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是一种价值名贵的中药材,但是鹿茸分为不同的种类,比较常见的就是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但是这两种鹿茸属梅花鹿茸最名贵,而且营养价值最高,主要是年幼的鹿角,但是经研究发现不管是哪一种鹿茸,只要是对症用药,方法和疗效上都是不错的。
梅花鹿,别名花鹿,鹿,分布东北、安徽、江西和四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
马鹿,别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属于偶蹄目鹿科,大型鹿,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夏毛短,通体呈赤褐色,冬毛灰棕色。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
两者都可以滋补,属梅花鹿茸最为名贵。鹿茸系雄性鹿尚未骨化而密生绒毛的幼角,因种类不同分为梅花鹿(黄毛茸)、马鹿茸(青毛茸)两大类。采收方法又分为锯茸和砍茸两种:锯茸是将两个幼角锯下,呈圆柱形,锯口直径3厘米左右,有蜂窝状小孔,表皮呈棕红色或棕色,长满灰黄色的毛茸;砍茸是将脑骨前端平齐砍下,幼角采收后,经加工切成薄片,干燥后制成。
鹿茸在加工切片中,由于切片的部位不同,其形状、名称和质量也不同。幼角的顶部外皮较厚,但很细嫩,因而呈棕黄色,有光亮,皮内为半透明黄白色,油润似蜡状,刨制成薄片,称为血片;角的中下部为黄色或洁白色,刨制的片称头沙片;接下的部位为二沙片;最末端的角已骨化,不能入药。鹿茸质柔韧,体轻气微腥,味稍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