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研,笔者除曾参加过经络学说、“经络感传现象”等课题的研究之外,其他参加的不多,经验很少。但通过长期临床接触和思考,结合文献资料的学习,也有一些看法和体会,并有所建议。现分点阐述如下,请指正。
中医科研的内容,从大的说,当然是继承、发扬两大方面,而研究工作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先说继承。总的是将中医学历代以来的经验和理论加以整理总结,然后用正确的观念、方法加以阐明并达到尽量的统一,这个工作已经做了很多。
再说整理文献,即所谓“钻故纸堆”。当然要“钻”,因为祖国医学至今已几千年了,祖先留下来的遗产,典籍浩繁,所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即是。而历代以来,又因发展的时代、地域、社会环境等的不同,相距跨度太大,又加中医学有模糊笼统、不能定性定量等特点,所以学说纷纭,门派林立。有的内容很不统一。大的如“外感病”,就有“伤寒”、“温病”之争。即有的用《伤寒论》的学说分类,有的用“温病学说”分类,同是“温病学说”又有“卫气营血”与“三焦学说”之分……这是指大的内容。小的则如一味(种)中药的品种真伪,一个针灸穴位位置和功效的大小等等,都要通过严格鉴别整理,以达到基本上的统一,从而为下一步发扬提高提供可靠的基础。
在这个继承工作中,要防止两个倾向:
(1)是要防止那种纯儒家经学式的研究倾向,以经注经,只在文字字面上用力。而是要着眼于实质性的探讨,紧紧结合临床加以整理。比如《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只要临床实用上“同”的多,就照“同”的看法大致先统一起来,以便于临床上的推广和提高。当然,主张“异”的,也应争鸣,但可以放在后一步或次要的地位,或放在另一场合,不要误了大方向的速度。因为时代、时间、环境都不等人。任何事物,不进则退,不振兴就衰退,是应该有“紧迫感”的时候了。中医学已经冲出国门,外国人也已在积极研究之中,出现了所谓的“中医热”。专以学术而论,这当然是好现象。但笔者的看法,他们很少或没有我国古代文化哲学等的基础,一句话,没有我国古文化的修养,所以在方向思路上也不如我们;但他们有过硬的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如果一旦方向对头了,那速度将会超过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医学的故乡,我们不能落在他们的后面,我们应该有这个警觉。例如,对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就笔者所知,日本医界就做了很多工作,而且起步早。他们因受西医学观念框框的影响,所以对中药用西医药理学的研究,如中药的成分分析等等,很有成果,但因对中医的辨证论治不够重视,更不明中药的疗效是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之下才能取得的道理,所以得出的常是“废医存药论”(即只肯定中药而否定了中医的理论)。可是如果反过来说,万一他们有所“醒悟”,绕开这个弯子,改而采用其他学科的方向和路子研究的话,那么因其设备好,仪器精,就很可能超过我们。据知近年国外已有许多学者在重视我们的阴阳、经络等实质的研究。
(2)是要防止那种形式主义,为研究而研究,只作泛泛之谈的倾向。更要防止那种为应付升职称、赶浪头,硬凑资料的弊病。所谓“论文”,就应该是有明确论点的文章。所以应当提倡那种资料翔实、引经据典、深入领会、融会贯通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有论据、有分析、有血有肉的、对今后发展提高有用的研究。这是说的理论方面的研究和继承。
再说临床方面的继承与总结,这又是量大而进行得最多的工作,也是中医学的优势之一,因为这是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对这方面,笔者也有所建议:
