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小陷胸汤治胃热)小陷胸汤主治,小陷胸汤治疗慢性胃炎50例,

2022-11-17 00:32:13  阅读 298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摘要]目的 观察小陷胸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小陷胸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胶囊及相关药物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 经相应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小陷胸汤化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更佳。

[摘要]目的 观察小陷胸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小陷胸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胶囊及相关药物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 经相应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小陷胸汤化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更佳。

[关键词] 小陷胸汤;慢性胃炎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于结胸、痞证、胃痛、嘈杂、烧心等范畴。但往往万变不离其宗,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不管是胃痛还是结胸,抑或痞证或者嘈杂,只要是这个证,那么我就可以应用相应的方剂。笔者在临床上观察到:慢性胃炎的患者往往以湿热居多,可以合并胃络不合、饮食积滞、肝气郁滞等,甚至出现寒热错杂的情况。但大多以湿热、痰热为主症。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症状缓解明显,疗效确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入组标准:(1)自觉胃脘痞满或胀痛不适,兼有嗳气泛酸、纳少、嘈杂等症。(2)纤维胃镜病理组织学诊断证实为慢性胃炎。(3)快速尿激酶实验显示Hp阳性。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的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年龄25~53岁,可合并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病变,但这些患者在合并病变的种类、严重程度及病程等方面相比无特殊差异。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经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与患者签定知情同意书。治疗组50例,合并病变种类、严重程度及病程方面无特殊差异,年龄26~53岁,平均(41.0±3.2)岁,病程3个月~3年,男28例,女22例。对照组50例,合并病变种类、严重程度及病程无特殊差异,年龄27~52岁,平均(40.0±2.1)岁,病程3个月~2年,男30例,女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持续时间以及合并病变的种类、严重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参照第7版内科学关于慢性胃炎方面的诊断标准,即除了临床各种症状的鉴别诊断外,确诊依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

1.3 治疗方法

所选两组患者,治疗组用小陷胸汤加减。药物组成:瓜蒌20 g,黄连10 g,半夏20 g。并依据临床所见的兼证予以药味加减。合并有胃络不和者加用五灵脂蒲黄丹参三七等活血通络之品;有湿热者加用竹茹黄柏车前子、公英等清热化湿之品;有食积者加用山楂神曲麦芽、内金等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之品;有烧心者加用乌贼骨、煅瓦楞等品;有肝郁气滞者加用木香柴胡白芍、元胡等疏肝解郁、行气除痞之品;有阴津匮乏者加用沙参麦冬生地等滋阴补液之品;有脾肾阳虚者加用桂枝干姜附子等温运脾肾阳气之品。依据并症、兼症随机加减。药物用水煎服,服用剂量每日1剂,每日2次,15 d为1个疗程。并根据其他症候随机加减药物,加减的幅度和原处方基本相等。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胶囊(上海信谊药业,H56121005),20mg/片,每次1片,每日2次,15 d为1个疗程。依据具体病情适当加用消炎、保护胃黏膜、抑酸等药物。有其他疾病者继续服用相关药物。

1.4 疗程标准[3]

优:临床症状消失,胃黏膜镜检无病理改变;良: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黏膜病变明显改善;可: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胃黏膜病变稍有改变或无改变;差: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病变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治疗组优32例,良4例,可2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优30例,良6例,可2例,差12例,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1,P<0.05)。

  3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50岁,原有高血压病史,持续服用降压、抗血小板药物等。近1个月来出现胃痛,进食后胃部撑胀感,偶有恶心等不适感。症状于进食后加重,生气等情绪改变时症状亦有变化。患者曾服用奥美拉唑胶囊,每次1片,每日两次;阿莫西林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克拉霉素片,每次1片,每日2次。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仍然时有胃痛、上腹部胀满等症,后就诊于我科。查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血Rt、肝胆脾胰肾彩超均正常。心脏彩超提示高血压后心脏改变。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胃镜方面的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胃炎。针对患者“心下”痛、合并进食后胃部撑胀感、偶有恶心之临床症状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于小陷胸汤化裁:瓜蒌20 g,黄连10 g,半夏20 g,柴胡25 g,白芍20 g,枳实10 g,内金20 g,黄柏10 g,知母10 g,生大黄10 g,3片姜、5枚大枣作引。服5剂后诸症明显好转,偶有烧心,继用上方加用乌贼骨10 g,煅瓦楞10 g,服15剂后,症状消除。随访1个月,未再复发。

