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和用量)黄连的疗效与作用,黄连的功效与作用,黄连的临床应用,

2022-11-17 02:32:17  阅读 138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黄连俗称天下第一苦药,但又是天下第一良药,谚云“良药苦口”,主要指黄连而言。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擅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如《

黄连俗称天下第一苦药,但又是天下第一良药,谚云“良药苦口”,主要指黄连而言。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擅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如《珍珠囊》曰:“黄连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本草经百种录》:“凡药能去湿者必增热,能除热者,必不能去湿,唯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黄连又是临床的常用药物,如《伤寒论》中有12方次,《金匮要略》中有7方次。有人曾统计宋以前13部方书中,含黄连的方剂占5%,可见其应用之广,且许多名医善用黄连。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作用最强,现已成为治疗菌痢肠炎的常用药物。此外黄连还有抗原虫、抗病毒以及抗炎、解毒、利胆和降压等药理作用。黄连在临床的配伍运用甚多,徐老也常用之,并有独到之处。徐老临床运用黄连配伍,略有所得,兹择其一二介绍。

干货分享(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和用量)黄连的疗效与作用,黄连的功效与作用,黄连的临床应用,

  1.黄连配补骨脂

久泻脾虚,运化失司,湿邪内生,蕴久则有化热可能,即使临床表现热象不著,也不能完全排除“潜在”之热,结合肠镜检查结肠黏膜有充血、糜烂、出血点等,则更能说明肠道局部热象的存在。因此,徐老认为,即使是久泻脾肾阳虚的患者,在健脾温肾止泻的同时,也应配以少量黄连,临床常以补骨脂与黄连相伍,盖黄连清热燥湿、坚阴厚肠胃,历来治泻痢之方用此甚多。两药配伍,温清并用,清涩并施,清热而不损阳,温阳而不滞邪,互制互济,共奏温清止泻之功。配伍中黄连一则可清肠腑“潜在”之热,燥肠胃之湿,使泻止而不敛邪,二则坚阴而不过温,亦寓反佐之意。用于治疗久泻,效果甚佳,黄连与补骨脂之比常为1:5左右,若脾肾阳虚较甚,可加益智仁以助温补脾肾止泻。

  2.黄连配香附

肝主气,心主火,情志不畅,心肝气郁,久则化热生火,可见胸腹疼痛、痞胀,更年期女性患者多见,诚如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所云:“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但为病不同,治法亦异耳。”此当疏泄肝火,清心理气。香附辛微苦甘而性平,宣畅十二经,为气药之总司,长于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因其性平,故寒热均宜。黄连泻心火,解热毒,《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郁发之”,两药合用,取《韩氏医通》黄鹤丹意,一疏一清,清疏并用,寒不郁遏,疏不助火,相辅相成,共奏行气泻火之功,使心火去,肝郁解则痛痞除。

  3.黄连配藿香

藿香气味芳香,辛散而不燥烈,微温而不燥热,功善化湿解暑,和中止呕,现代药理研究其对胃肠神经有镇静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并有广谱抗菌作用。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两药相配,一寒一温,共奏清热化湿,和中止呕止痢之功。徐老临床常用于湿热中阻之胃痛、痞胀、恶心、泄泻等症,尤其是夏季,暑湿当令,徐老常嘱可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黄连、藿香以祛时邪。徐老认为两药合用尚有鼓舞脾胃,增进食欲的功能,对纳谷不香者也常加用,体会到少量黄连确有健胃开胃之效,黄连一般用量为1~3g,藿香10~15g。

  4.黄连配苏梗

苏梗辛甘,微温,入脾、胃、肺经,功能理气,解郁,止痛,安胎,而徐老认为“梗能主中”,苏梗善主中焦脾胃,理气宽中,故尤常用于脾胃气滞、胃脘痞胀隐痛的患者,其效甚佳。并认为其性微辛微温,温而不燥,且其气芳香,有醒脾化湿止呕之功,若兼有中焦湿热,此时与黄连相配,辛开苦降,平调寒热,宣通调和,具理气消痞,清热化湿,通降止呕之功。感冒及因夏秋季节进食螃蟹时可与苏叶同用,一则表散之力有增,二则可解鱼蟹之毒。对于妊娠期胃脘胀痛,恶心欲吐者,黄连、苏梗同用则有理气止痛,清热安胎之功。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245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