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hide]
1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1.1 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区别2 生地的食用方法2.1 生地粥的做法2.2 生地茶的做法2.3 生地黄有什么价值2.4 四款生地靓汤详细做法2.5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2.6 生地黄的食用方法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的概况介绍
生地(拉丁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1)地黄既有止血作用, 又有抗凝血作用。
(2)抗真菌作用,地黄水浸剂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及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3)对内分泌的影响生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 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性味归经
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
1、生地治伤寒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并治鼻衄、吐血不尽,内有瘀血,面黄,大便黑: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水煎,分三服。(《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2、生地治时气热毒在脏腑,欲发赤斑:地黄汁五合。上件药于锅中,以炼成了猪脂半斤相和,煎十余沸,滤去滓,入麝香搅匀。每服二合,尽服之,毒当从肉中为汗出,便愈。(《圣惠方》)
3、生地治热病,初觉烦躁头痛,腰脚疼:地黄汁三升,黄芩二分,生姜一分,白蜜半匙。上件药,细锉黄芩、生姜二味,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次入地黄、蜜,更煎三两沸。不计时候,分温二服。(《圣惠方》解毒饮子)
4、治小儿热疾,烦渴头痛,壮热不止:生地黄汁三合。上入生蜜半合和匀,时时与一合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
5、治吐血:生地黄汁一升二合,白胶一两,以铜器盛。蒸之令消。(《医心方》单神方)
6、生地治小肠实热,心中烦闷,小便出血:生地黄、白茅根各半两,葱白二茎。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地黄汤)
7、治心热肠风脏毒出血: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渣,黄连四两,二味拌匀晒干。上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麦门冬汤下。(《医统》千金地黄丸)
8、生地治妇人伤血不止,兼赤白带下:生地黄汁、益母草汁半碗。上件药,取水半盏,同煎至七分,日三五服。(《普济方》地黄益母草汤)

10、治伤肢折臂,断筋损骨,但有皮相连者:用生地黄研汁,好酒和服,一月筋皮连续;并杵碎,炒热封损处。(《卫生易简方》)
11、生地治因劳损尿血不止:生地黄汁五合,车前叶汁五合,鹿角胶三两(捣碎),炒令黄燥。上件药,将二味汁相合,每于食前暧一小盏,调下胶末二钱。(《圣惠方》)
12、生地治产后小便出血:生地黄、生刺蓟各半斤。上捣绞汁,每服一小盏,食前饮下。(《普济方》)
13、治暴赤眼肿痛:生地黄(净洗,切,研)、黑豆各二两,生捣末。上二味,捣成膏,临卧时以盐汤洗眼后,闭目,以药膏厚罨眼上,更不动,至晓水润药令软,取下。(《圣济总录》地黄膏)
14、治骨槽风痛,龈肿齿疏:生地黄一斤(取汁),胡桐泪半两(细研),白矾半两(枯,研),麝香一分(细研)。上三味,研为极细末,与生地黄汁,相和匀,于银器中,即以文武火慢慢熬成膏。临时以药于牙龈上涂之,有津即咽。每用一字,食后,夜卧。(《圣济总录》)
15、生地治伤寒心热,口舌生疮:生地黄汁三合,蜜五合。上二味搅匀,慢火煎如稠饧。每服半匙,含化,徐徐咽津,不拘时。(《圣济总录》)

17、生地治虚劳干咳嗽,好酒者久嗽不愈尤效:人参十二两,白茯苓十五两,琥珀、沉香各半两,大生地黄十斤(洗净,银石器内杵细,取自然汁。甚忌铁器),白蜜五斤(熬去沫)。先以地黄汁同蜜熬沸,搅匀,用密绢滤过,将人参等为细末和蜜汁入磁瓶或银瓶内,用绵纸十数层加箬封扎瓶口,入砂锅内或铜铁锅内以长流水煮没瓶颈,用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过油单蜡纸扎口,悬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气,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水气,然后收藏。每日清晨及午后取一二匙,用温酒一两调服,不饮酒人白场调亦可。(《古今医统》)

19、治产后血晕危困:生地黄汁一大盏,当归一分(锉),赤芍一分(锉)。上水煎三五沸,温服,如觉烦热,去当归,入童子小便半盏服之。(《云歧子保命集》)
20、生地通经脉,补虚弱,强脚膝,润肌肤:生地黄一斤取汁,牛膝制了末二两。上件药,搅匀,银石器中熬,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酒下。(《普济方》)
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区别
生地和熟地都属于地黄,只不过是一生一熟而已,生地是被晒干的药品。《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生地熟地虽同根药效大不同