在总结临床疗效中,那种模仿西医学方法,一味追求百分率等等指标的方法,似乎并不适当。因为:(1)中医本身在研究叙述的方法上就有“模糊笼统”的特点。中国古代有过数学,但也由于中医方法学的特点之故,它的数学,没有正式用于医学。所以古医书上说到疗效时的如“十愈八九”、“十之二三”等等,都没有精确定量的意义。有的甚至只说“瘳矣!”就是说“好了!”好多少?如何好的?几个中好一个?都没说清,就更是不精确了。(2)如前所述,中医疗效,要以“证”为主,即以全身反应的“综合表现”为主。因此“个体差异”性很强,有效时,对某个病人来说,可以高而全面,甚至出现奇效。但普遍“重复”率差,所以标准不一,不像西医学,原来就定性定量。可以用具体数字来判断疗效。(3)现在可以看到,中、西医学对所谓“病”、“痊愈”的含义标准也大有区别,即什么叫“疾病”?什么样的状态叫“痊愈”?中、西医学之间的定义也大不相同。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前举的西医的“神经官能症”,用早日西医的观点来看,它就不算是什么病,而用中医学的观点看,就是大大的病。又如肝炎等慢性炎症,有的病人各项检查指标都已正常,西医说已经好了。但病人还有全身反应而满身不舒服时,再找西医,西医说已经好了。可是一找中医,却说是有病的。又如“血尿”,中医要到肉眼可见尿中红色了,才知道是病,因此不见红色就说病好了,而西医用显微镜一查,镜下血尿,证明确是没好的。因为中医是以全身心着眼的。当然,应该说明的是西医现在也已在重视全身心的健康了,不能用老眼光看。但在总结疗效,特别是以往的疗效对比时,应该注意这一特点和差异。(4)同上道理,那种以西医标准定病名(即“辨病”)用中医的方法“辨证分型”(即“辨证”)治疗,特别是又用西医的标准定疗效的做法,好像也是不恰当的,它不能体现出真正原来中医的疗效来。那么这标准如何定?到底如何办更好?个人也提不出更好的办法,只是感到在方法思路上还须加以注意。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思路,笔者认为对中医经验疗效的总结,也许应该放在以“个案”(个别病例)的经验总结为主。目的不是求百分率,而是由此深入分析、探讨它的机理,给人以思考和启迪。除了继承这个经验之外,特别是提供一种思路,然后加以发展提高。这样总结,最适宜发挥老中医及“纯中医论”者的特长。他们只要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其他可以不管,下一步由其他人接着做,找出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的解释,然后加以发展。所以建议多出些这类的医案集。病例不求多,但求能经验确凿、辨证明确、说理详尽、丝丝入扣,能启迪后学即可。比如前面所举《蒲辅周医案》17页中“胸痹(心绞痛)”的例子就给人很多启示:这样复杂危重的病为什么能治好?道理何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机理何在?如何抽出它的精华加以升华成新的理论?等等。都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再说发扬,就是上述继承基础上的提高。发扬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现代化。这是中医科研的当务之急。因为事实证明,任何科学只有和当代的科技成果结合了,才能迅速地发展,中医学之所以长期来发展缓慢,就是历代以来没有及时引进当代科技成果的缘故。
那么,如何现代化?
(1)是通过现代医学(即西医学)的途径进行现代化。这个路子看起来似乎应是首选的,而且正在进行之中。但是,如前一再所说的,这个路子要十分警惕完全用现有西医学的标准为取舍的影响,否则反易滑入“好心否定中医”的歧途,以致事与愿违。而且那种以西医实验科学为基础,用“还原论”的思维方法(即将机体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原子……由大及小,将机体层层“还原”成最细小的单位的一种思维研究方法)去研究中医学的路子似乎并不适合中医学的特点。这个路子用来证明“中医学是可以用西医学的概念方法解释的”这样的结论是很有力的,但它不能沿着中医学的优势特色发展,所以又似乎不是一条最理想的路子。
(2)是通过多学科的途径直接研究发展中医学,如利用声、光、电、磁、控制论、信息论等等。这是一条很受重视而且很有苗头的道路,这是一条最能体现中医学特色而可扬长避短的捷径。比如利用其中的控制论就很有前景,尤其是其中的“黑箱论”。如问中医学的长处是什么?高度概括起来是:整体观念,动态平衡观念,整体功能调整的方法。这三者最后就集中落实在“辨证论治”上,中医的长处就在这里。那么“短”在哪里?它就短在从来没有或很少打开过人体这个“黑箱”。历来中医生看病,就是围绕着这个“黑箱”不断进行调整,最后使机体功能达到平衡而病愈的。因此,如果从“生物控制论”的角度看,几千年来,中医代代名医辈出,典籍浩如烟海,洋洋洒洒,总括起来,只是一句话:都是在应用着调整“黑箱”的艺术,而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了。例如前举蒲老治疗那位“胸痹(心绞痛)”的例子,蒲老就是调整能手,他用了他的学识经验,在不打开这个“黑箱”的条件下,把这个该是当时最难修理的“烂黑箱”给调整好了。这就是中医的特色、精华,是“宝库”中的“宝”!
