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疲血等功用。药理研究示大黄有清热、通便、抗菌、抗病毒、消炎、降压、利尿、止血、健胃、利胆等作用。叶老在临床上常将大黄用于:①急腹症;②慢性肾炎和急、慢性肾衰竭;③感染性疾病、高热而大便秘结者;④作为活血化瘀的主药。多年来的应用经验有以下几点:
(1)大黄是急重症的要药,使用得当,疗效卓著;
(2)要达到通腑目的,必须用生大黄后入。热结盛者剂量要大,可用15~20g.并与玄明粉同用.若仍未通便者.可用大黄煎汤.或用粉剂加温开水作保留灌肠。大便多者可用制大黄。单味大黄需长期服用者.可将其研成粉,装入胶囊或制成片吞服。每个病人对大黄反应不一.特别对年老病人,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免因用量过大而致泻下不止
(3)传统认为大黄是攻逐之品,过用要伤正气,但临床观察,有大黄适应证而长期应用者,未见因此而出现正气亏虚情况。如有一部分慢性肾衰竭病人,连续应用大黄1~2年,未发现有不良反应,部分病例原来有正虚情况,随着病情好转而正气逐渐恢复
病例:患者男性,55岁,工人,1991年2月21日来院诊治。患者患慢性肾炎已12年,近数月来头晕乏力,腰酸,有时腹胀不适,纳可,大便每日1次,小便尚多,而色灰滞,舌苔黄腻.脉较细而弦..血压180/97.5mmHg.尿化验蛋白(+).红细胞10~15/高倍镜视野,血肌酐503umol/L,尿素氮23.6mmol/L.肌酐清除率12.6%,血红蛋白96g/L.
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用黄柏10g,知母10g,生大黄15g(后入),王不留行子30g,土茯苓30g,徐长卿30g.枳实10g,大腹子、皮各10g,皂角剌30g,厚朴6g。坚持长期服药。平时除用小剂量降压药及氧化淀粉外,未用其他治疗。
1992年3月5日复查:血肌酐468umol/L,尿素氮13.11mmol/L,肌酐清除率19.9%.一般情况较好,血压135/90mmHg。继续服上方治疗。1993年10月15日再复查:血肌酐646umol/L,尿素氮18.4mmol/L,肌酐清除率11.5%.继续上法治疗,有外感时先以治标,外感症状解除后再原方治疗。1994年6月20日复查血肌酐794umol/L,尿素氮18.3mmol/L,肌酐清除率9.6%,血红蛋白100g/L。一般情况尚可,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原有症状时减时甚,有新的感染后症状加剧.仍以原方加减治疗。1995年上半年维持原来情况,至下半年起未能坚持服上方而至他处就医,杂药乱投,情况日趋恶化。1996年2月来诊治时,患者卧床不起,恶心呕吐,下肢水肿,小便置少,复查血肌酐升至2019umol/L,而行血液透析治疗
按:患者于1991年来诊治时已是尿毒症,以大黄为主的中药治疗持续4年余,肾衰竭情况一度较稳定,虽后来又有所发展,但是迸展比较缓慢.血肌酐从503umol/L进展至尿毒症终末期历时4年多,说明中医药对延缓肾衰的进展是有效的。在这4年多时间里服用大黄未中断过,每日剂量少则10g,多则20g,未见有不良反应,血红蛋白亦变化不大。
名医简介:
叶景华(1929-),男,上海市人。主任医师,上海市名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从名医丁济万,建国后又进修过现代医学,从事中医内科临床40多年,对外感热病和内伤伤寒杂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先进工作者,1986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993年被评为有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于1995年被上海市卫生局授予“上海市名中医”称号,1996年被聘为上海市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整理数十年的经验,于1997年出版《叶景华医技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