1、生地
生地黄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主要用于瘟病热入营血症;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诸出血症;还治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的阴虚症;对于阴虚肠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因本药寒滑腻滞,脾虚食少便溏及温滞中满者忌用。
2、熟地
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主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及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还可治精血亏虚的腰酸、脚软、头昏眼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等。因本药性质滋腻,易碍消化,在使用时易与健胃药和砂仁、陈皮等同用。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生地的禁忌
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热病热入营血以及热病伤津等证,清热凉血作用不及鲜生地,养阴作用强于鲜生地、弱于熟地黄。生地是中药。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凉血、止血。味甘、苦,性寒。但是要注意对于一些寒性体质不要用。
生地黄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主要用于瘟病热入营血症;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诸出血症;还治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的阴虚症;对于阴虚肠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
所以生地是可以长期吃的,吃生地有很好的凉血作用,长期吃生地的人还可以养颜,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但是能长期吃也是有些禁忌的:
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生地。勿令犯铜铁器。 生地忌萝卜、葱白、韭自、薤白。而且生地有早吃凉血,晚吃燥血的说法,这点需要注意。
生地的食用方法
生地粥的做法
粥点名,生地以水煎煮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将成加冰糖适量,稍煎待溶即成。
原料
生地2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药膳

煮制方法:将生地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地黄榨汁约50毫升,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姜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适应症:适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退,骨蒸劳热,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口鼻出血,手足心热,小便短赤等。
粥义解说:生地,又名生地黄、干地黄、大生地、怀生地,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植物怀庆地黄或地黄的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东北及内蒙等地,鲜用,大小分开,干燥,切片,生用或制用,而分别有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之称,统称地黄。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苦、寒,入心、肝、肾经,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本品苦寒降泻,甘寒滋润,走血分,入心肝经,既能凉血除热,又能养阴增液,故凡热入营血,阴液受损之症用之皆宜。《本草纲目》言其"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名医别录》言其"解诸热,通月水,利水道"。《本经逢原》对其概括最祥,言"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润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阴虚火旺之症,宜生地黄以滋阴退阳。浙产者,专于凉血润燥,病人元气本亏,因热邪闭结,而舌干焦黑,大小便秘,不胜攻下者,用此于清热药中,通其秘结最佳"。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生地黄素,甘露醇,葡萄糖,铁质,维生素A等,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中等剂量对动物的心脏具有直接加强心肌收缩的作用,大剂量可使心脏中毒,对衰弱的心脏比正常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有升高血压、利尿和降低血糖作用,其提取物可使血液凝固而具止血作用。煮粥服食,对于高热性疾病中后期出现热病伤阴,津伤口渴,心烦易怒,甚或出血,以及糖尿病,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等,均可选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寒凉粘腻,易碍脾胃,不宜久服,故煮制时加点姜汁,以保护胃气;
2、脾虚有湿,腹满便溏者不宜选用;
3、《药性论》有"忌三白"的记载,故服食地黄粥时不宜选用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1、清热凉血,益气和中。生地清热养阴;粳米益气和中;佐冰糖更助养阴之功。故本膳食既可作为暑湿后期佐餐食物,瘥后也可以此清余热,复正气,并能防止“食复”的发生。
2、适用于小儿肺结核,下午发低烧,两颧潮红,咳嗽,痰中带有血丝,小儿牙疳等。
3、滋阴益胃,凉血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潮热、热症心烦、盗汗、咳血、久咳、食少、消瘦、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难消等症。
4、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生地黄:本品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粳米:唐张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谣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热药膳于身体很有好处。原因是作为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前人对此颇多赞誉。如《本草经疏》誉粳米为“五谷之长,人相须赖以为命者也。”《随息居饮食谱》谓:“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生地茶的做法
生地茶,一种保健茶,具有滋阴养血,降血糖,升血压,利尿,抗菌,保肝的功效,对阴虚发热、盗汗、口烦渴;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枯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有一定效果。
原料
生地10g、绿茶3g。
用法
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滋阴养血,降血糖,升血压,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
阴虚发热、盗汗、口烦渴;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枯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生地黄有什么价值