基于以上思路,追本溯源;中医的成功在“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核心在重视机体、疾病的“动态变化”。疾病、机体是不断变化的,医生的水平又是各人不同的。而同是一个医生,水平也会随着不同时期而不同。因此打个比喻:看病,严格地说,就如同空战,即迅速运动中的飞机射击迅速运动中的飞机。飞机上有自动跟踪瞄准设备,飞行员可以借助自动仪器进行调整,然后跟踪、套准目标,电钮一按,敌机击落。那么看病应该也可这样,可以设想:将疾病各种因素换成各种数据,比如中医“证”的各种数据;医疗条件也变成各种数据,用数据“调整”或“击中”数据,这样一来,看病就可百发百中了。当然,机体、疾病远比飞机复杂,说到底它不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更没有“说明书”和“仿单”,未知数还很多,但这应该是一种思路和方向,如果因此有所成就的话,那起码是医学上的一个飞跃。
【问】说了半天,中医学的精华到底在哪里?有哪些?
【答】这个问题的范围可就大了,以笔者的水平是答不出来的。但因“宣传中医,匹夫有责”,所以也谈谈个人的看法。
中医学的精华,从大的总的说,至少有两大方面;
(1)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祖先积累下来的经验,它多得的确浩如烟海。它包括中医学的各种独特的疗法以及丰富多样的中药,只要认真鉴别研究,都是宝库中的宝。据知目前真正发掘研究的还占极少数,但已大显功效初见光芒了。就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边就有几千种中药,但真正用在临床上的还不是太多,所以说这里边的潜力就大得很!它们都是中医精华的一部分。
(2)是中医学的思路,即常说的思维方法。这是更大更深的精华所在。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对比、结合与启发,人们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的确是我们祖先从另一角度走出来的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条路从宏观的、动态的,从另一方面指出了医学的秘密与道理。现在看来,它的优越之处,不仅仅是补足了西医学的一些缺陷,更重要的是它从总的方面提供了很深远的哲理思考。
比如说中医的“辨证论治”,它就给人很多宏观的、整体的思考。为什么中药要在“辨证”之下使用了疗效才全面?这个“证”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笔者说它在“功能调整”这个层次上,当然远不止此,那么到底在哪个层次上?
上面这些,如果正确地发扬出来,那就是更大的精华所在。
对培养中医从业人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培养中医人员,是一个长远的、复杂的问题,又是一个能否振兴中医、弘扬祖国医学的问题。十分重要,个人看法如下:
(1)大力培养中医的研究人员。鉴于中医学的研究工作内容广而杂,将牵涉到各学科领域,有的要深入到哲学的领域和层次。其实,每个科学学科的学理,到头来也都要上升到哲理范畴的。中医学因为历史久远、范围大,有的古今概念方法相去甚远,更是如此。
所以中医的研究人员除须精通中、西医学之外,还要兼通其他各学科的知识,要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甚至九流三教都懂,知识面越广越好。这样才能从更高更广的视野理解中医学。
但医学又是实用科学,不能只顾纸上谈兵,既要做理论,又要深入临床实践,因此培养临床的辩证思维能力又很重要。所以学制还须长,长的部分或者可放在研究生阶段。因为现在已可看到,只有这种“全才”,才能胜任今后艰巨的中医研究工作。这样虽然费时费力,但这是科学的千秋大业,更是我们祖国特有的大业,国家要不惜重本。其实这个工作迟早是要做的,时代已“逼”着急需做了。
个人看法,这类研究人员,数量不必太多,但求高质量,更要选那些基础扎实、有兴趣、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敢于为科学而奉献的人来培养。因为他们是中医振兴的骨干力量,很不容易。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西医学习中医问题时曾说希望能出几个出色的理论家,指的就是这类人员。现在老一辈虽然已在为这事业而奋斗,但未来主要还是看新一代理论家的努力。
(2)大量培养以临床治疗为主的人员。这类人员学的内容和研究人员相比可相对少些,学制当然也可短些。这类人员数量要多,所以专科、中专等都可,也包括带学徒的方式。他们工作后,以临床看病为主。当然各人禀赋努力不同,有条件的也可升入研究人员的培养。其实从这类人员中挑选吸收研究培养人员,可能更有优势,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兴趣、志向、毅力与才能等等。
但是,应该十分值得重视的是,不管是哪一类人员,在入学之初,首先一定要切切实实地(决不是泛泛地、口号式地)告以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看待祖国医学的精华与糟粕,去看待中、西医学的异同与实质,一定要讲深讲透,要使他们真正懂得祖国医学的真正价值!以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生乃至中西结合的名家,否则,如果观点不明确,以后要么滑入民族虚无主义,信心不足,自己否定自己;要么滑入神秘主义,盲目自信,夸夸其谈,浮而不实。这样对专业、对学术都不利。总之,一句话:先要扎扎实实地上好医学哲学一类的基础课,才能获得打开宝库的“总钥匙”!
