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桑菊饮组成方剂量和治)桑菊饮组成方剂有哪些,桑菊饮组成,方歌方解,功效作用,

2022-11-17 07:03:10  阅读 137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桑菊饮

桑菊饮

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二钱五分(7.5g)  菊花一钱(3g) 杏仁二钱(6g) 连翘一钱五分(5g) 薄荷八分(2.5g) 苦桔梗二钱(6g)  生甘草八分(2.5g) 苇根二钱(6g)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方解】 本方证为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邪犯肺络,肺失清肃,故以咳嗽为主症。受邪轻浅所以身不甚热,口渴亦微。治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叶味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味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动,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故共为君药。薄荷辛凉疏散风热,以助君药解表之力;杏仁苦降,功善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功能开宣肺气,二药相须为用,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功能而止咳,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三者共为臣药。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

本方从“辛凉微苦”立法,其配伍特点是:一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一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

银翘散与桑菊饮都是治疗温病初起的辛凉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但银翘散有银花配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有桑叶、菊花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热作用,较银翘散为弱,故为“辛凉轻剂”。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主治风热犯肺之咳嗽证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因其为“辛凉轻剂”,故肺热甚者,当予加味后运用,否则病重药轻,药不胜病;若系风寒咳嗽,不宜使用。由于方中药物均系轻清之品,故不宜久煎。

2.加减法:若二三日后,气粗似喘,是气分热势渐盛,加石膏、知母以清解气分之热;若咳嗽较频,是肺热甚,可加黄芩清肺热;若咳痰黄稠,咯吐不爽,加瓜蒌、黄芩、桑白皮贝母以清热化痰;咳嗽咯血者,可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凉血止血;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生津止渴;兼咽喉红肿疼痛,加玄参板蓝根清热利咽。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属风热犯肺或肝经风热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病条辨》卷1:“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2.方论选录

吴瑭《温病条辨》卷1:“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此方独取桑叶、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补金、水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烁肺液,致久嗽成劳者,不一而足。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医者于此等处,尤当加意也。”

蔡陆仙《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桑菊饮亦辛凉解表之通用方也。虽较银翘散之力轻微,然有桑叶、菊花之微辛轻散,又益以薄荷之辛以透上解表,凉以宽畅胸膈;得连翘以清心,桔、杏以宣肺,苇茎、甘草并成其清热宣透、畅行肺气之功能。则凡病之属于风温、风热,症之见有身微热、咳嗽、汗不畅、口微渴着,投之亦有宣肺清热、凉膈透表之功。不过不能冀其如时雨之降,得大汗而解也。此可与银翘散斟酌用之。”

【临床报道】

用本方加减组成的止嗽桑菊方治疗54例咽喉源性咳嗽,疗效满意。其基本方是:桑叶、菊花、蝉衣、杏仁各10g,百部、金沸草、牛蒡子、芦根、连翘各9g,桔梗、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忌食肥甘厚腻、温燥炙_之品,并用淡盐水频漱咽口部。结果:痊愈:48例;好转:4例;无效:2例。[余传星,等.止嗽桑菊方化裁治疗咽喉源性咳嗽。中医药研究 1998;14(5):19]

以桑菊饮加蝉衣内服为主,配合西药疱疹净、病毒唑等抗病毒类眼药水,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42例46眼。结果:服药15天后,46只眼中痊愈28只眼,占60.9%;好转14只眼,占30.4%;无效3例4只眼,占8.7%。总有效率为91.3% 。[魏新记,等. 桑菊饮为主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42例。四川中医 1999;17(4):49]

【实验研究】

实验以解热为指标,在大鼠中测定了口饲桑菊饮的药动学参数,认为其基本上是一室模型特征,t1/2在1.1~2.2小时之间,作用期在6~12小时之间,口服后的药峰时间在2小时以内,与麻黄汤、银翘散、桂枝汤相似,具有吸收快,起效快,排泄迅速,作用维持时间短,符合解表剂的应用特征,表明本方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富杭育,等.以解热的药效法初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2;8(1):1]另有实验尚观察到桑菊饮能明显增加大鼠肾上腺中胆固醇的含量,升高血浆中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降低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此既表明本方对实验性急性炎症模型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又揭示其抗炎作用的产生是通过多种途径整合而实现。[杨奎,等.桑菊饮抗炎作用的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4;(3):44]

本文地址:https://pf.mift8.com/post/258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