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道尊老爷)道尊和佛陀的关系,“御道”之前,先要“尊道”:中医应重视经典,

2022-11-16 02:18:43  阅读 148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庄子在记载他的老师列子的生平事迹的《逍遥游》中说,“夫列子御风而行”。前不久,中医名家来正华教授在中科院所做的一个关于“治未病”方面的讲座时却慨然说:“我喜欢无拘无束。但御风而行,只保个人逍遥,从来不是我的个人追求。医者的责任和使命是御道而行,悬壶济世!”

庄子在记载他的老师列子的生平事迹的《逍遥游》中说,“夫列子御风而行”。前不久,中医名家来正华教授在中科院所做的一个关于“治未病”方面的讲座时却慨然说:“我喜欢无拘无束。但御风而行,只保个人逍遥,从来不是我的个人追求。医者的责任和使命是御道而行,悬壶济世!”

记者赫然被来正华教授的这句话所打动,会后在采访中,才得知来教授不仅长于“针、灸、药、导(导引)”的学术研究,还长于国学的讲学“布道”,更长于“治未病”,堪称“上医”。但因当时时间紧张,未及深聊,遂另约访期。

2013年11月24日,来正华教授从泰国国际老子道德信息文化中心研讨回国的当天,记者如约再次采访了这位“御道而行“者。

  “御道”之前,先要“尊道”

今年55岁的来正华自幼随祖父和父亲学修《内经》和《易经》,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当记者问及他何以能达到“御道而行”的境界时,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御道”之前,先要“尊道”。关于如何“尊道”的问题,他谈了三点——

一是要尊经典之道。来教授认为,现在中医界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轻视经典。医者,活人之术也,常以针、灸、药、导为法。但当代医者却多存偏废之弊,善用药者废于针,长于针者荒于药,更不悟灸、导之妙。

来教授说,就算那些同时从师学了针、灸、药、导的医者,因为不尊经典,往往也只用其皮毛,不懂精髓。《参同契》中说:“火乃太阳之气,金乃太阳之精。”故知针与灸皆源于阳生万物之道。《太平经》曰:“灸者,太阳之精,公正之明也,所以察奸除恶害也。针者,少阴之精也,太白之光,所以用义斩伐也。治十中十,治百中百。此得天经脉籖书也”。《内经》更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之论。由之可知,两者常相需而用。就治病之理,张景岳针灸诸则所言甚明:“凡诸病之作,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是知针之祛邪,意在决渎疏导,令滞者通;灸者暖热,功在温阳益气,使虚者补。两者一阴一阳,一寒一热,一攻一补,配合得当,疾之不愈者,未之有也。故《太平经》曰:“灸刺者,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通阴阳之气而调脉者也。”

来教授认为,当今世上施针灸之术者虽多,但能窥透针灸之精髓、神而用之者甚少。他研习灵素、河洛、道医数十年,独创了一套道医针法,河洛灸术,在数十年施用于临床的过程中,多获良效。

来教授还认为,用药之要,则是调平五脏盛衰,充精血泻废浊。而导,则是指导引,以中医手法导引行气循经通络之谓。张介宾说过:“导引者,但欲运行血气而不欲有所伤也,故唯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乃胜是任。”其义可知。来教授在用导引术辅助治疗中风的过程中,大多收到了康复的奇效。

在采访中,来教授担忧地说:“现在的医者,基本见不到尊经典而学的人。实际上,关于阴阳五行的本义,《黄帝阴符经》中记载的十分清楚:阴阳五行是‘炁’的概念。阴阳是指日月作用于地球产生升降之气的体现;五行是指日月升降之气,进一步衍生升浮降沉之气的概括。因而,五行并非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缘于此,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来教授从众多经典中总结出:“阴阳概念源于日、月、地的天体运动,是古代先贤对日月规律运转作用于地球的高度概括。古人‘立竿测影’,将四季投影图合起来看,就是实测太极图;而太极图即是阴阳的标志,含对立统一,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阴阳相互关联的四个基本特点。太极图形成于日、地的南北回归运动。而五行,实指五行炁。五行本义,实含五行炁象和五行物质两个方面,其机理模式源于更古老的‘河图’。”