(4)在中医院校教学内容上,当然是应该兼学西医的,但那种中、西医学内容同时交叉上或同时上的办法似不适宜,这样更易引起他们认识观念上的混乱。应该先后分开来学,哪个先学?我看干脆先学西医内容,以便与中小学时学的生理卫生知识配套联结,而且同样要学好。学完之后,再重点抽个阶段先学医学哲学的基础课。学好了,明白了,再进入中医专业的学习。
附:《蒲辅周医案》
胸痹(心绞痛等)
苏××,女,36岁,于1964年4月29日初诊。
发病已六年,1958年因心前区阵发性剧烈绞通住进莫斯科医院检查,诊为心绞痛。经治疗未效。1959年回国后渐觉腰部绞痛继起,向下放射,小便检查有红细胞,肾盂造影未发现结石。1962年初即住进某医院,渐致不能起床,1963年初右胁下绞痛,化验检查谷丙转氨酶400单位,并经各种检查确诊为:(1)心绞痛,(2)慢性胆道炎、胆绞痛、发作频繁,每日5~7次,胸痛彻背,牵引肩背及上腹掣痛,胸感发憋气短,指甲发青,略有咳嗽,疼剧时大汗出,据述前不久汗出浸湿之内衣拧出半盆汗液约2000毫升,右胁下绞痛及肾绞痛亦经常伴随而作,或单行发作性疼痛,有恶心,口苦,大便偏干燥,睡眠亦差,形体尚胖,面色苍白,腹不满,卧床不能下地活动已年余,经用各种方法治疗均未见效,病情反日渐加剧而于1964年4月29日请蒲老会诊。脉象寸尺沉弱,右关动数,左关弦细,舌质略淡,后根苔薄秽腻,月经尚不太差,据病程已久,肝胃失调,心脾不和,阳气不宣,宗气阻滞,以致胸痹绞痛走窜,属胸痹,先宜通阳宣闭,降逆和中。处方:全瓜蒌(打)六钱(旧计量单位,1钱约等于3克),薤白三钱,枳实(炒)一钱,法半夏二钱,柴胡一钱,降香一钱,三剂,每剂煎二次共160毫升,分两次温服。
1964年5月11日二诊:药后心绞痛次数减少,大发作仅两次,一般发于饭后,疼痛程度减轻,服药当天很少发,停药则发作尚频,胆绞痛发作一次,饮食稍增,大便每日一次,脉象寸尺沉细,右关弦缓,左关弦细,舌正红,苔秽腻略减,续宜理心气,和胆胃。处方:茯苓三钱,法半夏二钱,广陈皮一钱,枳实八分,竹茹一钱,九菖蒲一钱,远志一钱,白芥子(炒)一钱五分,高良姜一钱,川楝子(炮焦)二枚,麦芽二钱,三剂,隔日一剂。
1964年5月19日三诊:服药后心绞痛很少发作,吃油腻物或喝牛奶后尚易诱发,右胁下疼痛阵发如前,伴有恶心,上肢及下肢经常起紫斑,大便已不干,精神更见好转,脉象左脉渐缓和,右沉细涩,舌正红、腻苔再减,续宜原方佐以行滞和络之品。处方:茯苓三钱,法半夏二钱,广陈皮一钱,枳实(炒)八分,九菖蒲一钱,远志(炒)一钱,白芥子(炒)一钱五分,川楝子(炮焦)二钱,川芎八分,桃仁一钱,血竭五分,血琥珀五分,焦山楂一钱五分,麦芽二钱,三剂。
四诊:紫斑消退,心绞痛未犯,仍宗原方再服三剂。
1964年6月22日五诊:精神更见好转,能下床活动如散步等,前天进行肝穿刺,病理变化属迁延性肝炎,现觉胃不舒,泛酸嘈杂,口酸,呕吐一次,大小便正常,出汗较少。脉象两寸尺沉细,右关沉弱,左关弦细涩,舌质正常无苔,由肝胃不调,心气未和,治宜调肝胃,降逆气佐以养血。处方:党参一钱五分,茯神二钱,小麦(炒)三钱,当归二钱,白芍二钱,熟地二钱,狗脊(炮)一钱,法半夏一钱五分,代赭石三钱,干姜四分,黄连五分,琥珀五分,沉香三分,第一煎煎一小时,取150毫升,分三次服。
