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 茵陈六两(18g) 栀子十四枚(12g) 大黄二两去皮(6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方解】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伤寒论》用其治疗瘀热发黄,《金匮要略》以其治疗谷疸。病因皆缘于邪热入里,与脾湿相合,湿热壅滞中焦所致。湿热壅结,气机受阻,故腹微满,恶心呕吐,大便不爽甚或秘结。无汗而热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则湿不得下泄,以致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浸 肌肤,则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湿热内郁,津液不化,则口中渴。舌苔黄腻,脉沉数为湿热内蕴之征。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从大便而下。三药合用,利湿与泄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湿邪得除,瘀热得去,黄疸自退。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其证属湿热并重。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若湿重于热者,可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利水渗湿;热重于湿者,可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祛湿;胁痛明显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3.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证属湿热内蕴者。
【附方】
1.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栀子十五枚(10g) 甘草一两,炙(3g) 黄柏二两(6g)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功用:清热利湿。主治:黄疸,热重于湿证。身热,发黄,心烦懊 ,口渴,苔黄。
2.茵陈四逆汤(《伤寒微旨论》) 甘草 茵陈各二两(各6g) 干姜一两半(4.5g) 附子一个,破八片(6g) 功用:温里助阳,利湿退黄。主治:阴黄。黄色晦暗,皮肤冷,背恶寒,手足不温,身体沉重,神倦食少,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紧细或沉细无力。
茵陈蒿汤与栀子柏皮汤均主治阳黄,其证均因湿热内蕴所致,其中茵陈蒿汤以茵陈配栀子、大黄,清热利湿并重,故用于湿热俱盛之黄疸;栀子柏皮汤以栀子伍黄柏,而以清热为主,故适于湿热黄疸热重于湿者。茵陈四逆汤以茵陈与干姜、附子配伍,共奏温阳利湿退黄之功,故主治寒湿内阻之阴黄。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2.方论选录
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下:“太阳、阳明俱有发黄症,但头汗而身无汗,则热不外越;小便不利,则热不下泄,故瘀热在里而渴饮水浆。然黄有不同,症在太阳之表,当汗而发之,故用麻黄连翘赤豆汤,为凉散法。症在太阳阳明之间,当以寒胜之,用栀子柏皮汤,乃清火法。症在阳明之里,当泻之于内,故立本方,是逐秽法。茵陈……能除热邪留结,佐栀子以通水源,大黄以除胃热,令瘀热从小便而泄,腹满自减,肠胃无伤,乃合引而竭之之义,亦阳明利水之奇法也。”
【临床报道】
以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4例,另设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茵陈蒿汤。结果:治疗后血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所需天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一日和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宋春兰,等.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症64例。河南中医 2001;21(5):3]
【实验研究】
用氯仿、乙酸乙酯分别萃取茵陈蒿汤醇提物得到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及剩余乙醇提取物,观察其对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氯仿部位及乙醇提取物有降低ALT活性的作用,且氯仿部位优于乙醇提取物,而乙酸乙酯部位无降低ALT活性的作用,提示茵陈蒿汤的保肝物质是醇溶性的。[董自波,等.茵陈蒿汤醇提物的保肝作用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