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18克。煎法、用法同前。
[症状表现]原文: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补充:此证阴阳交错,有肠鸣下利,腹痛证,亦有恶心呕吐烦满证,其脉当左数右迟。
[立方意义]本方证,由误下后,热趋于上,寒凝于下,以致阴阳交错,兹用栀子之苦寒,除烦满而清上焦之热;干姜之温热,止呕而祛下焦之寒,寒热平调,气机复常,则烦热自解。
[治疗范围]以身有微热,胸烦呕下为主兼见肠鸣,身热左脉数,右脉迟。
[诸家经验谈]《杨氏家藏方》:二气散(即本方)治阴阳痞结,咽膈噎塞,如梅核妨碍饮食,而久不愈,即成翻胃者。
《圣惠方》:治赤白痢,不问日数老少,干姜散方(即本方加薤白七茎,豉半合)。
《成绩录》:疫痢,胸满烦躁,身热殊甚,头汗如流,腹痛下痢,色如尘煤,便数无度,先生取桃仁承气汤、栀子干姜汤,相互为治,无一不救者。
编者按:《金鉴》云:栀子干姜汤当是栀子豉汤,栀子豉汤当是栀子干姜汤,断无烦热用干姜,结痛用香豉之理,要知此证以丸药大下后,阳浮于上者,则感微烦而热,阴沉于下者,则感虚寒而痛,故用栀子以清浮阳;干姜以温虚寒,立方之精神在此,杨氏名为二气散有以哉,鉴说非是。
[凭证使用]食道噎膈,痢疾,肠胃炎等。——本文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