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 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内容包括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等。其中不少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同时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教倡导“贵生”、“养生”,即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追求健康长寿。如 《道德经》 载:“顺乎自然,道法自然”与四时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柔弱者生之徒”与导引、太极、八段锦等运动养生;“无为而无不为”、“恬淡为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与调畅情志,心理养生。 《管子》 谓“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等论述确立了道教养生的思想原则与方法。其对生命科学的影响至今有三大贡献:精气说、炼丹术、养生药。道教分为道论和道术,道家在道论中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又以种种技巧性的道术实现其目标。如气功、导引、按摩、食养、房中术等,对中医养生学影响尤为明显 [1] 。
“九大仙草”出自唐开元年间的道家经典 《道藏》。道家饮食养生之道在取材上非常推崇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肉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在现代养生保健中依然使用,其作用不断地得到临床和实验研究的证实。
1 石斛———补阴药石斛为兰科多年生草本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美花石斛或马鞭石斛等的新鲜或干燥茎。甘而微寒,入胃经,
擅长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可用于热病伤津及胃阴不足。又入肾经,滋养肾阴清虚热,兼有养肝、明目及强筋骨的作用,可治肾阴不足或肝肾阴虚所致咽干而痛、虚热不退、筋骨痿软,腰膝酸痛、目暗不明。鲜石斛以色黄绿、肥满多汁、嚼之发粘者为佳,清热生津力强,温热病邪入营血,高热烦渴者适用;干石斛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以滋阴清补为长,热病后期,阴亏虚热者适宜。
石斛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多糖类、生物碱类、Stilbenoids类等 [2] 。现代研究发现其能促进胃液的分泌而助消化,使蠕动亢进而通便;能提高免疫功能,提高癌症病人外周淋巴细胞E-RFC 的形成率;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对眼睛晶状体中的异化变化有阻止及纠正作用;对半乳糖性白内障有延缓及治疗作用。石斛碱有一定镇痛解热作用,其作用与非那西汀相似而较弱。石斛还可降低心率、血压,减慢呼吸,以及降血糖等。
2 天山雪莲———祛风湿药天山雪莲为菊科植物大苞雪莲花的带花全株。维吾尔医称其能补肾活血强筋骨、营养神经、调节异常体液,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肺寒咳嗽,小腹冷痛,白带过多等。 《新疆中草药》 谓其:“祛风胜湿,通经活血”。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苦温, 《本草纲目拾遗》 载:“能补阴益阳,治一切寒症”,用治肾虚阳痿、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又能祛风胜湿,尤宜于风湿痹证而寒湿偏胜者,可单用泡酒服;还能活血通经、调冲任而止血,治疗下元虚冷,寒凝血脉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带下。
天山雪莲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糖类、黄酮、黄酮苷类、香豆精素、木脂素类、倍半萜、生物碱等 [2] 。现代研究发现其有抗炎、镇痛、解痉、祛痰平喘、利胆、抗胃溃疡及增加心输出量、减缓心率、扩张血管、降血压、抗癌、抗自由基、抗疲劳等作用。此外还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活性,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中枢神经。临床应用于腰腿痛、风湿病、妇女小腹冷痛、雪盲、牙痛、外伤出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3 人参———补气药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人参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温。
是大补元气、救脱扶危、补脾益肺、安神益智之佳品。其补气范围广,而且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功无药可代,为拯危救脱要药,最宜于因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等所致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 《神农本草经疏》 谓其“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 《本草纲目》 谓其“治男妇一切虚证”。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等。
人参主要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等适应原样药物。现代研究发现其有强心、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抗缺氧和保护心肌、平衡中枢神经系统、双向调节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增强造血功能、降血糖、兴奋肾上腺皮质系统、促性激素样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促进大脑学习和记忆功能、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等作用。临床常用治高血压病、心肌营养不良、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神经衰弱、贫血、高血脂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3] 。
