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阿胶汤病机】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
【组成】
黄连12g 黄芩6g 白芍6g 阿胶10g 鸡子黄2枚【煎服方法】
水浸前三药20分钟,煎30分钟去滓,约400ml,入阿胶溶化,分早晚2次服,服时先饮鸡子黄1枚。【加减】
1. 舌红绛者,加生地。
2. 眩晕心悸者,加龙骨、牡蛎。【禁忌】
1. 兼胸满烦惊者,忌之。
2. 脉滑数有力者,忌之。
3. 无口苦喜冷者,忌之。【浅议】
此滋阴泄火、除烦安神之方也。临床使用以心烦不得眠,口苦思冷,梦遗失精,舌尖红赤,脉象细数为目标。《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目不瞑,虽云阳不入于阴,然阳不入阴,有心脾两虚,血不养心者;有痰火互结,上扰心神者;有肝胆火盛者;有心肾不交者,不一而足。本证之不得眠,为肾阴虚损,心火上炎,阴阳乖戾,心肾不交也。陈士铎《辨证录》云:“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多见于热病恢复期,或久病虚损,如肺结核,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及神经衰弱等患者。表现有烦不能眠,或少寐多梦,梦交遗泄,急躁不宁,心中灼热,两颧潮红,颊热耳鸣,头痛眩晕,五心烦热,或诸窍出血,口舌糜痛,口干口苦,思饮思冷,小便短赤,大便干秘,皮肤干燥,舌红绛少津,或舌尖红起刺,或舌面龟裂、或剥苔,脉象细数或弦数。临床辨识,须着眼于阴虚及邪热,如单纯阴虚而热象不盛,酸枣仁汤、补心丹均可胜任,黄连、黄芩苦燥之品,似有伤阴之嫌。
不寐之苦,健康人难以体会,昼则神疲懈怠,昏昏欲睡,夜则千思百虑,难进梦乡,闻人之鼾声羡恨交集,听周围音响愈加烦恼。及至略有朦胧,东方将白。旷日长久,心血暗耗,甚者神明错乱,如癫如狂,故需认真调治,坚持用药。阳不入于阴,并非短期形成,恢复亦需时日,医者、病者切勿因三五剂不寐便更方易药,尤其对镇静西药有依赖性者,多数需服较长时间方能获效。治疗同时一定要起居有时,不可因不能入睡而看书、上网、看电视至夜半,殊不知子时一阳生,阳生之际,不静以养阳,致阳气烦劳益张,更难入阴而益不寐矣。
道家有息息归根之语。所谓归根,指气达丹田,阳气归藏,故辅以呼吸修炼,可有助于入睡,即双腿盘坐,入静,作深长呼吸。
鸡子黄搅于药中,很难下咽,与药一先一后分别饮之,效果相同。
【类方】
1.栀子豉汤:同可治虚烦不得眠。不同者,栀豉汤证为邪热结于胸膈,心中懊恼,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脉滑数有力等热象较为明显。虽言虚烦,临床并无虚弱之状。
2.酸枣仁汤:同为治虚烦不得眠之方。不同者,酸枣仁汤证属虚劳,应有头目昏痛,口干舌燥,五心烦热,不耐烦劳等症状。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同可治心烦不眠。不同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为肝郁化火生痰,上扰心神,多兼胸满惊悸,脉象沉弦,或脉上鱼际。【临床运用】
1. 治湿毒下利脓血,少阴烦躁,不得卧。(《医宗必读》)
2. 治热伤阴血便红。(《张氏医通》)
3. 加生地治舌苔剥落不生者。(《柳选四家医案》)
4.心烦、心下痞,腹痛下利,血痢、血淋。(《伤寒论今释》)
5. 淋沥症,小便如热汤、茎中灼痛而血多者。(《皇汉医学·尾台氏》)
6.诸失血,胸悸身热,腹痛微利,舌干唇燥,烦悸不能寐,身体困惫,面无血色或面热潮红者。(《皇汉医学·类聚方广
义》)
7.治皮肤病颜面潮红、头昏痒甚,夜难眠而患部发赤、干性皮肤搔痒症、干癣、干性皮炎、干性湿疹、手掌皮肤角化症、掌趾脓疮疱等,用寒凉之剂无效者。(《汉方临床》1981;4:11)
8.顽固性失音,神经官能症,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溃疡性口腔炎,失眠症,胎漏,早泄阳痿。(《浙江中医杂志》1980;5:58)
9.不寐;尿血;崩漏;下肢厥冷。皆有舌红、舌锋,无苔、薄黄苔,脉弦细数。(《刘渡舟验案精选》)
10.下肢发冷。伴舌绛、心烦、寐少、多梦、上半身汗出。(《经方临证指南》)
11.大笑不止。伴面潮红,舌红无苔,脉细数。二剂即止。(《河北中医》1992;3:27)
12.双目失明。兼心中疼热,烦躁,脉细无力。(《古方新用》)【黄连阿胶汤医案】
1.失眠梦遗
张某,男,26岁。素体壮、鲜病,近苦于婚姻大事诸多磨逆,百忧汇集,万绪纷来,致心烦失眠。初,翻转时许尚可入梦。后,通宵达旦难以成寐。头痛脑胀,耳内蝉鸣。服安定等镇静药,量小无济于事,量大亦仅寐二三小时。寐后多梦,梦中遗精,久久不愈,心烦益甚。口干口苦,思饮思冷。视其神态萎靡,白睛贯有赤丝,舌红少津,边尖尤甚,苔薄黄燥。诊其脉,弦细而数。
观其脉症,此心肾不交证也。先贤谓五志过极,皆可化火。盖忧思气结日久,心火亢盛,如赤日炎炎,致真阴内耗,肾水亏虚,水火不济,故而不寐,寐则遗泄。张景岳谓:“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故当清心火,滋肾水,务求水火相济,主明神安。拟黄连阿胶汤:
黄连6g 黄芩10g 阿胶10g 白芍15g 鸡子黄2枚 三剂
二诊:一剂即可入睡,三剂尽,每晚可睡五六小时,心烦耳鸣亦明显减轻,守方续进。共服十二剂,睡眠恢复如前,遂停药。
2.失眠
王某,女,43岁,东石村人,以缝纫为业。因业精信诚,营生繁多,宵衣旰食,加班加点,致心血暗耗,肾阴亏损。久而久之,积劳成疾。36岁时病闭经,余滋阴养血以治,月经少量潮汛。因一曝十寒,未能连续服药,继而复闭。近复因劳累过度,经常失眠,甚时彻夜不寐。烦虑不安,五内倶焚,腰膝酸软,口苦口渴,思饮欲冷,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张景岳云:“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所以不眠。”又云:“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荣气之不足耳。”本案患者劳损过度,营阴亏虚,肾水不能上交于心,致心火独旺。君主之宫内燃,神明悖乱失常,故心烦不寐。治当滋肾水,清心火。拟黄连阿胶汤加味,并嘱劳逸结合,作息适度。
黄连6g 黄芩6g 白芍15g 阿胶15g 鸡子黄2枚 生地15g 三剂
二诊:睡眠明显好转,烦虑亦轻,此肾水上承,心火下降之兆也。
守方三剂。
三诊:连用六剂,寐甜烦止。拟补心丹、麦味地黄丸服用一月。半年后随访,疗效巩固。
——本文摘自《经方躬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