1964年9月3日来我院门诊:出院已一个多月,住北戴河休养,心绞痛仅犯过三次,每次疼痛时间较短,疼痛程度亦轻,但仍彻痛和向右臂放射,伴有憋闷感,走路气短头晕,不发时已能稍微活动和散步。右胁下绞痛比较稳定未发,有时腹胀及胃脘疼痛,心情依然很悲观,时时欲哭,睡眠不好,脉象沉细微弦涩,舌质正,中心微有秽苔,脏腑失调,五气不和已久,但病情逐渐好转,宜续调肝胆,滋心脾。处方:炙甘草一钱五分,杭白芍三钱,小麦(炒)四钱,大枣(劈)四枚,茯苓三钱,枣仁三钱,香橼皮一钱,高良姜一钱,焦山楂二钱,麦芽三钱,血琥珀五分冲服,七剂,隔日一剂。
1964年10月23日再诊:上方随症加减三次,症情趋向稳定,绞痛很少发,饮食亦好转,唯少腹有时发凉,脉沉细,舌正无苔,续宜强心气,养肝脾以资巩固。处方:黄芪二钱,党参一钱,白术一钱,茯苓二钱,炙甘草一钱,当归一钱五分,白芍一钱,熟地二钱,五味子八分,远志(炒)一钱,陈皮七分,肉桂(后下)二分,七剂。慢火浓煎二次,共取300毫升加蜜一匙,分两天四次服。最后改用丸剂,朝服养荣丸一丸,晚服左归丸一丸。至11日底症情更为好转,食欲增加,精神大振,睡眠亦佳,体力增强,活动已不气短,诸症皆平稳,脉缓有力,舌正无苔。欲回新疆工作,遂嘱续服养荣丸每日一丸,以善其后云。
按:本例现代医学确诊有。(1)心绞痛,(2)慢性胆道炎、胆绞痛,(3)迁延性肝炎,(4)慢性肾盂肾炎、肾绞痛等症。并长期住院卧床,病情极为复杂,蒲老根据中医审证求因:不外是六淫之邪,由表入里,未能及时透邪外出,以致附着脏腑,或内伤七情以致机体功能紊乱,或两者相合为病。今患者病程已六年,脉寸尺沉弱,体质已虚,而见症皆实,如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胸感憋闷,指甲发青,恶心,大便干,右关动数,左关弦细,知其气机闭塞,胸中阳气不宣,急则治标,逐以括蒌薤白半夏汤加柴胡、枳实、降香通阳宣闭,调和肝胃。服后疼痛次数及程度皆大减,但停药则发作仍频且甚,右关由动数转弦缓此胸中阳渐通,气机初启,而心气不足,胆胃未和,故易十味温胆汤加减,益心气,和胆胃,再加高良姜温阳散寒,川楝子降逆清胆。麦芽和胃疏肝,又因上下肢有紫斑加川芎、桃仁、血竭行淤和络。五诊精神好转,已能下床活动,但其胃尚不舒,泛酸嘈杂或呕吐,改用法半夏、干姜、黄连、代赭石、沉香调肝胃,降逆气。用党参、茯苓、小麦、当归、白芍、熟地益心气,养肝血,于是患者病情进一步稳定而出院休养。然而仍见心情悲观,时时欲哭,睡眠欠佳,故用芍药甘草汤合甘麦大枣加味,滋补心肝,健脾和胃。终则改服人参养荣丸,后加服左归丸,心、肾、肝、脾并调,补其不足以资巩固。从而精神、睡眠皆佳,饮食、二便正常,而回新疆工作。
——本文摘自《中医入门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