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证治疗中发现一些女性患者的心率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常在经期下降至低于正常水平,伴见面色咣白、头晕眠差、气短胸闷、乏力畏寒、血压偏低等,经用经方桂枝甘草汤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桂枝甘草汤;月经期心动过缓
桂枝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具有鼓舞心阳、补益心气的作用,原书用于治疗“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虽仅由桂枝和甘草两味药物组成,但药少力专,方简意赅。临床常用以治疗心阳不足而引起的心悸,无论有否误汗伤心阳,凡平素心阳不足者,皆可应用。中医认为“血汗同源”,经期失血伤及心阳与汗伤心阳同类。因而笔者常用其治疗妇女月经期出现心动过缓、心率伴随着月经期呈周期性变化者,屡屡获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1例患者年龄19~47岁(平均33岁);患病史1~9年(平均5年)。非经期安静心率多在56~62次/min(平均59次/min);然每遇经期心率即显著下降,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52次/min(平均46次/min),临床症状均见脉象缓弱、面色咣白、头晕眠差、气短胸闷、乏力畏寒等。其中22例患者月经量多,12例患者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范围,9例患者血压偏低。
2.治疗方法
31例患者均完全采用中药治疗。基本方剂为桂枝甘草汤。药物组成:桂枝20g,甘草10g。水煎,经期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共服6剂。头晕重加天麻6g;眠差多梦加酸枣仁12g;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范围加枸杞子15g,阿胶10g;血压偏低加西洋参(另煎兑服)1g,麦冬15g,五味子15g;月经量多加三七粉(冲服)2g。于每月服药前后做心电图。服药期间每日早、中、晚测血压并记录安静状态下脉率数值。
3.治疗结果
31例患者每月服药后,心率均可提高10~20次/min,同时头晕眠差、气短胸闷、乏力畏寒等症状明显减轻。但均表现为心率呈周期性下降,即每逢经期,心率再次下降,如不经治疗则经后心率较难恢复至正常,且头晕气短、疲乏无力等症状持续不解。仍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心率可迅速提高,症状随即缓解。待服药3~6剂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后停药,心率多在60次/min左右可以维持至下一个月经周期。
4.病案举例
吴某,31岁,初诊日期:2002年10月12日。患者近1年来经来量多,经色黯淡,夹有血块,或经行淋漓不尽,需服用中药经行方止。经后头晕眠差,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四肢发凉,舌质淡,脉缓弱。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5次/min,律齐。血常规检查:红细胞3.2×1012/L,血红蛋白82g/L。辨证属心阳不足,心气虚弱。治拟温养心阳,补益心气。方用桂枝甘草汤加味:桂枝20g,甘草10g,酸枣仁12g,枸杞子15g,阿胶(烊化)10g。水煎服。服药3剂后心率59次/min,诸症好转,再服3剂心率62次/min,诸症消失。经半年治疗,月经一直正常,血常规检查:红细胞4.3×1012/L,血红蛋白118g/L。每月经期后服上方3~6剂心率稳定在60次/min左右。
5.讨论
《素问·评热病论篇》云:“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是说胞脉与心有密切关系,胞宫所处不同时期或不同状态可能会对心产生影响。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藏神。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心脏之所以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全赖心中阳气的作用。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女性经期由于失血而伤及心中阳气,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心血亏少,则心失所养而见心悸失眠,脉虚弱迟缓。
桂枝甘草汤是通心阳、养心气的组方。方中以桂枝辛甘发散温通心阳,以炙甘草甘缓补虚温养心气。两药相须,辛甘合化,有振奋心阳,温通血脉之功,无燥热伤阴、甘守壅滞之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具有中枢和外同性扩张血管作用,能增强血液循环,增强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冠脉循环。窦房结动脉约2/3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约1/3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房结中央动脉发自距冠状动脉开口很近处,且异常粗大,由此,James等认为中央动脉不仅作为窦房结的营养血管,而且可通过其搏动的机械刺激,对窦房结起搏起重要调节作用。炙甘草主要含三萜类(甘草甜素)、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其提取液对试验诱发心律失常动物,可使心脏收缩幅度明显增加。对药物诱发的各种心脏节律紊乱、颤动、扑动等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所含甘草甜素经水解产生甘草次酸,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可加强异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兴奋β受体的作用,从而提高窦房结自律性,加快心率。 有报道桂枝甘草汤既能兴奋窦房结的冲动,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又能抑制窦房结的冲动,治疗窦性心动过速。桂枝甘草汤对窦房结的冲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主治以心阳不足为病机,以心慌心悸为主症的疾病,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疾患不论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只要是心阳不足证,均可用本方治疗。不但在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肯定的疗效,而且有改善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发病及其进展的作用,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本文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作者:任利 张红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