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芍药甘草附子汤临床应用)芍药甘草汤加附子治,经方芍药甘草附子汤医案,

2022-11-16 13:23:26  阅读 148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原文】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

【原文】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

【组成】

白芍10g 炙甘草10g 附子6g

【煎服】

水浸30分,煎30分,约600ml,分早、午、晚3次服。

【主治】

发汗后,表证已解,汗出不止反恶寒者。

【禁忌证】

1.发热、脉浮者,忌之。

2.喜冷、思饮者,忌之。

【类方】

桂枝加附子汤:同可治恶寒汗出。不同者,桂枝加附子汤证为表证未解阳气已虚;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系表证已解而阴阳两虚。

【运用】

1.治疮家发汗而成痉者。(《张氏医通》)

2.凡下部之冷,专冷于腰以下者,宜苓姜术甘汤。专冷于脚者,宜此方。(《皇汉医学.方函口诀》)

3.腰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关节强直症等。(《伤寒论今释.汤本求真》)

【浅议】

此温阳敛阴之方,临床使用以汗出恶寒,挛急疼痛,脉象微数为目标。

汗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汗法不当,不仅阳气受损,阴液亦必然耗伤。阳气虚损不能温煦肌肤、鼓动血脉,故而恶寒、脉微;阴液耗伤则难以濡养筋肉,充盈血脉,故见挛急、脉来细数;阴阳两虚则恶寒、挛急,脉象微细数俱有之。若汗后恶寒,后背啬啬而冷,喜厚衣重被,短气懒言,手足不温,口干思饮,为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也。若汗出淋漓或冷汗如珠,且恶寒明显,四肢厥冷,脉微细迟者,此阳虚阴盛,急需回阳救逆,非本方之所治也。

《陈逊斋医学笔记》谓此方“对腰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关节强直等有良效”。诚如所述,不论横纹肌、平滑肌痉挛,引起腰腿痛、脘腹痛,抑或头痛、关节痛、足跟痛,临床只要见畏寒,手足不温,脉微细,便可投本方以治。

进修医师小徐曰:“依照条文原意,临床运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机会甚少,故从未用过此方。”余问会用芍药甘草汤?“然。”余曰:以方测证,芍药甘草汤证加阳虚,或寒中,即为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岂有会用芍药甘草汤而不会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之理?汗之与否,不必强之,凡畏寒者,舌淡者,脉微细者,用之无误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医案】 

1.自汗

许某,女,65岁,住城内周家巷。暑天大热,饮冷过多,病头痛发热(体温39℃)。自服A.P.C4片,致大汗淋漓,热虽解,而汗出不止,神疲乏力。因循20余日始予就诊。

患者面色萎黄,倦怠头晕,汗出如泉,拭之复涌。身不热,体不痛,畏寒唇冷,手足不温。胃纳呆钝,口渴欲饮,二便如常。舌淡红润,脉沉细略数。

综观全症,既非太阳中风证,亦非太阳少阴两感证,有似太阳病遂漏不止之桂枝加附子汤证,其实亦非。乃汗多伤阴,阴损及阳之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也。拟:

白芍10g 附子10g 炙甘草10g

一剂减,二剂愈。

按: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为太阳病中风、营卫不和也;太阳少阴两感证,以脉微细,但欲寐,无汗恶寒为主症,绝无汗出不止,口渴思饮;桂枝加附子汤证,为太阳病,过汗后,遂漏不止,表邪未解而阳气已伤。三证异于本证者,皆有表邪也。本案为过汗后表邪已解,阳气不固、津液大伤之阴阳两虚证。故遵“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之旨,用之果验。

2. 牙龈肿痛

陈某,30岁。产后伤寒刚愈,外出复感。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西医无先表后里之治则,故不予表散,仅针对便秘一症投硫酸镁泻下,药后发热得退。未几,上下牙龈肿痛、口渴思冷。视其舌,色淡少苔,诊其脉,沉细略数。

脉证分析:产后脉细略数,系少阴不足;牙龈肿痛,口渴思冷为阳明有余,治宜滋肾阴,泻阳明。拟甘露饮加减之:

生地30g 熟地15g 天冬15g 麦冬15g 黄芩10g 石斛15g 杷叶10g 石膏30g 二剂,每日一剂。

二诊:叙称药后发热面赤,烦躁难寐,服药四次,症状一次胜似一次。视其倦怠神疲,面色萎黄,齿龈表面色泽淡红,虽肿不焮,亦无脓血。舌质淡白滑嫩,右侧苔白微腻。闻其声音低微,寡言懒语。询知微恶寒,不发热,但欲寐,头脑空痛,夜间汗出。龈虽肿痛,若含漱热水痛可暂缓。口不苦,亦不渴,切得脉象沉细。

审证察脉,此阴阳两虚证也。前者少阴不足,阳明有余,显属错误诊断。盖产后气血两亏,复又泻下伤阴,阴损及阳, 阳不卫外而恶寒,阴不内荣而龈肿。治宜补正扶元,阴阳兼顾。拟小剂芍药甘草附子汤,以投石问路:

附子6g 白芍6g 炙甘草4.5g 1剂

三诊:服后一时许,甚感恶心,欲吐不得,烦躁不安,片刻即安,龈痛略减,知药已中病。原方加量:

附子10g 白芍10g 炙甘草10g —剂

四诊:牙龈肿痛大减,恶寒头痛亦轻,口不干苦,脉较前有力。更增其量:

附子15g 白芍15g 炙甘草10g —剂

五诊:肿痛全消,诸症均失,惟倦怠神疲,拟归脾汤加附子白芍善后。

按:产后气血两虚,复经误下,致阴阳两伤,本应阴阳双补,而惑于牙龈肿痛、口渴思冷而滋阴清热,以致阳气更虚,出现面赤心烦等虚阳上浮证象。而后根据症状,及误投寒凉之教训予以补阳益阴。先小剂试之,药后呕恶烦躁,乃阴阳相乖,格拒不纳;继而安卧无恙,为阴阳交泰,已复平秘。遂倍剂而收功。王冰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正此之谓也。

——本文摘自《经方躬行录》

本文地址:http://pf.mift8.com/post/217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