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牡蛎散配方功效与作用)中药牡蛎散,牡蛎散配方,功效与作用,

2022-11-17 05:48:40  阅读 143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牡蛎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黄芪去苗土  麻黄根洗  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各30g)

【用法】 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30g),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为粗散,每服9g,加小麦30g,水煎温服;亦作汤剂,水煎温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主治】 卫外不固,阴液外泄之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方解】 本方证多由卫气不固,阴液外泄,心阴不足,阳不潜藏,心气耗伤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卫气不固,则表虚而阴液外泄,故常自汗出。夜属阴,睡时卫阳入里,肌表不固,加之汗出过多,心阴不足而阳不潜藏,故汗出夜卧更甚。汗出过多,不但心阴受损,亦使心气耗伤,故心悸惊惕,短气烦倦。治宜益气固表,敛阴止汗。方中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君臣相配,是为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的常用组合。麻黄根甘平,功专收敛止汗,为佐药。小麦甘凉,专入心经,养气阴,退虚热,为佐使药。合而成方,补敛并用,兼潜心阳,共奏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功,可使气阴得复,汗出自止。

本方与玉屏风散均可用治卫气虚弱,腠理不固之自汗。但本方补敛并用而以固涩为主,为收敛止汗的代表方,善治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玉屏风散则以补气为主,以补为固,属于补益剂,且黄芪、防风相配,补中寓散,故宜于表虚自汗或虚人易感风邪者。

《医方集解》牡蛎散方将小麦改为浮小麦,则止汗之力更强,但养心之功稍逊。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卫气不固,阴液外泄所致自汗、盗汗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运用:若气虚明显者,可加人参白术以益气;偏于阴虚者,可加生地白芍以养阴。自汗应重用黄芪以固表,盗汗可再加  豆衣、糯稻根以止汗,疗效更佳。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病后、手术后及产后自汗、盗汗属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8: “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4:“夫自汗、盗汗两端,昔人皆谓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而立论.然汗为心液,心主血,故在内则为血,在外则为汗,不过自汗、盗汗虽有阳虚、阴虚之分,而所以致汗者,无不皆由郁蒸之火逼之使然。故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天地亦必郁蒸而后有雨。但火有在阴在阳之分,属虚属实之异,然二证虽有阴阳,其为卫虚不固则一也。此方用黄芪固卫益气,以麻黄根领之达表而止汗。牡蛎咸寒,潜其虚阳,敛其津液;麦为心谷,其麸则凉,用以入心,退其虚热耳。此治卫阳不固,心有虚热之自汗者也。”

 【临床报道】

张氏用本方加党参、瘪桃干、五味子甘草为主方,治疗自汗、盗汗46例。共治愈41例,好转5例。痊愈病例中,服药3~6剂者29例,7~9剂者12例,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张柏生.自拟敛汗固表汤治疗自汗盗汗46例。广西中医药 1985;8(6):16]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255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