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痰饮和瘀血的致病特点有哪些表现为)痰饮和瘀血的致病特点有哪些表现症状,痰饮是什么意思,痰饮和瘀血的成因及致病特点,

2022-11-16 03:24:58  阅读 169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以后,又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于致病因素之一。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以后,又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于致病因素之一。

  1. 痰饮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成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咯吐出来的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luo3li4)[scrofula](颈项或腋窝的淋巴结结核,患处发生硬块,溃烂后流脓,不易愈合)、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而未被排出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就是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悬饮”、“溢饮”、“支饮”等。

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的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聚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而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

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形成以后,由于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阻滞于经络的,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的,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

痰的病证特点是: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滞在心,心血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症。

饮的病证特点: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性如肿;饮溢皮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痛。

  2. 瘀血

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治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踡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形成以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淤塞不通,内脏发生癥积,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于肢体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淤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癥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块状。在望诊方面,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本文地址:http://pf.mift8.com/post/191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