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 竹叶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升,洗(9g) 麦门冬一升,去心(20g) 人参二两(6g) 甘草二两, 炙(6g) 粳米半升(10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竹叶石膏汤方歌〗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
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方解】 本方治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而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有汗不解、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兆;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气逆欲呕。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逆为佐。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金鉴》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本方由白虎汤化裁而来。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本证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其中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证。在实际运用中,凡热病过程中见气津已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对于暑温病发热气津已伤者,尤为适合。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使用本方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
2.加减法: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天花粉等以清热养阴生津;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效;气分热犹盛,可加知母、黄连,增强清热之力。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10:“是方也,即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麦门冬、半夏、竹叶也。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此仲景白虎汤变方也。”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竹叶、石膏辛寒以散余热;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故去热而不损其真,导逆而能益其气也”。
【临床报导】
竹叶石膏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日1剂水煎分2~3次服,幼儿频频喂服或分少量多次喂服,15日为1疗程。均常规用西药对症、支持处理,发热期用物理降温、药物处理,随症加减。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红肿及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降至10%以下。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较治疗前减少,但未降至10%以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型淋巴细胞均未见明显好转。结果:本组21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竹叶石膏汤辨证论治本病疗效满意。[郭萍,等. 中医辨证分型为主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