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加味桂枝汤的配方及疗效)桂枝汤配伍的方剂大全,桂枝加桂汤的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桂枝加桂汤医案精选,

2023-02-02 14:35:07  阅读 154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桂枝加桂汤组成配方】桂枝15g(5两,去皮)、芍药9g(3两)、

  【桂枝加桂汤组成配方】桂枝15g(5两,去皮)、芍药9g(3两)、生姜9g(3两,切)、甘草6g(2两,炙)、大枣12枚(12枚。擘)。

  【桂枝加桂汤用法】水煎二次,分服。

  【桂枝加桂汤使用标准】

1.阳虚体质,或有误用温灸,或有发汗过多的病因。

2.气从少腹或胃脘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复还止。

具备以上两条者即可使用本方。

  【桂枝加桂汤医案】

1.宋XX、男、32岁、工人。右胸胁疼痛3天。自述3天前因工作不慎而致闪腰岔气,起初病情较轻,未加注意,后逐渐加重,且感右下腹有股气体向上冲撞,遂觉右胸胁疼痛,日4、5行,痛苦异常。听其所述,似有奔豚之证,故宗桂枝加桂汤原方,查其舌质红又加黄芩9g以辅佐,投药3剂做诊断性治疗,服药后1剂知,3剂诸恙皆失。

2.高XX,男、45岁、技师。患病颇奇,发作时自觉有一股气体从少腹环腰,然后沿督脉上达m巅顶,下行环口唇,随即感口唇发麻颤动,顷刻又有一股气体从少腹起上冲胸咽,伴心慌气短,有濒临死亡之感。患者此时只能被迫静坐,才稍感缓解,但瞬时又作。每当发作期间,即感腹胀、腹气不通,若得矢气即感减轻。追问病史,乃知10年前患有癫痫,近年来其癫痫未发,但上症每因天气变化和寒冷而诱发,成间断性发作,痛苦异常而无以言状。先后求治于北京、上海、河南、兰州等,西医疑有“癫痫小发作”,多次复查脑电图均正常,曾请某神经内科专家帮助诊断,最后也不了了之。中药、西药、单方、验方无不尝试,可谓用药倾车,但获效罔闻。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辨证,乃奔豚气无疑,观其舌苔、脉象似如热证奔豚,故宗奔豚汤,处方如下:

甘草9g、川芎8g、当归9g、半夏15g、黄芩8g、生葛根15g、白芍9g、生姜12g、李根皮20g。

3剂,水煎,日服2次。

二诊:服第1剂,则感诸症稍有减轻,但服二、三剂后则诸症同前,余百思不得其解,遂又详细追问病史,自述:此病在夏季天气炎热之时很少发作,而且天气越热则越感舒服,到秋天及冬天后即感加重,表现为发作周期缩短,持续的时间延长。闻听此言,顿开茅塞,乃知其阳虚体质是本,奔豚之证是标,故用金匮肾气丸培补肾阳,合桂枝加桂汤降逆散寒,且犹嫌二者之力不够,又取黑锡丹中诸药如胡芦巴、沉香等,方药如下:

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2g、泽泻15g、茯苓15g、丹皮9g、肉桂12g、炮附子15g、桂枝15g、白芍9g、生姜9g、大枣12枚、甘草6g、胡芦巴15g、沉香6g。

3剂,水煎服,1日2次。

三诊:服药后二时许,病人感周身无力,略有头晕,其家属甚为恐惊,遂来找我,看后曰:乃药效之故,应继续服用。及夜2点,病人自觉肠鸣,矢气频作,直至天明,且诸症全无,欣喜异常,三剂后,其素来畏寒之证减轻,又进3剂,均无不适,二月后因感寒受凉,上症又发,遂服上方3剂,现两年未发。

3.娄XX、女、54岁,患病经年,是病之初,在其臀部发现一鸡蛋大小的肿物,劝其手术治疗,因病人畏惧手术而未能医治,后遇一走方郎中,投药百余剂,肿物消失,但它症又现,自觉有股气体从周身流走不定,当气体从少腹上冲胸咽时,每有发作欲死之感,伴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往米寒热,腹胀甚,大便干两日一行。腹诊:胃脘部痞硬,左下腹有压痛和抵抗感,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辨证:①奔豚证;②少阳阳明合病,③瘀血证。宜桂枝加桂汤合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及枳术汤等,处方如下:

