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真武汤加减治百病)真武汤方剂用量,真武汤重用茯苓治疗心肌病心衰的临床研究,

2022-11-16 22:13:46  阅读 143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摘 要】目的:探讨真武汤重用茯苓治疗心肌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入选临床资料完整的心肌病心衰患者174例,其中治疗组86例,对照组88例,入组后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 治疗组加用真武汤重用茯苓方剂:茯苓30g 芍药9克

【摘 要】目的:探讨真武汤重用茯苓治疗心肌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入选临床资料完整的心肌病心衰患者174例,其中治疗组86例,对照组88例,入组后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 治疗组加用真武汤重用茯苓方剂:茯苓30g 芍药9克 生姜9克 白术 6克 制附子6克 .以上方剂加水150ml 浸泡20分钟,大火煎10分钟,小火煎10分钟,两煎共取汁60ml,每服20ml,早中晚餐前口服2周。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查看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论:真武汤重用茯苓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总有效率达97.13%,较单纯以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真武汤重用茯苓配合西医治疗心肌病心衰,中西医优势互补,疗效显著。

【关键词】真武汤;重用茯苓;心肌病心衰

心肌病心衰是心肌损伤后导致心搏血量下降,相对或绝对不能满足全身代谢需求时组织淤血、功能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病征,相当于中医学“心悸”“水肿”“喘症”等范畴,不仅发病率高,其死亡率也极高。为了积极减轻临床症状及缩短住院时间,中医药在纠正因心肌病所致心衰中的疗效逐渐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 对此病的防治已成为中西医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心肌病心衰174例,其中治疗组86例,对照组88例,均有心悸气短,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尿少浮肿,面色青紫,唇青舌黯。苔白,脉沉细,或弱或结代,入选患者经西医检查诊断为心肌病心衰[1],均经ECG、X线、UCG等检查及病史确定,其中男108例,女66例;年龄52~83岁,平均67.5岁,病程1~9年。其中扩张型心肌病66例,缺血性心肌病94例,瓣膜性心脏病10例,围产期心肌病4例,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68例,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72例,心功能Ⅳ级(NYHA分级)34例。

中医诊断标准[2] :心悸气短,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尿少浮肿,面色青紫,唇青舌黯。苔白,脉沉细,或弱或结代。

1.2 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86例,对照组88例,均予常规疗法(ACEI,洋地黄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 治疗组加用真武汤重用茯苓方药:茯苓100克 芍药9克 白术12克 生姜(切)9克 附子9克(炮)。第一煎所有中药饮片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武火煎至药沸后文火煎15分钟,至药液剩余50ml。第二煎加水100ml,煎10分钟,至药液剩余50ml。将第一、二煎药液混合,早晚空腹各口服50ml。7天为一疗程,连服两疗程。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查看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进行的统计推断。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好转: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减轻,或发作时间延长。无效:临床症状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

2.2 治疗结果

2.2.1 好转104例(59.77%), 有效65例(37.36%),无效5例(2.87%)。总有效率97.13%

2.2.2 随访: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84.3±12.4天。发生心功能恶化者治疗组1例,原因是合并糖尿病肾病。对照组2例,对照组1例死亡为猝死,治疗组服药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心肌病是一组由一系列病因(遗传因素多见)引起的, 以心肌机械和(或)心电异常为表现的心肌异质性疾病, 可伴心肌不适当肥厚或心腔扩张, 心肌病可局限于心脏, 亦可为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常导致进行性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3]。

近2年笔者运用《伤寒论》中真武汤方重用茯苓治疗心肌病心衰患者,疗效满意。真武汤为《伤寒论》中温阳利水的经典方剂,方中附子熟用,大辛大热,为君药,温肾暖土,峻补元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助阳行水以治本,盖水之所制在脾,水之所主在肾;白术味苦、甘,性温,补气健脾,燥湿散水,健脾培土,土旺散水以利水津四布,使水有所制,深合燥法之要义;茯苓味甘,性温,暖脾化湿、淡渗利水,故能开泄州都,以利水液之上通下达,使水湿从小便而解,通治三焦水液,深合化法、利法之要义;生姜之辛散,散水宣肺走上焦,既助附子以温阳祛寒,又助茯苓以温散水气;而尤重在芍药一味,既可益阴以复脏腑功能,又可制约附子、生姜温燥之性,引附子入阴散寒,防白术、茯苓祛湿伤阴之弊,益阴以和阳,可使阳药更好地发挥作用,体现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的配伍原则。纵观全方,一是温阳药与利水药配伍,温补脾肾之阳以治其本,利水祛湿以治其标,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二是补阳药与养阴药同用,使温阳而不伤阴,益阴而不留邪,阳生阴长,刚柔相济,阴平阳秘,则诸症可愈。加重原方中茯苓用量,取梳理水瘀之意。并且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茯苓有利尿、改善消化功能,保护肝脏及强心作用,心肌病患者心脏进行性增大,反复发生心衰、心律失常、EF下降导致心室压力增大,全身静脉血回流受阻以至于肺淤血、肝淤血及下肢静脉淤血发生,导致病人尿少,进食差,下肢浮肿,甚至腹腔积液,茯苓的上述作用与西医学治疗心衰原则:强心、利尿、扩血管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普通的改善心衰的药物相比,结合真武汤重用茯苓方治疗可以改善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舒张末径,并且方法简单,价格便宜,适合于基层医院长期应用。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尚需进行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年12月第34卷第12期

[2] 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第二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317

[3] M aron B J, Towb in JA, Thiene G, e t al Contemporary def-in itions and c lassifica tion o f the cardiom yopath ies: an Ame r-ican H ea rt Assoc iation Sc ientific Statem ent from the Counc il on C linical Ca rdio logy, H eart Fa ilure and T ransp lanta tionComm ittee;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 es Research andFunctiona lGenom ics and Translational B io logy Interd iscipl-inary Wo rk ing G roups; and Counc il on Ep idem io logy andPreven tion C irculation, 2006, 113( 4) : 1807-1816

文章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234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