来教授认为,“河图生数”寓五行炁像,“河图成数”为五行形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为生数,六为成数;一、六皆为水之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二为生数,七为成数;二、七皆为火之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为生数,八为成数;三、八皆为木之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为生数,九为成数;四、九皆为金之数。“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为生数,十为成数;五、十皆为土之数。

来教授进一步诠释说,河图生数、成数的要义是对万物生长化育到成熟过程的界定。其中对胎卵湿化等动物生成的划分,是以生育能力为标准;对百谷草木等植物类生成的划分,是以能否开花结果为标准。譬如:从婴儿出生到具有生育能力阶段为生数;具有生育能力和赋予公民权才算是完整的成人,即成数;百谷草木植物类未具备开花结果能力之前为生数,有开花结果能力之后的才能称为果树,即成数。故“河图生数”描述的是,在自然炁化影响下,万物的生长发育是

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动态变化过程;“河图成数”的描述则是对万物具备了固定形质模式的概括。

“所以,河图之生数为开物之先天,以生五行气象;成数成物于后天,形成五行物质,由之可知中医学所用五行,即是顺从天道运行的五炁,而非木火土金水之五种物质。”来教授继续阐释道,《黄帝阴符经》说:“天地者则阴阳之二炁,炁中有子名曰五行。五行者,天地阴阳之用也。”又曰:“天地万物胎卵湿化,百谷草木悉承此七炁而生长”,意即阴阳二炁衍生五子就是五炁,与阴阳二炁相合就是七炁,无论动物还是植物,皆赖此七炁生长变化。所以,古人运用的是五行的木炁、火炁、土炁、金炁、水炁的功能作用,而非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

来教授说:“这其实也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五行炁形成是对阴阳二炁升浮降沉变化的概括。太阴、太阳二炁的升降变化形成了太极圆运动。太阳的南北回归运动形成了四时八节,形成了春天木炁为主、夏天火炁为主、长夏土炁为主、秋天金炁为主、冬天水炁为主的五行气候特点。这才是中医学运用五行气化作用之真谛。”

来教授认为,中国的中医经典著作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们不仅仅只是传播了“术”,更重要的是传播了“道”。而阴阳五行的概念,正是涵盖了天地之初,万物起始,宇宙形成的所有自然规律。而一个医者,如果不懂自然规律,不懂天地之道,何以行医?正如《内经》所说:为医者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方可长久”。

来教授所言“遵道”的第二点,即“尊天地之道”。他认为,医者,不仅要懂天地之道,更要遵从、顺应天地规律。中医学的五运六气理论是古代先贤研究天文、地理变化规律影响人体健康或疾病转归的学问。以天人相应为指导,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为推算手段,用木火土金水的属性来判断该年气候的大概情况,以六气说明一年内六阶段气候的常规、异常变化。“运在地乃有形之五行,气在天为无形之六气。运气相合,气候则定,形气相感万物化生;最重要的是,人的生理变化亦在其中。”因此,“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指人类受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影响,而必然反应的、与之相应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当人体生理活动与天地阴阳气交不相适应时,则人体顺应力减退,就会发生疾病或影响疾病的转归。用此法,可达察天时、遵天道,勿伐生机;知个体、识异变,早安内乱之机,因而是防病、治病的关键。

此外来教授还认为,人体生命的形成有“先天生命体”和“后天生命体”两个阶段。人的“先天自然属性”取决于母体“十月怀胎”的大约285天,在脱离母体之前被称为“先天生命体”;在脱离母体之后被称为“后天生命体”。而在临床上,来教授因为尊天地之道且能御天地之道,他针对疾病最源头开出的药方,多有神效。

“当然,尊道,最重要的还有第三点——要尊人道。”来教授继续说,“一个医者的品格,决定了他的行医之路能走多远。”据记者了解,来教授行医大半生,救人无数,至今却两袖清风。

