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导滞丸
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大黄一两(30g) 枳实麸炒 神曲炒,各五钱(各15g)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白术各三钱(各9g) 泽泻二钱(6g)
【用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开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 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 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歌〗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方解】 本方证因湿热食滞,内阻胃肠所致。湿热饮食积滞内停,气机壅塞,故见脘腹胀满疼痛;食积不消,湿热不化,则大便泄泻,或下痢;若热壅气阻,又可见大便秘结。治宜消积导滞,清热利湿。方中以苦寒之大黄为君,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以苦辛微寒之枳实为臣,行气消积,除脘腹之胀满;佐以苦寒之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又可厚肠止痢;茯苓、泽泻甘淡,渗利水湿而止泻;白术甘苦性温,健脾燥湿,使攻积而不伤正;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化滞,使食消则脾胃和。诸药相伍,积去食消,湿去热清,诸症自解。此方用于湿热食滞之泄泻、下痢时,亦属“通因通用”之法。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热食积,内阻胃肠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为辨证要点。泄泻无积滞者、孕妇均不宜使用。
2.加减运用:腹胀满较甚,里急后重者,可加木香、槟榔等以助理气导滞之功。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痢疾等属湿热积滞者。
【附方】
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木香 槟榔 青皮陈皮 广荗烧 枳壳 黄连各一两(各30g) 黄柏 大黄各三两(90g) 香附子炒 牵牛各四两(各120g)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现代用法: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3~6g,食后生姜汤或温开水下,日2次)。功用: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主治:积滞内停,湿蕴生热证。见脘腹痞满胀痛,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内外伤辨惑论》卷下:“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攻里之剂》:“饮食伤滞,作痛成积,非有以推荡之则不行,积滞不尽,病终不除,故以大黄、枳实攻而下之,而痛泻反止,《经》所谓通因通用也。伤由湿热,黄芩、黄连佐以清热;茯苓、泽泻佐之以利湿。积由酒食,神曲蒸窨之物,化食解酒,因其同类,温而消之。芩、连、大黄苦寒太甚,恐其伤胃,故又以白术之甘温,补土而固中也。”
费伯雄《医方论》卷1:“治湿热蕴结,腹痛泄泻,颇为得力。但黄芩、黄连尚在可减之列,恐苦寒太过,反伤中、上二焦也。”
【临床报道】
用枳实导滞丸治疗慢性便秘患者31例,并设对照组29例,对照组应用果导片。结果:两组服药时间平均为5天,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约7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意义。[周建扬.枳实导滞丸治疗慢性便秘临床观察。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6;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