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a. 对心脏的作用
实验证明:生地黄流浸膏对蛙心的收缩力有显著增强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显著, 但大剂量能使正常蛙心中毒,大白鼠静脉注射地黄的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 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心跳变慢甚至停止.因此,大剂量使用地黄时应注意对心脏的毒性。
b. 对血压的影响
大鼠腹腔注射怀地黄水、醇、醚提取液,结果表明:水提取液对急性实验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 而醇、醚提取液对高血压无明显影响,对寒冷(室温23℃)情况下的血压则有稳定作用.地黄浸膏静脉注射于家兔和狗可使血压上升.蟾蜍后腿灌流时, 中等浓度使血管收缩,高浓度则使血管扩张.给麻醉犬及兔静脉注射怀庆地黄的醇提取液可使血压下降.实验证明: 六味地黄汤对大白鼠实验性肾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的作用.
2. 对血液的作用
地黄乙醇提取物所得的黄色针状结晶能缩短兔凝血时间,而其水煎剂的作用不明显.实验证明: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的水煎剂都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相互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1.清热凉血
该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该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
该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该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生地黄蜂蜜水能缓解便秘

河南省中医院主任药师杨燕云指出,便秘老人不可常用泻药,因泻下类药物久用会伤气血,损津液,使原本不足的气血、津液更加亏损。
便秘严重者不妨试试服用生地黄蜂蜜水。生地黄味甘苦,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能,配以蜂蜜,有较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老年人便秘,更重要的是加以预防,注意合理饮食,可多吃含有粗纤维的蔬菜如芹菜、韭菜、洋葱、小白菜等,适当进行运动以增加肠蠕动。
贴心提示
每天用生地黄1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30分钟,药液放置稍凉时加蜂蜜两勺搅拌均匀,分为两份,早晚各服用一次,时间以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为最好。
四款生地靓汤详细做法
女贞子生地炖猪脊骨
中药女贞子生地黄炖猪脊骨对此有防治的功效。女贞子为补阴类药材,其性平味甘、苦,入肝、肾经,能补肝肾、强腰膝,可治阴虚内热、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及须发早白等。以它配养阴凉血的生地炖猪脊骨,养阴补肝、滋肾生发,还辅助治疗夏日烦热所致失眠、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等。如阳虚者可以熟地黄代替生地黄。
材料:女贞子30克、生地黄20克(或熟地黄30克)(中药房均有售),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

清热解毒黑豆生地汤
秋风起时又是食大闸蟹的旺季。大闸蟹虽为食,但它毕竟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有些人食后或过量食后容易过敏,中医认为这是饮食失节,进食过量的虾蟹类高蛋白,或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属于中医学“湿疮”、“湿疡”范畴。黑豆生地汤对此有一定的预防和调理作用,此汤具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主治脾虚湿浊不化型湿疹。
材料:黑豆100克,生地、防风、甘草各10克(中药店均有售),冰糖适量。
烹制:黑豆浸软,药材稍浸泡,漂洗,用煲汤袋装好,一起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下冰糖便可,为2~3人用,宜1日分2次进饮。
祛湿知母生地猪肉汤

做法:加水2000ml,煲1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祛湿。适宜平时常见口干、口臭、口舌生疮等人群饮用。本汤一周建议服用2~3次。平时烟酒量较大的人群也可选用。
水鸭性微寒而味甘咸,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补益之功,配以清热下火明目的夏枯草、养阴凉血生津的生地等中药为汤,清润而略带中药的清香之气味,能滋阴凉血、清热润燥、养肺明目,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夏枯草12克,生地、杞子各10克,中药店有售,红枣5个,水鸭半只,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洗净,药材浸泡,红枣去核;水鸭去脏杂、尾部,“汆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秋季养生汤生地党参瘦肉汤

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生地性寒,功能为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制成的六味地黄丸,就是著名的补肾良药,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党参补气兼能养血,这是它的一大特点。所以气血两虚,气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人,也宜服用党参。实验证明,党参能使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加,所以贫血病人食用党参很有益处。因化疗和放射疗法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服用党参也有促使白细胞回升的效果。

这款生地党参瘦肉汤中加入了党参及枸杞子,因为生地煲汤是黑色的,不要被黑色所迷惑了,味道不会苦的呵。
原料
瘦肉250克;生地20克;党参15克;枸杞15克;盐。
步骤
1. 将生地洗净,切成块;新鲜瘦肉洗净切成块;党参、枸杞子也洗净备用。
2. 锅内放水,把所有材料倒入,开大火烧开;
3. 用汤勺将浮沫撇去;再开小火慢慢煲1.5个小左右,关火前5分钟加盐即可。
温馨提示:此汤对于那些脾胃虚弱有寒湿、泄泻者或外感热邪,也就是说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喝,否则会雪上加霜。
生地炖鸭蛋
用料
生地20克、鸭蛋1至2个。
制作
加水适量隔水炖之,蛋熟后去壳,再放入汁中炖20分钟,冰糖调味,食蛋饮汁,每日1次或每周2至3次。
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等功效。适用于熬夜后口燥咽干、牙龈肿痛、手足心热 者食用。
甘蔗生地茶
功效:清热养阴,或热病伤阴者可饮。
材料:鲜甘蔗(去皮)200g、生地3g、绿茶3g。

