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的差别
1
《伤寒论》薄薄的一本书,里边的方子不提病机。
就是你有什么症状,用什么方子就行了。
至于桂枝是干什么的,茯苓是干什么的。
没写。
人是有好奇心的,为什么会补气?为什么能补气?
你不给我一个答案,这个方子能放心喝吗?
为了让大家喝个放心,后世医家就发明出归经理论,左升右降理论,什么药归什么经,比如说,桂枝归心经,柴胡归肝经等等,都是想象一下,究竟是不是这样?
配合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你看市面上的中医书,洋洋洒洒,下笔好几千言,其实就是
胡说八道。
2
《伤寒论》没写药性药理,是怎么知道的呢?
大家都知道《伤寒论》是一部经典,但是在漫长的时代,人们运用的并不是很广泛,直到清末民国初年,才有一批经方家用这个方子减去那个方子,得出这一味药的作用。才慢慢的对药性,药理有个摸索。至于是不是真理,我也不敢说,事情就是这样的。
今天写一下四君子汤,和补中益气汤,这两个在中医补气界赫赫有名的方子。
3
肢体倦怠乏力,呼吸短气,动则气促
声低悚言,面色萎白,食欲不振
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
甚或虚热自汗,脱肛、子宫脱垂
一般来说,这都是气虚的表现。
4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去芦,(10g)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细缓。
【方解】 本方主治脾胃气虚证。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则导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方中以人参为君,甘温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以白术为臣,苦温健脾燥湿。佐以茯苓,甘淡渗湿健脾;苓、术合用,健脾除湿之功更强,促其运化。使以炙甘草,甘温调中。全方配合,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这个是教科书的解释,为了让大家吃着放心,满足一下大家的求知欲。不看也罢。
并且呢,人参也不是甘的,人参尝起来是苦的,你们有条件可以找根人参嚼一嚼。不知道教材为什么写甘的?
这个方子与其是说是一个补气的方子,还不如说是一个健脾的方子。
气的两种来源。
一种是爹妈给的先天肾气。
一种是后天自己补来的脾胃之气。
脾主运化,喜欢干燥,讨厌潮湿。
茯苓是一种松树根下的菌类,它的力道就是把湿气从阳的方面化解掉。就像太阳蒸发掉水分。
岳美中教授用一味茯苓饮治疗脱发的医案——中医秘方系列
(关于茯苓的药性,看公众号:中医师吴剑波 第67篇文章)
和他相对的就是猪苓,是枫树下的一种菌类,从阴的方向把湿气化解掉,相当于疏通一下城市的下水管道。
白术的是燥脾,就是把湿气从脾里,肉里边抽出来,好让茯苓散发出去。
二者是一个经典组合,各做各的事,加起来就是一个湿气抽水机。
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啊,十全大补汤,这些汤你不能说它没有效。只不过和张仲景的方子比,性价比太低。
以人做个比较的话,这些方子就是你家附近修手机的,张仲景的方子就是华为公司的手机工程师。
后来发现吃了这个方子后脾胃闷闷的,气不通,加了一味陈皮,帮助行一下气,叫五味异功散。
陈皮还不够的话,再加半夏,去一下痰,叫六君子汤。
半夏这味药——中药系列01原创
(半夏的药性,可以点击这篇文章)
还可以加木香跟砂仁,木香是加强脾胃行气的效果,砂仁是引气入丹田的药,能够把这个气拽下来些,让这个方子补得深一点。
5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组成】 黄芪一钱(15~20g) 甘草炙(5g)各五分 人参去芦,三分(10g) 当归二分(10g) 橘皮不去白,三分(6g) 升麻三分(3g) 柴胡三分(3g) 白术 三分(10g)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胃气虚。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觥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苔薄白。(2)气虚下陷。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久疟等,以及清阳下陷诸证。
【方解】本方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草健脾益气为臣,共以收补中益气之功。配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均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为补气方中的使药。综合全方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一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可以自愈。中气不虚,则升举有力,凡下脱、下垂诸证可以自复其位。
上面的是教科书的解释。为了满足一下你的好奇心,求知欲。对我来说,一堆废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补中益气汤
这个是元朝的李东垣创的这个方
一般的中医治疗胃下垂,子宫下垂,认为能把这些东西提起来,效果嘛,一般般。有这些症状的我一般用李可老中医的提垂汤。
李可老中医治疗胃下垂等中气不足的一个方子#2022.8.5
可以点击
这个方子最重要的两味药,一个是柴胡,一个是黄芪。
里边加了点补血的当归,补气的人参,升麻虽然带了个升字,并不能升,化脾胃污浊之气的。顺气的陈皮,去脾湿气的白术。
补气药,通气药,然补血药,补脾胃的药都有。看症状你也可以自己加。
治疗伤口久不能愈合的一味药——黄芪,能否常喝?
(
关于黄芪的药性,看这篇文章)
卫气的四个来路
一是命门之火蒸腾上来的足太阳膀胱经的寒水之气。
从两肾中间出发,沿着后背的足太阳膀胱经上至头顶,然后从脸部化为津液,扑灭五脏的虚火。
二是,来自胸中的宗气,肺主皮毛,一部分肺气也化为卫气。
三是 ,从身体侧面上来的三焦之气,三焦之气它也会汇聚到胸中,变成胸中大气的一部分,所以三焦之气也卫气的一个来源。
四是,太阴脾吸收了营养,吸收了能量,然后会从心脏输布到血管里面,再从血管分到血管外面,也就是从营气分化成卫气的这条路。
中医,是一门科学——从干姜附子汤、桂枝新加汤治疗营卫之气说起#2022.8.8
(关于卫气的四个来源,可以看这篇文章)
其中第三条路,是命门之火蒸腾着阳气从三焦到达肺。
补中益气汤是走这条路的,是补三焦之气的。
黄芪是专补三焦之气的,柴胡是把三焦这条路打通。把黄芪的气引入肺,引入腠理皮肤。
小柴胡汤是清三焦的。
补中益气汤是补三焦的。
补中益气汤的应用非常的广泛。
见效最快的就是治疗老年人的气虚感冒。
反正治疗感冒桂枝汤是从补脾胃第四路补充卫气的。
补中益气汤是从第三条补充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
术语叫甘温除大热
补中益气汤还可以撑住人体气机的这个框架。可以把这个坏的能量给抵挡住。
这种阳虚阴实的,肿瘤啦,癌症啦,虽然不能打掉,可以给你挡住,避免它的继续发展。
小孩子熬夜读书的,脑细胞都累坏了,口舌也生疮了,他可以提起元气,到头上去,补气生血。最好再配上一个当归补血汤,补充一下脑细胞的能量气血。
等等等等,它能补充人的元气嘛。
6
中医补气的方子一般用的就是这两个,再加上一个参苓白术散。
药味不同,大同小异。无非是健脾,顺气。
学完这篇文章,基本上补气的方剂就会了。
我天天喝的一个豆糊,相当于一个参苓白术散,效果非常的好。
每天一碗养生豆糊,避免得病去医院——中医养生文化系列
中医不在学,而在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看透了这个世间
还依然热爱它
才是勇敢的人
才是肾阳充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