  从“尊道”到“御道”,

  要经历超越和创新

据记者了解,来正华教授是中国第一位将“河图洛书”这两大经典用于针和灸的中医名家。他虽然是道家“杏林针法”的创始人,但对灸的运用则更为独特。他精研国学、国医总结出了“人与天地同”的精论。他认为,人病阳虚或阴寒盛,正如日离地球而大地病寒,离照当空则万物暖生的道理一样。故《华佗中藏经》在首篇“人发于天地论第一”曰:“阳施于形,阴慎于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则否(痞)而寒生,结作瘿瘤。”《内经》更把阴阳盛衰病理概括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据此,古代医家效法“离(八卦中离为火)照当空”,以消阴霾之理,施以灸法,驱除寒邪,温通经络,切中病机。所以来教授认为,凡因阳虚寒盛,否(痦)塞瘿瘤,肥胖体丰,皆当首选灸法。

在长久的施灸实践和对河图洛书的研究中,来教授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针灸补泻方法。他认为顺转相生的河图为补,逆转相克的洛书为泻。在施灸时如能遵从河图洛书生克顺序施治,必获事半功倍之效。

  御道的最高境界:治未病

来教授告诉记者,先贤所说的“上医治未病”之要,在于“治食”、在于“治未病之脏腑”。最好的医者,并不是擅治最凶险的疾病,而是在源头处,就能扼制疾病的发生。他认为,养生之要可用八字概括:“进出劳憩,清调补防。”

所谓“进出劳憩”的“进”,指摄入体内物质,包括有形物质和无形之气;“出”,指排出体外物质,包括有形废物和体内郁遏之浊气;“劳”,指制定符合个体特征的劳动、锻炼;“憩”,指休息调整。如此则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若已经出现亚健康或疾病,则当以“清调补防”四字主之。所谓“清调补防”的“清”,即清除体内垃圾,包括有形、无形两方面;“调”,即调整脏腑之间、天人之间气血阴阳平衡;“补”,指的是补充体内亏虚不足;“防”,则是根据个体特佂,做好流年疾病的防治。做好这四点,特别需要观察万物盛衰模式。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观察胎孕测先天体质,运气理论推后天病变。

在采访中,来教授还介绍了他认识到的中西互补的新医思路。他认为,中西医是两套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一般人认为两者很难融合,其实不然。因为中、西医研究、治疗的对象都是共同的人体,只是角度不同,两者并无根本的矛盾。

中医的优势和缺陷在于,中医学认为天地万物生成皆赖于阴阳五行之气的动态变化。正如五谷之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道理一样,人之生老病死,生理变化,疾病发生亦必随之变化。这是中医宏观理论的精髓。故《内经》告诫业医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这是中医学的优势。其劣势为解剖生理太过简单,且文理晦涩难明。譬如“肝左升,肺右降”,说的是肝升发、肺肃降的生理功能;而要理解与现代医学吻合的解剖生理位置,则须读懂“洛书九宫图逆转相克之理”才能明白。来教授就此阐释说,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意为:上四九为肺金,下一六为肾水,左三八为肝木,右二七为心火,中五为土。洛书要旨在于逆转而成五行相克之势。即右火克上金,金克左肝木,木克中脾土,中土克下水,水克右心火。实际上,把洛书翻转一下,即为中医生理解剖模式图。我们将洛书左右翻转后,仍以河图数的一、六表示肾水;二、七为心火;三、八为肝木;四、九为肺金;五为脾土;即变为,肺金数九居上,心火数七位左,肝木数三位右,肾水数一居下,脾土居中为消化系统——就此形成了现代医学的人体解剖图。

来教授谈及西医学的优势和缺陷时说,西医学由解剖入手,探查生理、病理、病灶,并依之做出对应的治疗处理方法,疗效快捷,直观可信;但其劣势为忽略了世界万物都是在“气化”前提下进行的。

总之,中医重视人体在整个大自然中随四时阴阳而发生运动变化;而西医则于生理上重视解剖、于病理上重视局部病灶。中医长于宏观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故疾病的产生,源于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只要调整身体状态,使之恢复平衡,则疾病自愈;西医则从微观思考入手,认为菌毒微生物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因此杀灭细菌微生物才是治愈疾病的最佳手段。中西医两者一宏观、一微观,各具优势。中医主张整体调整机体,改变菌毒外邪生存环境,使之不杀自亡而病愈;而西医则针对病灶,杀菌消炎,使致病微生物衰亡而达治病目的。

因此,来正华教授认为,将西医的微观优势嵌入中医宏观框架,用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知识融入、填补中医的不足,将产生我国独特的新医学学科。

采访即将结束时,来教授表示:希望借助媒体,将存在缺憾的中医理念和行医方法传播出去,让博大精深的国学国医,真正造福于人民!