生地龙骨冬瓜汤
材料:冬瓜500g,龙骨250g,生地25G,麦冬25G,蜜枣二颗,盐少量。
做法
1、生地,麦冬各25G。
2、龙骨250G洗净。

4、生地麦冬泡几分钟,洗净表面的杂质。
5、冬瓜去瓤,连皮洗净后,和生地麦冬龙骨蜜枣,一同煲一小时。
6、加少量盐此汤去火。
梨子生地茶
功效:养阴生津,清热,外感热病口烦渴、咳嗽。
材料:鲜梨子1个(去皮)、生地5g、绿茶3g。
做法:用水煎煮梨子块、梨皮、生地后泡茶。可加适量冰糖。
海带生地汤

材料:取海带30克、生地18克、绿豆100克、陈皮3克、瘦猪肉100克。
做法:将海带洗净泡发切丝,猪肉、陈皮洗净切丝,与生地、绿豆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煲2小时,加食盐少许即可食用。
生地煲排骨汤
原料:鲜生地三两、排骨二两调料:黄酒半两、白糖、盐。
做法

2、适量水放入陶瓷锅中烧开,放入排骨、黄酒、白糖煲滚,慢火煲约半小时,再放入生地煲一刻钟,下盐调味即可。
生地炒肉片
原料:鲜生地五两、瘦肉二两调料:白糖、黄酒、盐适量。
做法
1、鲜生地切片备用,瘦肉切薄片,加入适量盐、味精、料酒、水淀粉上浆备用。
2、锅中火烧热,倒适量油,油温三成热下肉片滑炒至嫩熟,将生地片放入锅内大火翻炒,加入适量料酒、白糖、盐、水,再略炒盖好锅盖中火烧3分钟即可。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津的功效。在平日的中药材中,添加一些生地黄可以治疗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燥热伤肺、吐血、非外伤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外部出血证、发斑发疹等各种疾病。
地黄中含有有效成分(R-BP-F),经过实验研究证明,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生地黄还含有止血的作用,经过实验研究证明,生地黄能够缩短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功效;
生地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抗凝血酶的作用,以此来产生抗血管内凝血的功效;

生地黄的食用方法
生地黄鸡
生地黄作为一种中药材,经常被用到了食疗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药膳。今天就来讲一道乌鸡生地汤。特别适合治疗肾精亏虚导致的腰酸背痛,四肢无力,盗汗,不能久站等症。
准备:乌鸡、生地黄、枸杞、葱姜香菜、盐料酒、鸡精、胡椒粉
做法

(2)将乌鸡大火煮沸,捞出鸡块,漂去浮沫;继续煮,一直将浮沫漂净再倒入鸡块、生地黄、枸杞、葱姜、胡椒粉,然后大火煮一个小时左右即可;
(3) 加盐、鸡精后再炖20分钟,关火撒上香菜即可出锅。
喝生地蜂蜜水有效治便秘
经常便秘者可喝生地蜂蜜水效果很不错。
方法:取生地黄10克,注入500毫升水后煮半个小时,待药水稍凉后加入20毫升蜂蜜搅拌均匀,平均分成两份分成早晚服用,时间应以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前为宜。
生地黄偏寒。凉血、生津。蜂蜜本身就有很好的通便润肠作用,两者搭配在一起。
百合生地黄粥
百合30克,生地15克,枣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生地、枣仁浸泡半小时后煎汤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煎,粥成后加入冰糖适量服用。具有滋补肝肾、凉血安神的功能。适用于肝肾阴虚证,症见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心悸不安、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等。脾胃虚寒或脾虚湿盛者不宜服用。
地黄粥

地黄羊肉粥
羊肉50克,粳米50克,生地黄汁30克,肉桂末3克。羊肉及粳米加水炖至快熟时加入地黄汁及肉桂末,再加入五香粉及少许盐进行调味。具有补肝肾、填精髓的功用,虚火妄者不宜食用。
山药生地羊肉汤
原料
羊肉750克,山药10克,生地10克,当归、干姜、生姜片各8克,料酒25毫升,食用油、盐各适量。
制作过程

2、生姜片用油爆香,与羊肉加适量料酒略为爆炒。
3、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砂煲,加干姜和适量水,用文火炖煲1小时,至羊肉酥软,除去药渣,加盐调味即可。
小贴士
羊肉片切薄一些,味道更佳。
营养功效
山药含有皂甙、粘液质,具有润滑,滋润的作用。
结语: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一定有详细的了解了。大家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生地来调理身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