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老用药非常注意气候变化、体质强弱及禀赋等。世医多认为:春多风温,投银、翘;夏多暑湿,藿、佩常用;秋多燥伤,冬、地可使;冬中于寒,麻、桂酌加,按四时受邪之轻重而量药量。中医临证,是否一定要遵照四时气候变化,如歌诀有“夏咳减桂加麦味,冬咳不减味干姜”。再如瘦人火多,肥人痰多,老人阳衰,小儿阳稚,此类患者临床即使无火、痰等表现,用药可否兼顾,以防患于未然?
巫老认为,按四时气候发病而异药,只是辨证中的一个方面。临证之时,尚需辨清体质及非时之邪的夹杂与否;如冬寒而见化热,并非必用麻、桂,秋燥而连日阴雨,便可见到伤湿,此为时邪变化之所需考虑者;病人体质亦需注意,若素体阴虚血燥,麻、桂岂能必用,若素体肥湿,姜、夏岂可不投?
总之要大气候、小气候、体质三者互参,方法是用四诊互参统率其要,不能无的放矢。
名医简介:
巫君玉(1929~),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历任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北京第二医学院教授、北京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运用中医药治疗皮肌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慢性疲劳综合证等有丰富的经验,1990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500名老中医之一。著作有《瓣杏医谈》、《名老中医带教录》、《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以及校注《痢疾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