证是桂枝汤加味方治疗中较具特色的一类病证。关于奔豚的病机,黄氏认为:“奔豚者,肾肝之阴气聚而不散者也。水寒木枯,郁而生风,摇撼不已,则心下悸动。悸见脐下,则根本动摇,奔豚发矣。”治疗上,黄氏仍用《伤寒论》桂枝加桂汤原方治疗气从少腹冲心部的奔豚证。黄氏认为“桂枝疏肝脾治郁抑,使其经气畅达,则悸安而冲退矣”,强调桂枝加桂汤中桂枝止奔豚的重要作用。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2015年1月28日初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受凉及劳累后加重,曾到多家医院就诊,效果不佳,2 d前接触冷水后下腹部疼痛发作,疼痛较剧烈,至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予腹部B超及血、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诊见:面色晦黯,体倦乏力,下腹部胀痛,腰部酸痛,无发热汗出,无恶心呕吐,无腹泻,纳差,眠差,大便量少、一二日一行,小便正常,舌黯红,苔白腻,脉沉细滑。中医诊断:腹痛,证属脾肾阳虚、土困木郁。治宜温阳补肾、健脾疏肝。方以姜苓桂枝汤加减:桂枝10 g,白芍10 g,甘草10 g,茯苓15 g,干姜6 g,姜半夏10 g,枳壳10 g,草豆蔻10 g,吴茱萸3 g,补骨脂1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剂后,稀便2次,腹痛减轻大半。服第3剂后,疼痛渐失。服药7剂后,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自觉症状消失,予健脾温肾之甘温平剂善后。随访半年,患者疼痛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病程较长,受凉及劳累后腹痛加重,此乃脾肾阳虚,体内湿寒冷积,经年不愈,非用温下之法难以奏效。面色晦黯、体倦乏力,乃久病伤气;无腹泻而腹痛,则是肝气不舒,攻冲少腹;纳少眠差、大便量少,乃脾胃运化失常;舌黯红、苔白腻、脉沉细滑,则是寒湿内积之象。方中桂枝温经散寒、通阳化气;伍白芍疏木清风而止痛;炙甘草补中气,助脾气升发之力;茯苓利水湿、燥土健脾;草豆蔻燥湿行气;吴茱萸配干姜暖肝而温经;半夏降逆止呕;枳壳理气宽中、化痰消积;补骨脂、干姜温肾助阳、温中散寒。全方温阳利湿,运转脾胃枢机,升左路,降右路,复其一气周流的正常运转,故效如桴鼓。总之,灵活运用黄氏桂枝汤,可切中病机要害,效专力宏。

  3 讨论

黄氏桂枝汤变方甚多,看似纷繁复杂,无规律可循,但若能把握其组方原理,便可豁然开朗,洞悉其中的奥秘。其组方原理除源于仲景桂枝汤的组方思路外,还基于其对营卫理论的认识及注重肝脾的学术思想。

3.1 黄氏营卫理论

黄氏认为,风性疏泄而寒性闭塞,气性收敛而血性发扬。卫敛而窍闭,中风则气欲敛而风泄之,是以有汗。风愈泄而气欲敛,故内遏营血而生里热。营泄而窍开,伤寒则血欲泄而寒束之,是以无汗。寒愈束而血欲泄,故外闭卫气而生表寒。故黄氏对营卫理论的病理认识为:卫气营血皆统于太阳经,风则伤卫气,寒则伤营血,导致太阳经病。

此外,黄氏还认为“营卫二气分司肺肝,而总统于太阳”,且常将风寒、营卫、脏腑结合在一起论述。同时,黄氏阐明营卫运动原理,即营阴卫阳的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营卫升降的动力之源,故清之营血左旋则升,浊之卫气右旋则降,一气周流,升降两仪。从而形成营升卫降的动态平衡状态[1]。

3.2 注重肝脾的学术思想

贵阳贱阴、注重肝脾,是黄氏最基本的学术思想之一,贯穿于黄氏对生理病理的认识、临床辨证、遣方用药的各个环节。黄氏认为,人身之贵,莫过阳气,阳复则生,阳旺则康;反之,阳气衰败,则水寒土湿、肝郁脾陷、枢轴不转、清浊不得升降,会导致各种疾病,甚致泯灭生机,令人损寿[2]。临证多以阳衰土湿、水寒木郁立论,立方遣药注重健脾和胃、疏肝平胆、扶阳抑阴,擅用苦温之味运脾燥湿,辛温之味助肝之温气疏泄条达,以升清降浊、调理枢机。据此,黄氏用药喜温热而远苦寒,擅用甘草、干姜、桂枝、茯苓等,遣方用药,法遵仲景,而又多化裁发展,在其对桂枝汤的加减应用中得以充分体现。黄氏的发展创新也源于其对所用药物的独特认识和见解,如《长沙药解·桂枝》认为:“桂枝温散发舒,性与肝合,得之脏气条达,经血流畅,是以善达肝郁,经脏荣舒,而条风扇布,土气松和,土木双调矣。”而白芍“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泻热”。所以,以桂枝和白芍为主药的桂枝汤有健脾调中、理气疏肝功效。黄氏桂枝汤及其加减方的用药也多是以桂枝达肝、白芍敛胆、甘草培土为基本思路组方。这与黄氏临证重视泻湿燥土、升木达郁的理念息息相关。

4 小结

桂枝汤乃《伤寒论》首方,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关于桂枝汤主治范围,历代医家多有阐述。如柯韵伯云: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王子接称桂枝汤为“合剂之祖”,将其列为“合剂”。有学者认为“此汤表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3]。

黄氏桂枝汤是对仲景桂枝汤的继承和创新,就变化规律而言,其创新源于3个方面:①黄氏营卫理论源自《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形成了风寒、营卫、脏腑相结合的整体观及营升卫降理论。②注重肝脾,强调脾属土居中,为气机升降之枢轴,肝秉春生少阳之气,疏泄条达。肝脾功能正常,则清升浊降、生机旺盛,疾病无存。③黄氏精研本草,熟知药性,并有自己独特见解。正是基于这些因素,黄氏才将桂枝汤的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黄氏桂枝汤充分体现了其营卫理论和注重肝脾的学术思想,是对仲景桂枝汤的继承和发展,深刻领会黄氏桂枝汤的组方思路和经验,对扩展桂枝汤的应用、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松,郭华.黄元御营卫观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37(10):658-660,663.

[2] 陈家骅.从《玉楸药解》探析黄元御的学术思想[J].山东中医杂志, 1987,33(1):9.

[3] 聂惠民.三订聂氏伤寒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55.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232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