例2:患者,女,35岁,平素体健。近2个月来出现胃脘部疼痛,进食后胃脘部胀满,偶有烧心,未正规治疗。2个月来,胃脘部疼痛时有发作,多于进食后出现,并逐渐出现厌食症状。曾口服吗丁啉、奥美拉唑胶囊等药,疗效不佳,来诊。查血常规、肝胆脾胰肾彩超、生化检查均正常,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舌质暗,苔黄腻,脉滑。依据患者症舌脉表现辩为痰热内阻兼有胃络不和,予小陷胸汤化裁:瓜蒌20 g,黄连5 g,半夏20 g,蒲黄10 g,五灵脂30 g,乌贼骨20 g,煅瓦楞20 g,炒麦芽60 g,枳实10 g,砂仁5 g,丹参30 g。服5剂后诸症悉除,继续予以原方,服20服。随访1个月,未再复发。

  4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加之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随之带来的高压力、高紧张度,使得慢性胃炎的发病率连年居高不下,甚或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且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无论是在西方欧美发达地区,还是在亚太发展国家地区,抑或非洲等贫穷地区,都居高不下。其发病固然和饮食习惯、人种差异等有关,但和现代高度发展的工作生活及其所带来的持续增长的心理压力、精神状态亦有不可分离的关系。由于其发病地域广、发患者群多,且治疗起来病情缠绵难愈,给大家的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负担,同时给国家财政、人民收入支出比带来严峻的考验。慢性胃炎临床症状表现为:胃腔部疼痛、胀满、不适感,可伴随烧心、恶心症状,亦可有后背放射痛、胸骨后疼痛和发热感。同时还会合并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性表现。还可合并胆囊、胰腺、肠道等方面的疾病。饮食习惯亦随之改变,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给患者的心理、精神带来很大的压力。而西药治疗,仅有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物、消炎药物等有限的制剂,或者同时补充一些帮助消化的酶。但因为应用药物而带来的毒副作用以及服用药物带来的不适,加之服用药物无效后治疗手段的困乏,往往让患者无所适从。其中有些药物,更是由于其高昂的价格让许多患者不能坚持服药。小陷胸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是治疗小结胸证的主方。小结胸,是痰与热互结,其病位正在心下(即胃脘),上不及项背,下不及少腹,疼痛较轻,按之则痛,脉浮滑[4]。而慢性胃炎患者疼痛部位多位于胃脘部,或者合并胃脘胀满,有时部位会更加广泛,但基本符合“上不及项背,下不及少腹”的诊断。因此可以说张仲景的小陷胸汤正是为今人慢性胃炎之胃脘部疼痛所拟。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瓜蒌组成。方中黄连苦寒以泻心下热结,半夏辛降善涤心下痰饮,瓜蒌甘寒滑润能清热除痰以开结。今人多食膏梁原味,加之酒食常进,故痰热为病多见。痰热阻胃,胃失和降,故胃痛,进食后和降失司更甚,故进食后胃部撑胀感。而小结胸汤则主治痰热互结,正好对症。陷胸二字很容易让人认为和胸部有关,其实仲景拟定此方,主治部位在心下即胃脘部,可以合并胁肋部的疼痛,范围还可以更广一些。但其中心在于心下,故用小陷胸汤来治疗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脘部疼痛可以说是恰如其分、正中根本。病邪方面,小陷胸汤主治痰热,故在舌脉方面要紧扣舌质红、苔黄腻、脉滑的特点,只有把握好这些要点,才能不失之偏颇,做到正确辩证。因为痰热结于胸下,用半夏、瓜蒌治痰,因为是热,用黄连清热[5]。中医治病还可依据并症予以化裁,在治疗上灵活多变,甚至会有寒热、虚实等矛盾对立的情况存在,而祖国医学针对这些矛盾亦能处理得很好。当然,在临床上还应依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不可一味拘泥,有失偏颇,而致患者病情加重,贻误病情。此外,还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嘱咐患者平常要注意保持精神舒畅,以免肝气郁滞,血瘀、痰热由此而生[6];在饮食方面,少进辛辣、肥腻、生冷之物,更要注意戒酒慎饮,以免痰热由此滋生,变生百病,从而杜绝痰热所生之源。张仲景主治小陷胸症的小陷胸汤,药味很少,但胜在精益求精,以少取胜,以精求胜,诸药配合,对于治疗主要由痰热引起的慢性胃炎,其疗效无往而不利。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9-220.

[2]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4.

[3] 吴忠早,毕玉堂,曾国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10例疗效观察[J].中华医药杂志,2004,4(8):124.

[4] 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3.

[5] 王绵之.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3.

[6] 吴国水.小陷胸汤合丹参饮加味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15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57(3):78-79.

本文来源:中国医药科学   作者:高新建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239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