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郁郁寡欢、双眼无神、口唇发干。
方法2:重按肝腧、膈腧、章门。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虽然聪明清秀,但整天郁郁寡欢。看看我们周围的亲戚朋友,像林黛玉这样的还不在少数。
我的一个朋友有一次就突然得了“怪病”,她的父母说,孩子三天前突然不会说话了,还全身发软。做了CT、核磁共振等检查都没问题,输水、打针两天,花了4000多块钱,一点效果也没有。我仔细看了看她的脸色,发现她双眼无神、口唇发干,这是郁证的典型表现,是整个身体的协调出现了障碍。就好像一个足球队一样,每个队员的身体都非常健康,但就是队员之间闹矛盾了,不给对方传球,那这个球队肯定踢不出好成绩了。像这样的情况,身体上所有的“零件”都好好的,做什么检查、花多少钱都不管用。于是,我就告诉那两位正着急的父母,说:“没事,我来试试看。”
然后,我就把她扶到床上躺下,然后用手指重按了一下她的肝腧、膈腧、章门三个穴位。我一边跟她说话,一边施手法。果然,不出1分钟,朋友就突然连叫“疼……疼”。我停手了,朋友深深地长吸了一口气,又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慢慢说话了。我告诉她的家人说,这主要是由于她性格比较内向,常常悲伤想哭、多疑,这次肯定是碰上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朋友听了连连点头。实际上,平时如果你经常感觉不开心、不想说话、不想跟朋友交际等等,用雀啄灸法灸一灸肝腧、膈腧、章门这三个穴位就可以了,每个穴位灸5分钟即可。
这种情况在中医叫郁证,就是由于悲伤过度,心神失养导致的。我施手法后她虽然会说话了,但是还要继续调养一段,她也得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出来运动运动,或是跟朋友聊聊,还要积极工作、生活,分散注意力,时间长了,就会忘掉伤心的事。我给她又开了个疏郁开心方,就三味药:甘草、浮小麦(就是过去淘小麦时飘起来的部分,可以找老乡或是面粉厂买些)、大枣,每天各用20克,加水1000毫升煎半小时,分早晚两次喝药汤,坚持喝1个月。
郁证多见于女性,常因精神刺激而诱发。病人平时则有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容易受惊、常常悲伤多哭等表现。长期悲伤、忧虑,会损伤心脾,我国古代的医典《黄帝内经》说“悲哀愁忧则心动”,这样心的气血不足,而心又“主神志”,就是管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所以时间长了,会出现喜怒无常、手舞足蹈、精神异常。因为心开窍在舌头,往往会出现失语;心还主管血液运行的功能,所以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肢体麻木、瘫痪的表现,西医把这种表现叫做“癔病”。
调理郁证,俗话说得好“心病还得心来医”,必须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如果有“癔病”表现,可用针灸的方法强刺激,结合语言的暗示、诱导,可迅速控制症状。平时的调理,就用上面的甘麦大枣汤,这是医圣张仲景的方子,几千年来很多医家都在应用。这个方子的药物也很简单,其实就是我们常用的食物,性格内向、性情压抑的朋友都可以试用。
其实,郁证算是“虚中有实”的一种病了。身体整体比较虚弱,所以每个脏器都不服管教了,才会出现这样的毛病。
平时心里老是爱存事儿,又不爱跟人说,喜欢生闷气。这其实都是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很多时候,一个人生病,看似是跟某种外部原因有直接关系,其实还是自身的原因。凡事不要太过,尤其是内向的人,要多多让自己变得开放一些。
实际上平时如果你有郁证的倾向,不妨大胆地走出去,多跟朋友在一起活动活动,解开心锁,这比吃我的药管用多了。
文章来源:祝你幸福·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