桂枝15g、白芍9g、生姜9g、大枣12枚、甘草6g(炙)、柴胡15g、大黄9g、枳实12g、白术6g、半夏12g、黄苓9g、茯苓15g、赤芍12g、桃仁12g、丹皮9g。

3剂,水煎服,1日2次。

二诊:服药3剂,诸症锐诚,又进3剂,病情若失。

4.魏XX、男、50岁,工人。胃脘痛10年余加重1周。钡餐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西药曾服胃舒平、胃得宁等,中药不详。现症:口苦且粘,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颈项强,胸胁满微结,心窝部有堵塞感,且自觉有股气体从胃脘向四处走窜,多数表现从胃脘沿小腹下行,然后环腰沿督脉上行,若气体停留在腰部的某个部位,该处即出现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物,压之不痛,推之不移,此时即感腰痛且胀,痛甚时不能直腰,平素畏寒,舌稍红,胖大有齿痕,脉沉弦。治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加桂汤,方药如下:

柴胡15g、桂枝15g、干姜12g、花粉12g、黄芩12g、甘草9g、牡蛎15g、白芍9g、生姜9g、大枣12枚。

3剂,水煎服,1日2次。

二诊:服药3剂,诸症减,药已中病,效不更方,再进3剂,病告痊愈。

  【按语】

1.关于加桂问题,后世医家争论颇多,有主张加桂枝的,有主张加肉桂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余嘉言曾以加肉桂治愈两例奔豚气(见《金匮新义》)。曹颖甫也曾以加半夏、肉桂治愈一例气从少腹上冲心而吐清水者(见《经方实验录》)。而岳美中、刘渡舟的治验则均加桂枝,笔者的4个医案也皆以加重桂枝而治验。因此笔者认为应以加桂枝为是,而且仲景书中也有明文可稽。《伤寒论》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金匮要略》防已黄芪汤后亦云:“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这是显而易见的。况且桂枝、甘草同用治动悸,除本方外还可以从仲景方中举些例证,如治“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的苓桂枣甘汤,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况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的苓桂术甘汤,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的桂枝甘草汤,治“伤寒厥而下悸”的茯苓甘草汤以及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的炙甘草汤,这些都少不了桂枝甘草两味,并且还得有相当重的剂量,不难看出这两味药配合使用对治疗动悸是有专长的,诚如徐大椿所说:“重加桂枝,不特御寒,且制肾气,又味重则能达下,凡奔豚证,此方可增减用之。”可谓慧眼。

2.关于奔豚证的发病部位,《伤寒论》云“气从少腹上冲心”,但笔者认为其不尽然如此,就如同脉结代心动悸不独主炙甘草汤一样,本病的发病部位也可以从双腿的内踝开始(见《伤寒挈要》第121页),还可以胃脘开始(见本篇的医案4),所以鉴别其是否是奔豚证,不在于其发病部位,而应注意其临床表现,如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复还止(根据笔者临床所见,认为“其发作欲死,复还止”是指当有一股气体上冲胸咽时,患者即感心悸,短气急迫不能耐而有濒临死亡之感,发作后形如常人。)还应注意其体质因素,即阳虚体质的方可。

3.丹波元坚说:“奔豚一证,多因寒水上冲,故治法不出降逆散寒。”樊天徒也说:“......生平所遇,亦全是寒证,其中尚有经诊断为肠梗阻者。可见这类病证多数是由下寒所起,而热症须用奔豚汤者,尚未见过。”根据笔者的经验认为上述之言可信,不知同道以为何?

——本文摘自《经方使用标准》

相关文章:

桂枝加桂汤原文,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桂枝加桂汤原文,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桂枝加桂汤原文,桂枝加桂汤医案

本文地址:http://pf.mift8.com/post/333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piaoyu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