  专家简介

来正华,1958年出生于安徽宿州,六世为医,中医临床研究生,教授。曾任安徽中医学院成教院宿州分院院长;现任国家卫计委“健康中国2020全国慢病防治工程”首席中医专家,解放军66400医院名老中医会诊中心专家,北京永乐康研究院疑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高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中医专家,如今康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专家等职。师承安徽中医学院博导、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韩明向教授。主要学术贡献:厘正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形成之迷;倡导中医宏观与西医微观的有机结合;在国内首创“杏林针法”和“医易贯通,天人相应”的子午流注人体生物钟时间疗法,并首次将人体先天生命学说和《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理论结合起来,通过诊察流年及先天体质盛衰对后天的影响诊疗疾病。临床上还综合“道家针灸法”,并揉入“内功导引术”和河图洛书及道家医术,将“针、灸、药、导(导引)”同步用于医学实践,治好过无数例疑难杂症,更能运用“先天生命”理论实践“治未病”思想。

延伸阅读:从三则典故看道医文化之精深

道教医学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在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产物,道教医学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医学体系。历代精通医术的道教名士,在道教史和医学史中都享有盛誉,其中董奉、葛洪、鲍姑、陶弘景、杨上善、王冰、孙思邈、王怀隐、马志、崔嘉彦、刘完素、赵宜真等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医学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典故,如“杏林春暖”、“悬壶济世”、“橘井泉香”等,都与道教医学家有关,现简述如下。

“杏林”一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常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董奉,福州人,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据《三国志·士燮传》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恶病昏迷三天,董奉用自制的药丸一粒,塞入士燮口中,灌入少许水,捧其头摇之,士燮便神奇地睁开了眼睛,手脚也能动弹了,“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可见董奉医术的高明。董奉最有影响的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神仙传》卷十记载,董奉“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珠,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珠,郁然成林。”董奉长期隐居在庐山南麓,为山民诊病疗疾,从不索取酬金,治好一个重病人,就让病人在山上栽五棵杏树;治好一个轻病人,只须栽一棵,乡亲们闻讯前来求治,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后,庐山杏林多达十余万珠,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来济贫,一年就救助了两万余人。董奉行医济世,品德高尚,百姓敬仰。他逝世后,百姓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还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等,以资纪念。杏林一词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话来赞美像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医德的医生。

与杏林一词相仿,“悬壶”也是中医的专用名词,典出《后汉书》,与道医壶公有关。现在世上流传的《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等二十余卷,都出自于壶公之手。壶公是东汉时期一位卖药的老人,精通道术,善于用符治病,他常在街头悬挂着一个壶卖药,“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故后世称行医为“悬壶”。这一典故流传甚广,至今人们在日常语言中还有“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的口语。

典故“橘井泉香”,也与道医有关。这个典故说的是西汉时期湖南一位叫苏耽的道人,身怀绝技,对母亲极为孝顺,后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他嘱咐母亲说:“明年有病疫流行,到时你用井中的泉水泡橘叶来治。”第二年果然发生了大规模的疫情,他母亲便用井中泉水泡橘叶救治乡邻,救人无数,传为佳话。“橘井泉香”典出《苏耽传》,清代闽人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将其收入《医术名流列传》,流传甚广。至今湖南郴州东北郊苏仙岭上的苏仙观、飞升石、鹿洞,以及市内第一中学内的杼井,都是纪念苏仙的遗迹。

“橘井泉香”一词与“杏林春暖”、“悬壶济世”一样,在中医学界脍炙人口。过去医家常常以“橘井”一词或橘、杏并用来为医书取名,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道医典故反映了道教医学在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史上的精深博大、深刻影响和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

本文地址:http://pf.mift8.com/post/187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