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防己地黄汤原文,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防己地黄汤方歌速记,防己地黄汤原文,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2022-11-16 09:13:51  阅读 152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方剂组成】防己3克,桂枝10克,

【方剂组成】防己3克,桂枝10克,防风10克,甘草6克。

【用法】上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100克切片,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方歌】

金匮防己地黄汤,

桂枝防风甘草襄;

滋阴降火熄内风,

如狂独语用之良。

【仲景原文解析】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附方: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解析:重用生地解烦行瘀以治癲痫、惊狂之疾,可信。此亦宋人所附。

防己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证》篇,原文说此方主治“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妄行,即行为乖常,不合于理;独语,则是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表明其人神识行事昏乱失常,如狂而非狂之状。《方函口诀》认为属“失心风之类”。发病机理当与抑郁日久,思虑太过,以致肝阴心血亏损、心火炽盛、煎灼津液成痰、痰火扰动心神有关。但由于外感热病,热扰神明,也可以出现上述症状,所以原文强调“无寒热”,以示区别。至于脉浮,乃是由于阴血亏损,虚火上升之浮而无力,并非外感表证浮而有力的脉象。

防己地黄汤具有滋阴降火、逐痰熄风之功,故用于上述证候的治疗。后世“地黄饮子”、“犀角地黄汤”等方,便是由此方衍化而来。

防己地黄汤的药物组成是:生地黄60克,防己、甘草各6克,桂枝、防风各9克。

以上各药的剂量是按现代临床之常用量所制,并非原方之量。用法上,现代可将诸药加水1 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取300毫升,分2 次服。方中的生地黄以“干地黄”较为妥当,若用鲜生地则不宜与其他药同煎,可将其捣烂取汁,与其他煎取之药液兑服。

本方所针对的证候是以血虚生热,热扰心神为主要病机的,故方中生地用量最重。生地具有清热凉血的功用,但原方的用法是将生地蒸熟后绞汁用,而生地蒸熟后其作用是重在滋阴养血,兼有清热之效,取其养血熄风,“血足风自灭”之理。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故用少量防风以散肝经郁热;防己苦寒泄降,利水清热,味辛能散,兼可祛风,《千金方衍义》并谓其能“逐痰气”;桂枝行血和营,并能“通其关窍”;甘草和胃补中,兼调和桂枝、地黄寒热之性。诸药配伍,共奏滋阴降火、养血熄风之效,使郁热得泄,神识自安。此外,桂枝、二防共用,散风祛湿、通络止痛,故以本方加减,治疗风湿痹痛,也有良好效果。据相关资料报道,以防己、地黄为主(木防己、生地各15克,防风、桂枝、甘草各9克),加羌活30克,忍冬藤(或西河柳)30克,蒲公英(或野菊花)30克,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50例,所选病例均有明显的游走性关节疼痛,血沉明显增速,最高达162毫米/时(魏氏法),部分病人伴发热,少数病例皮肤出现环形红斑。治疗期间停用任何西药。结果: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新中医》1981,2:36)

 医案举例

癫症 张×,男,18岁。家属代诉,半年前与邻里吵闹,遂精神失常。心神不定,常坐室内独语不休,夜不能寐。或信步外游,时喊头痛,多思善虑,忧郁烦躁。曾服导痰、涌吐之类药物无效。诊见舌红少苔,脉浮弦。此为阴血亏虚、心神失养、虚火干扰所致,治用防己地黄汤方:生地90克,防己、防风、桂枝、生甘草各10克。患者服药3剂,心神稍定,夜能入寐,未再出走。又续服7剂后,加生赭石40克,生龙、牡各30克,桃仁15克。服15剂后精神转佳,一如常人,已能参加劳动。7年后随访未复发,并已结婚。

风湿性关节炎 崔××,女,51岁。患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身体消瘦,四肢关节疼痛,指关节变形,下肢肌肉萎缩,双踝关节肿大,病已经年,卧床不起,舌淡无苔,脉象弦细。曾用针灸、中药治疗不效。治拟养血和营,兼益肝肾,仿防己地黄汤意:生地黄30克,防己、桂枝、防风、当归白芍、萆蔛各10克,甘草、川芎各3克,木瓜6克,苡米12克,连服13剂,踝关节肿痛渐消。仍用原方去防己、苡米,加地龙10克,红花3克,再服13剂,关节疼痛减轻。原方去桂枝、防风,加牛膝、寄生,又服30剂,下肢活动已有进步。后用原方加党参杜仲续断鸡血藤等药,制成丸剂常服,并适当活动,调理年余,身体逐渐康复,能坚持上班工作,并来去步行。

本文地址:http://pf.mift8.com/post/207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