4 首乌———补血药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生首乌补益力弱,且无收敛之性,功偏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多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及肠燥便秘等;制首乌甘涩微温,不燥不腻,入肝、肾经,长于补肝肾、益精血,且可收敛精气,为滋补良药,尤为治须发早白、脱发、早衰之要药,尚可强筋骨、化浊降脂,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首乌含有磷脂、羟基蒽醌类衍生物、二苯乙烯苷等 [2] 。现代研究发现其所含卵磷脂,是脑组织、血细胞和其他细胞膜的组成物质,有促进血细胞新生和发育,增加肝糖元作用。首乌煎剂能增强免疫,对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增强 T 淋巴细胞功能为主;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抑制单胺氧化酶活力,抗衰老;还有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寒、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5 茯苓———利水药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神农本草经》 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甘则能补,淡则能渗,善于利水通窍,为利水渗湿和治痰要药,常用于痰饮目眩、心悸怔忡等。且能健脾补中,渗湿而止泻,使中焦清升浊降,故常用于脾虚湿盛之食少体倦、便溏泄泻。又能补脾而助气血生化之源,同时有养心安神之功,对于心脾亏虚所致的惊悸失眠等有良效。
茯苓含有茯苓多糖、β- 茯苓聚糖、茯苓酸、三萜类、麦角固醇等成分 [2] 。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降血糖、增加心肌收缩力、抗变态反应、抗炎、清除自由基、抗皮肤色素沉着、增强胰岛素活性、增强免疫、护肝、降低胃液分泌等作用。临床用于水肿、胃潴留及慢性胃炎、妊娠晨吐、心悸、婴儿腹泻、梅尼埃病、脑血管病、肿瘤等。
6 肉苁蓉———补阳药肉苁蓉又称“马芝”、“地精”,为列当科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性味甘咸温质润,入肾经,既补肾壮阳,又益精血,故可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阳痿不育、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入大肠经,能补益精血而润燥滑肠,常用于津枯肠燥便秘,对老人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者尤宜。
肉苁蓉主要含有葡萄糖、蔗糖、甘露醇、琥珀酸、β- 谷甾醇、胡萝卜苷、8- 表马钱子苷酸、黑立脂素苷和 7 个苯丙苷类成分(麦角甾苷等)、苁蓉素、梓醇、丁香苷、红景天苷、2,5- 二氧 -4- 咪唑烷基 - 氨基甲酸、硬脂酸、甜菜碱等;新鲜花序中主要含有 6- 去氧梓醇、黑立脂素甙、8- 表马钱子酸葡萄糖甙和半乳糖醇等 [2] 。现代研究发现其有降低血压作用,且能促进唾液分泌;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还能调整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代谢、增强记忆、抗氧化、抗凋亡、抗衰老、利尿作用。肉苁蓉对阳虚和阴虚动物的肝脾核酸含量下降和升高有调整作用。有激活肾上腺、释放皮质激素的作用,可增强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的促黄体功能,提高垂体对 LRH 的反应性及卵巢对 LH 的反应性,而不影响自然生殖周期的内分泌平衡。所含的无机盐和亲水性胶质类多糖有通便作用。
7 灵芝———安神药古代用灵芝有“青、赤、黄、白、黑、紫”等“六芝”之分,现代 《中国药典》 规定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补中,增智慧,不忘”、“益脾气,安神”、“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灵芝甘苦气香,药性平和,归心、肺、肝、肾经。既善补气、养血、安神,为治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多梦、健忘、体倦神疲,或虚劳短气、不思饮食等症之良药;又擅补益肺肾、止咳平喘,为治肺肾两虚、久咳气喘之妙品,尤其对痰湿型或虚寒型疗效较好。
灵芝主要含有多糖类、三萜类、核苷类、呋喃类衍生物、甾醇类、生物碱类、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类、倍半萜类、无机盐等 [2] 。灵芝多糖具有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及抗肿瘤作用;三萜类化合物能净化血液,保护肝功能;灵芝多种制剂分别具有镇静、抗惊厥、强心、抗心律失常、降压、镇咳平喘作用;此外还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过敏、保肝等作用。现代为治疗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症、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律不齐、急慢性肝炎及肿瘤之辅助用药。
8 珍珠———安神药珍珠为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圆珠状物,味甘咸,性寒,质重沉降,入心、肝经,重可镇怯,故有安神定惊之效,主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甘寒益阴,善清心、肝之热而定惊止痉,用治小儿痰热之急惊风、癫痫、高热神昏、痉挛抽搐;且有清肝热、明目退翳之效,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之目赤涩痛、眼生翳膜等眼疾;清热解毒、生肌敛疮,可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溃烂、疮疡不敛。 《本草汇言》 谓其:“镇心,定志,定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 《证类本草》 称:
“傅面令人润泽好颜色”,即有润肤祛斑之效。
珍珠主要含有碳酸钙、有机物等。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退热、抑制皮层电活动、促进创面肉芽生长、保护眼睛、抑制中枢、抗溃疡、促进骨形成、凝血、抗氧自由基、抗辐射等作用。眼科疾病(如白内障等)、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科创伤中均有应用。
9 冬虫夏草———补阳药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性味甘平,归肺、肾经。功能补肾助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为平补阴阳之品。
性平力缓,宜于病后体虚及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劳嗽、咯血以及肾阳虚之阳痿、遗精、腰膝酸软。
冬虫夏草主要含有麦角甾醇类、D- 甘露醇、虫草酸多糖醇、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多种核苷、维生素及生物碱等 [4] 。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调节心律、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抑制血栓形成、保肝、防治肝纤维化、镇静催眠、抗衰老、抗应激、祛痰、平喘、抗炎、抗病毒、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作用,对性功能紊乱有调节恢复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性功能低下症、心律失常、肺心病呼吸衰竭、慢性肝炎及肝纤维化等。人工培养虫草菌丝体在抗衰老、抗应激、免疫作用、镇静、催眠和对心血管作用方面不低于天然虫草,抗心律失常、降血脂也有效果。(节选自 2011 广东道教文化节 《问道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